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叶经

 

贝叶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贝叶经源于古印度。贝叶经多为佛教经典,还有一部分为古印度梵文文献,具有极高的...







贝叶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贝叶经源于古印度。贝叶经多为佛教经典,还有一部分为古印度梵文文献,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贝叶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用“斋杂”和“瓦都”两种文字写的,有的是用针刺的。它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在傣族人民心目中,贝叶也叫“戈兰叶”是运载傣族历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中国西藏是当今世界保存贝叶经最多、最丰富的地方,迄今保存有梵文藏文巴利文等贝叶经古写本,其中有不少属孤本、善本、珍本。贝叶经研究,对于研究佛学、藏学、佛教历史、佛教绘画、古印度文化和中印文化交流史都有着巨大价值。贝叶经主要成书于公元8世纪至14世纪之间,由于西藏气候干燥,加上独特的保护方法和强烈的保护意识,在西藏发现的贝叶经都保存得非常好。但贝叶经主要用梵文书写,而全球精通梵文的人屈指可数。两种形式形式:叶质形一类是真正的贝叶经,纸质形一类是指绵纸经书,傣语称为“薄嘎腊沙”。它是用野蕨杆削成的蕨笔蘸墨写在绵纸本上而成。其规格有宽面页式和连折叠式两种,其中以宽面页式最为普遍。其次才是纸质形的经书。以上两类经书,内容、涵义博大精深,因而才被誉为“别闷戏版康”(八万四千部),并在傣族史册上流芳千古。《贝叶记》中曾说:“后世之学者得见贝叶真经如见佛面,不枉出家参学,云游十方,益于身心。”印度《贝密传》更是说,能见贝叶经一片即结了佛缘,能拥藏贝叶经一叶者即结万缘、福满楼,功德无量万运通。后世信徒一直将贝叶经作为十分珍贵神圣的供奉。

“唐僧”当年取回的就是《贝叶经》

《贝叶经》发源于印度。古印度人采集贝多罗树的叶子,用来书写佛教经文。唐代高僧玄奘西去取经,取回来的也是《贝叶经》。贝叶耐磨轻便,千百年后字迹仍可清晰辨认。

在印度,早期的《贝叶经》写本几乎已失传。在中国同样已相当稀少。玄奘从印度带回来657卷《贝叶经》,在长安翻译佛经。这些《贝叶经》至今被珍藏在大雁塔中。

流传在中国其他地方的《贝叶经》少之又少,仅在镇平菩提寺西安大雁塔峨眉山普陀山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处存有少量版本,《贝叶经》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关注 妙善精舍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