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明月

 

历史深处的忧思却影影绰绰地徐舒徐展,以发人未见的“大历史观”。...

故国明月
——重读《万历十五年》
文 | 胡志刚


“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纵使气候有点反常……”如小说般梦幻笔触的开篇,漫不经心地述写着看似平淡的琐事。但在字里行间,历史深处的忧思却影影绰绰地徐舒徐展,以发人未见的“大历史观”,巨眼如电,洞穿历史的层层迷雾。黄氏此著,匠心独构,启迪深思。

——这就是十六年前,初读《万历十五年》的感受。这感受深刻得似乎都可以脱口诵出!

《万历十五年》英文书名是《1587 - AYear of Insignificance》(1587年,一个无关紧要的年份)。在国祚276年的大明王朝,这一年的确是无关紧要的。然而,在黄仁宇眼中,这一年发生的许多琐细的小事,却如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一般,成为帝国走向崩溃的前兆:在大明国内,张居正、海瑞与戚继光先后故去;在大明边境,努尔哈赤在东北崛起,兴宫室、立法制;而在遥远的欧洲,西班牙无敌舰队即将出征英国,揭开世界历史的新篇章……就在这毫无特别的一年,中国社会平静表面下的暗潮涌动,决定了这个伟大帝国数百年后的惨烈没落!远远地回望历史,这Insignificance就有了浓重的嘲讽和惋惜的意味。

黄仁宇本人曾这样解释他的历史观的来源:“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因此《万历十五年》不是一个书斋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奇特经历和深刻感受的作品。故而,此书当与其自传《黄河青山》相互参看,才能更为深切地体悟宏大历史与个人生命之间的交织、纠葛与融合。故国神游,蓦然回首,醉里挑灯看剑的豪气已黯淡成了灯火阑珊处的怅惘!还记得多年前一个酷热的夏季,骑自行车在山西路购得黄仁宇自传《黄河青山》,一口气读完,掩卷怅然若所失。一以追思,一以艳羡。

追思之,国破山河,投笔从戎,远征滇缅,负芨海外,与廖沫沙,田汉历患难,从费正清,李约瑟学明史,执教蹉跎,晚年曝得盛名。如椽大笔,抒写的竟是跌宕起伏的人生。

艳羡之,书生本色,军阀气息,不拘繁琐,大块文章,从心所欲,出入学术之间,行走东西文明,游刃于有余地之间,又是何等快事!

这是深刻地影响了我文风的文本,亦是多年来不可或缺的枕畔书,更为个中心路历程的年轮之书。“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看杏花”,毕竟最怀念那如梦青春,那诗酒江湖,那草长莺飞的江南。


    关注 胡子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