【视点】李中国:让作品更“好看”

 

【视点】李中国:让作品更“好看”...

践行济铁精神     传递文化力量
No.122
为了给全局文学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从7月4号开始,“文化济铁”举办“我的创作观”征文。之所以用“创作”,而不是写作,是因为“创作”的涵盖面更加广泛,可以是写作,也可以是书法、绘画、曲艺、舞蹈、音乐、剪纸等等。在这里,您可以谈创作观点、创作思想、创作感受。

来稿请附个人照片、简介、作品或作品集封面。所有从事与文学艺术创作有关的人士均可参与,题材不限,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1500字为宜。

来稿请寄:wenhuajitie@foxmail.com


今天我们介绍一下作家李中国:

李中国,1961年生于临淄稷下街道。业余时间致力于以文学形式传播主旋律。主要成绩是1994年至2012年间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文汇报》《大公报》《北京晚报》《扬子晚报》《羊城晚报》《团结报》《新民晚报》《杭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了400篇副刊“头条”或“整版”文章。



2012年12月由江苏凤凰出版社结集出版为《纸媒上的月亮——李中国报纸文艺副刊头条稿本》,被推荐参加江苏书展,北师大等多家大学图书馆收为课外读物。作者10次获中国铁路新闻一等奖,30余次获广东、山东、江苏省和中国企业报新闻奖或副刊好作品、外宣好作品评比一、二等奖,获第十五届、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银奖,全国铁路优秀新闻工作者。现任济南铁道报社副总编辑。

李中国作品集《纸媒上的月亮》

我的创作体会

让作品更“好看”


给报纸副刊写稿,是很被一些文学圈子里的朋友看不上的。比如同样是千字文,作家写来,美曰散文、小品——形散神不散、文小品自高;报人写了,或称“随”笔,或曰“杂”感,乃至贬为“豆腐块”。于那些朋友眼里,副刊文字托身每日出版的报纸,是“速朽”的东西;而文学,能够“永恒”。

作家们看不上,报人似也不屑:新闻纸上唱主角的是新闻,文艺或综合副刊委身B叠C版,陪衬配角而已。不然,何以“副”刊名之?

在这两方面都不讨“好”的夹缝中,我坚持业余副刊写作18年。从1994年《扬子晚报》“繁星”版接连发表《刁肴雅兴》《良医》等生活随笔以来,至今已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八家国内主流报纸副刊见报了400余篇文章,几乎都被安排在头条,或整版刊出。

这些在文学圈的朋友和新闻同仁面前,两头都羞于出手,以至赧颜的东西,或随或杂、忽庄忽谐、非俗非雅,但无不正气盎然,甘苦自知。字里行间尤隐藏着笔者在报纸副刊这块“绿地”或“乐土”上笔耕不辍的兴味,至少有四:

一是“见新”之乐。报纸有“速朽”的特点,反过来看,其速朽之速,恰是逼你不断扬弃、不断创新之动力,是“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真意;乃至领先时尚,见人所尚未见,亦“时”之真谛。副刊题材要呼应新闻,文章标题要眼前一亮,立意谋篇忌似曾相识,仿佛新闻纸天生要和旧的东西作对,不新的东西在报纸上难以立足出头。适应这样一种节奏、环境和要求作文,推陈出新,日新日高,不亦乐乎?

再是“有用”之乐。报纸副刊文章虽重消遣,但不是单纯的休闲、玩赏文字,讲究有用,注重公益。公,是对公众生活的关注、干涉和贴近;益,是看了有收益,无所害。媒体与生俱来的舆论引导责任,同时寄予了文艺副刊。有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怀着某种潜在的使命感、责任感、公益心植字行文,谋其有用有益,不亦乐乎?

三是“好看”之乐。报文如时鲜,捉笔似下厨。立足“好”,用料鲜、品味正、滋养丰;着眼“看”,抢眼球、饱眼福、开胃口。既作副刊,更无意为“正”统所囿,亦不求文学之“纯”。不惧文人嗤之,不忧报人贬之,反能取报人文人之长而杂成之。不拘一格,放得开;版面有限,收得住。随笔成章,涉笔成趣,立异标新,杂花满树。唯求公益而无公害之心,令笔下“从心所欲,不逾矩”,不亦乐乎?

四是“传播”之乐。国内主流报纸的发行量动辄百万,副刊文章凭借纸媒一纸风行,飞入寻常百姓家。即便你的文章只有发行量百分之一的读者,就是上万人在看。偶或引发共鸣、引起商榷,乃遭狠命“拍砖”,在给作者带来一种“满足感”或“受关注”的欣喜之余,更是一种激励和怵惕。不亦乐乎!

为副刊写作18年,个中乐趣,只是尝到些许,并借以校准、引领努力的方向。比如,为文形式需如唐诗宋词般讲究起承转合等写作的工艺要求:出于版面的好看和“悦读”的适宜,每篇须有字数的限定,或一千二,或一千五,或“可超长”;篇内每个段落须以百字左右为宜,每段使用两到三个句点;开头和结尾,及每隔一、两段落,要安置语言和细节亮点。那些让眼球一亮的细部、可略事休憩的符点,及潜在、巧妙的语言回旋,是为读者作细微周到的人本考虑。

而愈加执着、坚定的努力,是乐此不疲的公益自觉:《城市的软肋》从一个“螃蟹掰腿实验”和一张标识缺项的地图入手,欲尽绵薄之力修补社会文明之“硬件不硬,软件太软”;《人行道上风景异》落脚于“朕不喜欢”四字,归结出一个很“主人”的城市看点;《三国还需仔细品》直指易氏借央视平台混嚼三国,有散布流毒、教人学坏之嫌;《皮袍下有多少“小”需要晾晒》,则循余秋雨先生的一句掩怯之笔,发现并解读所谓名人或坦荡、或灰暗之内心世界的隐秘线索。亦无不“植责任于美文,寓引导于闲情,执独识于优雅,藏犀利于厚实”(人民日报海外版原科教文卫部主任、一版时事评论专栏“望海楼”主编、高级编辑傅振国先生对我的作品评语)。

笔者所作副刊文字的“有用”性,也以多种形式承蒙厚爱。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2002年将笔者发表于《文汇报》“笔会”的头条杂文《扁鹊是一种鸟》,编成自测习题;见于香港《大公报》的《别去碰那尊青花瓷》,辑入2009年第6期“高中版”《阅读与鉴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考研政治考前10小时金题预测》“模仿近年正式考试的出题方式”,将笔者刊于《北京晚报》的《都江堰的哲学思考》制成临考大题;《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头条《城市的轮廓》,收入中国文联出版社《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笔者于2002年春节首创、以干支纪年为线索和骨架,为《羊城晚报》“晚会”撰写的整版贺岁专稿,至2013年,持续12年以整版形式推出,被海内外纸媒、网站大量转发,成为国人喜爱的“年夜大餐”。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与笔者素不相识的诗人和书法家吴震启先生,2009年10月30日深夜从民革中央《团结报》“文苑”副刊偶读拙作《墨宝难见合璧美》“感慨良多”,至次日凌晨连作三首七绝以“遥赠”,多承谬奖:“灯下奇文犹照眼,温泉欲寄李公遥”,“谁云俗世无真眼,羲献有知心不寒”……



文化济铁
魅力济铁
文化因创新而发展
文化因职工而精彩
关注“文化济铁”
一个有文化的公众号
期待您的关注~


    关注 文化济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