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光院士:中国“糖尿病热”背后的“冷”思考

 

WHO公布的《全球糖尿病报告》反映出了我国严峻的糖尿病防治形势,令部分国人不免谈“糖”色变。然而,中国的糖尿...





WHO公布的《全球糖尿病报告》反映出了我国严峻的糖尿病防治形势,令部分国人不免谈“糖”色变。然而,中国的糖尿病防治现状到底如何?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糖尿病的流行趋势?宁光院士就此问题做出了指导。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首份《全球糖尿病报告》。报告明确指出,糖尿病正在许多国家加速流行。近日,医学界记者就报告涉及的部分内容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宁光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让我们听听内分泌专家怎么说——

糖尿病“大爆炸”:30年飞速发展的“副产品”

2010年,宁光院士带领团队与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合作开展了“中国慢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糖尿病专题调查。据团队成员陆洁莉副主任医师介绍,调查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31个省市(包括自治区、直辖市)、162个疾病监测点、近10万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展开,应用的是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最新诊断标准,将HbA1c≥6.5%纳入诊断标准之中。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城市高于农村,经济水平发达地区高于欠发达地区

同时,团队进一步在近5万名18-59岁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流动就业人口中进行调查,并将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的糖尿病患病情况进行比较,得出了一些颇有意义的结论:我国18-59岁流动就业人口(多因职业需求离开原户籍地,并在现居住地居住达半年及以上者)的糖尿病患病率为5.1%,糖尿病前期率为30.5%——而这一数据在常住人口中分别为9.4%及48.6%。研究显示,即使在由健康体力劳动者组成的流动人口中,糖尿病患病率也较高

对于目前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宁院士谈到了3点原因: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以及肥胖的日趋流行。“我们用30年走完了别人300年的路,经济的高速发展给国人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确实呈现出增长趋势,但随着国家医疗改革与慢病防控工作的不断深入,增长将趋于逐渐缓和。”

与中国相比,美国糖尿病流行情况也不容乐观,但发病率近年来有所下降,这与美国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已趋于稳定的国情密不可分。此外,美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肥胖的日益重视也是糖尿病发病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在美国,历届‘第一夫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公众宣传如何对抗肥胖症。政府的推动力度之大,值得我们学习。”宁院士说。

糖尿病前期率已经过半?不必过于恐慌

2013年,宁院士及其团队将以上研究成果发表在医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6%之高,对全社会起到了警示作用。研究同时显示,国人糖尿病前期率为50.1%。

如何解读这一惊人的数字?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诊断标准的更新将会影响疾病患病率和患病人数的估算。2003年,ADA专家委员会将空腹血糖由6.1 mmol/L降低至5.6 mmol/L作为诊断空腹血糖受损的切点。2010年,ADA又新增HbA1c5.7-6.4%作为诊断糖尿病前期的又一标准。因此,一部分原先被诊断为“正常”的人群重新被划为糖尿病前期人群。

除了关注数据本身,我们更应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糖尿病前期并非一种“临床疾病”,而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与血糖水平就存在明确的相关性)。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有助于较早提示糖尿病风险的增加,对于预防及延缓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尤为重要。ADA诊断标准在2003年及2010年的两次更新,意味着全球对这部分高危人群的重视程度正不断提高。

事实上,自2010年新的诊断标准提出之后,ADA正逐渐弃用“糖尿病前期”这一专业术语,代之以“糖尿病风险增加组”指代那些血糖代谢异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高危人群。因此,“糖尿病前期”并不意味着被诊断人群一定会发生糖尿病,但应当引起公众的足够重视,尽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预防或减缓糖尿病的发生。“我们的研究并不是危言耸听。”宁院士笑道,“能够引起公众对早期预防糖尿病的重视,这不是什么坏事。”

用数据说话:糖尿病的确“可防可治”

如何遏制当今糖尿病“大爆炸”式发展的趋势?宁院士及其团队从其研究数据出发,提出了3点建议:

1、关口前移,提高公众认识度: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副所长毕宇芳介绍,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2020年全球战略目标”选取的7个影响心血管健康的指标(吸烟、饮食习惯、运动锻炼、体质指数、空腹血糖、血压、总胆固醇)进行评估,我国成人7项指标全部达标者仅占总人口的0.2%。这一结果于2015年发表在心血管病领域权威学术期刊《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这个研究结果提示99.8%的中国成人有着这样或那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临床指标,提示他们可能存在发生心血管相关疾病的风险。我们希望这一结果可以引起全民重视,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发病风险,做到‘关口前移’。”

2、发现患者,规范HbA1c检测标准:宁院士及其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糖尿病知晓率仅为30.1%,其中城市居民知晓率为38.7%,农村居民知晓率为24.6%,提示我国成人糖尿病知晓率尚待提高。那么如何让糖尿病患者能够早期知晓疾病状态?宁院士认为,除了提高公众意识,改进筛查方法也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仍未将HbA1c纳入糖尿病筛查手段,检测条件和检测水平差异较大是主要原因。“我们正在推动HbA1c检测的标准化计划,希望将检测差异控制在10%以内,这将有助于将HbA1c用于糖尿病筛查,从而发现更多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宁院士介绍说。

3、积极应对,从生活方式干预做起: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2014年全民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已超过90%,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得到了有效治疗。宁院士及其团队的研究结果表明,已诊断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率超过90%,控制达标率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 “提到糖尿病,公众不应该谈虎色变,而是要积极应对。它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疾病,如果讳疾忌医,长期如此必然导致严重后果。”宁院士强调,“哪怕仅仅是生活方式的干预,哪怕应用的是最简单的降糖药物,也将大大降低或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及其危害。”

糖尿病领域的创新,是扬弃而不是抛弃

恰逢不久前,FDA对DPP-4抑制剂发出了警告,笔者就该问题采访了宁光院士团队,以了解他们对目前层出不穷的糖尿病治疗方式的看法。宁院士坦言道:“我们应扎扎实实地把现有的治疗应用到病人身上,然后再去考虑创新。新应是理念的创新,而非单纯方法的创新;创新应立足于传统,适度扬弃而非抛弃。

就“理念的创新”这一方面,宁院士提出了糖尿病防治“四大链条”的概念:

1、监测层面:以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应完善慢病流行与分布现状描述,让公众及医疗机构及时知晓糖尿病的流行情况;

2、治疗层面:以医生为主的一线医疗人员应确保基本医疗的落实,并探索有效的治疗模式;从前期探索并建立研究人群队列,再到适宜技术的评估及推广普及,每位医生都需要参与其中;

3、治疗监测层面:由国家卫计委牵头,建立糖尿病大数据中心,及时评估监测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状况并制定相应政策;

4、技术探讨层面:科研人员应不断推陈出新、更新理念,发现新的研究和治疗靶点,最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

宁院士强调,以上“链条”是一个循环往复的“链条”闭环,四个环节分别立足于不同层面,每个层面既彼此独立又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流,最终成为完整的糖尿病防治社会构架。“我们希望可以完善我国健康服务保障与创新体系,最终使之能被全世界借鉴,这正是国家‘十三五’计划中我们需要完成的事情。”宁院士坦言。

采访中提到的文献来源:

1、Yufang Bi et al. Status of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Chinese Adults, JACC, Vol.65, No.10,2015

2、Yu Xu et al.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 JAMA,2013;310(9):948-958

3、Yufang Bi et al. Diabetes-related 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internal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a national surveillance study, Lancet Diabetes Endorinol 2016 Feb;4(2):125-35

(本文为“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和来源。)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

pengrunkun@yxj.org.cn

请注明:【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稿费:100~1000元

来稿仅接受word文档,谢谢配合

小编微信:kunshanyu9216


    关注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