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结缘 享受人生

 

京韵结缘享受人生说起我与曲艺的缘分,算起来将近四十年了。似乎在刚刚懂事时,收音机里常常播放单弦、梅花、...



京韵结缘  享受人生

说起我与曲艺的缘分,算起来将近四十年了。似乎在刚刚懂事时,收音机里常常播放单弦、梅花、乐亭、京韵和莲花落。小孩儿嘛,自然不知道挑肥拣瘦,放什么就听什么。就这样不知不觉耳濡目染,就开始有意的收听,听得多了便开始哼唱,虽然有时也听不清词就开始即兴瞎唱,只管自己高兴就好。

真正喜欢京韵,那是大概在85年北京电视台播放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同名长篇小说的电视剧《四世同堂》,每当开篇曲:“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响起时,总是觉得是歌曲又似京韵,后来才知道这是骆玉笙老师(艺名:小彩舞)演唱的主题曲。那凄凉悲壮、铿锵有力的金石玉磬之声令人痴迷,真可以说是余音绕梁,数日不绝。自此之后,曲艺之中我更加痴迷京韵,可谓情有独钟。

后来,骆老出了音配像《剑阁闻铃》、《丑末寅初》、《红梅阁》、《子期听琴》、《和氏璧》等,我先后购买了骆老的DVD,并经常观看欣赏,迷恋其婉转的声腔、动听的旋律。这时,才可以说我真正走近了京韵大鼓,与京韵结缘并开始关注有关京韵的发展源流及名家掌故,随着对京韵的了解逐步深入,我越来越喜欢这个曲艺形式了。

京韵大鼓源于清末时流传于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的木板大鼓。后传入京、津,鼓界大王刘宝全大胆革新,遂正式称为“京韵大鼓”。同、光年间的子弟书《长坂坡》《金定骂城》、《高怀德别女》、《单刀会》、《战长沙》也被移植到京韵中,脍炙人口。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京韵大鼓进入鼎盛,形成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三大流派。其中刘宝全的造诣最高,有“鼓王”的美誉。后有艺人小彩舞(骆玉笙)崛起于鼓坛,兼容刘、白等人之长,有“金嗓歌王”之称。与之同时代,京韵大鼓名家辈出。其中宗刘者甚多,北京有孙书筠《赵云截江》、《长坂坡》堪称绝响;天津有小岚云《战长沙》、《游武庙》无人能及。白派的传人阎秋霞《哭黛玉》、《黛玉焚稿》独占鳌头,可惜张派后继无人绝响舞台……

自与京韵结缘以来,它让我心醉神迷,不能自已。更值得庆幸的是我遇到了许多志趣相投的知音。说实话,听专业演员演唱那是一种享受,听票友演唱同样是别有一番滋味。现而今,也不是说我大话,只要您唱的是京韵,一张嘴,我就知道您唱得的哪派、那段,是否有高人给指点过……我真的很感谢京韵大鼓,它让我结识了同样寄情京韵的票友朋友。您说,这不是我和京韵的缘分吗?

现在,我闲暇时,沏上一壶茶,打开QQ,或是欣赏一段候月秋的《白帝城》;或是倾听一段票友的《剑阁闻铃》;或是兴趣所致现场唱上一段《双玉听琴》。看到票友的点赞,我都会像食佳肴饮琼浆般地惬意。每每边唱边品味京韵大鼓文雅脱俗的唱词,如:《剑阁闻铃》的开场几句:“马嵬坡下草青青,今日犹存妃子陵。题壁有诗皆抱恨,入祠无客不伤情。万里西巡君请去,何劳雨夜叹闻铃?”如诗似画,这怎不让人不由得悲从心起,这怎令人不禁感叹作词人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字字含蓄典雅,句句耐人回味,美妙之至,回味无穷。

博大精深的京韵艺术,给我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每天晚上都是一个个熟悉的唱段伴我进入梦乡……我知道,我早已京韵结缘,它令我享受人生。


    关注 清风明月厚积薄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