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立志做个有文化的吃货

 

​就算好吃懒做,也得懂点吃吃吃的门道。...

点击上方“和风料理”可订阅哦!
就算好吃懒做,也得懂点吃吃吃的门道。

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吃货,爱芝士更爱知识,整理了十几本很喜欢的美食书,包括我心中最权威、最治愈、最洋气、最地道、最独特、最有趣、最营养、最实惠的美食书,以此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有更多更精彩的推荐。



NO.1

最权威的美食书
吃饭下厨这种事儿,说起来也有大过天的学问。

你肯定吃过各式各样的中式面食和西式糕点,
却不一定懂得不同面粉之间的差别在哪。
你可能知道打蛋清有干性发泡和湿性发泡之说,
却不了解为什么液体状的蛋清能变成像奶油状。
你或许听说过当下颇为流行的“分子料理”,
却不清楚烹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
大学四年学的食品专业知识,基本可以被这套书囊括。读完这本书,你也能变身见多识广的大美食家。

《食物与厨艺》系列丛书于1984年首度出版,被《时代》杂志誉为“小巨作”;该书作者哈洛德·马基,是世界知名的食物化学和烹饪权威,先后在加州理工学院和耶鲁大学攻读物理学和英国文学。

没有艰深晦涩的语言,就算是没有物理化学基础的文科生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从食物的起源、构成,到食材变身为诱人美食的科学,集食品化学、食品加工学、食品营养学、人类文明史、餐桌进化史等于一体,加以丰富的手绘图,看得人如痴如醉。

“过去20多年来,只要我遇上关于食物化学或烹饪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会去翻阅这本书。”

一位著名的法国主厨如是说。


NO.2

最治愈的美食书


想来大多数人都听说过《深夜食堂》,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读者口碑相传,《康熙来了》大力推荐,欧阳应霁、吴念真等知名作家予以好评。

美食是人与人之间联结的纽带。在这间见证了世间百态的深夜食堂,所有的人卸下坚硬的盔甲,放下白天的伪装,简单的食物里蕴藏着伟大的力量,直抵人们最柔软的内心。
去吃一碗黄油拌饭吧,
感受食物最纯粹的味道。
去吃一个鸡蛋三明治吧,
你会爱上这样的简单做法。
去吃一份炸猪排饭吧,
放下罪恶,大快朵颐。


友情提醒,千万别在深夜读《深夜食堂》,吃夜宵长胖别怪我。

NO.3

最洋气的美食书
可以不下厨房,但不能不懂生活。

这样一本图形化的西式菜谱,适合所有爱看书和不爱看书的小伙伴。

简单、有趣、好看、实用,最关键的是高逼格,随随便便一张插图都是色彩、风格高度一致的干货,教你做个优雅的吃货!

全书内容非常翔实,从小工具的购买到大电器的置备,从食材的处理到大餐的准备,生动完美地呈现了厨房和厨艺的知识,分为“需要”、“了解”、“准备”、“不开火的烹饪”、“煮”、“烤”、“炖”、“炒和煎炸”、“烧烤”、“烘焙”、“预制保存”、“酒水”等12个章节展开,包括468个常用的厨房技巧与烹饪食谱,通过大量设计风格的插图,表达出简明的制作步骤与厨房小常识。作者绝对是个经验丰富的大厨!

Bon appetite!
NO.4

最地道的美食书
中学背过的课文早已抛诸九霄云外,唯独对汪曾祺先生《端午的鸭蛋》一文印象深刻,当初还很挑食的我,学完这篇就嚷嚷着要吃咸鸭蛋。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不仅是大文豪,也是地道的美食家。家常小食、南北风味,在他笔下都多了一分热情、多了一分雅致。

关于豆腐脑的甜咸之争,肉粽糖粽的撕逼大战,汪先生早有见解。

“一个人口味最好杂一点,耳音要好一点,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同样带着浓浓故土情怀的,还有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一书。

朴实恬淡的文字,描绘出原汁原味的饮食文化,美食小文中穿插着生活趣事,人生哲理,字里行间透露着诙谐幽默。跟着他回到北平的大街上,就着咸菜儿,喝碗豆汁儿,看行人来来往往。

“豆汁下面一定要加一个儿字,就好像说鸡蛋的时候鸡子下面一定要 加一个儿字,若没有这个轻读尾的语气,听者就会不明白你的语意而生误解。 ”


民以食为天,在这位唐鲁孙老北京眼里,吃才是人生第一要事。自诩“馋人”,也就是现在的吃货。出身显赫,出入宫廷,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知之甚详,对饮食有独到的见解,被誉为“中华谈吃第一人”

“金风送爽,一立秋,大街上于果子铺的糖炒栗子就上市啦!卖糖炒栗子,得把临时炉灶、大铁锅、长烟筒,先搬到门口架上安好。等太阳一偏西,就把破;芦席干劈柴点着,光在锅里炒黑铁砂子,等砂子烧热,放下例子,用一种特制大平铲,翻来覆去地炒,不时还往锅里浇上几勺子蜜糖水。等离子炒熟,便往大铁丝筛子里盛,把砂子抖搂回锅,热栗子可就拿到柜台上用簸箩盛着,盖上棉挖单,趁热卖了。热栗子又香又粉,愈吃愈想吃,时常吃得挡住晚饭。您如果把吃不了的糖炒栗子碾成粉,用鲜奶油拌着吃,那就是名贵西点,奶油栗子面啦。”





左手缪斯,右手烹饪,
诗与美食,不相上下。
作诗与写食,是焦桐的两大心头好。这位饕餮客总是毫不忌讳地表达对肉类的喜爱,走哪儿吃哪儿。先后出了《台湾味道》《台湾肚皮》《台湾舌头》三部曲,从食物入手探讨台湾庶民文化的历史与记忆。


NO.5

最独特的美食书
我很在意我的肚子,我认为不关心肚子的人也不会关心别的事情。

----萨谬尔•约翰逊

书中第一部分作者谈到了和吃喝有关的一些现象、历史、原因和解决办法,如食欲、宴席、肥胖症和美食主义等,深入剖析人类,尤其是法国人的饮食习惯;第二部分作者则谈到自己在世界各地与食物有关的经历,如自己流亡途中的美食奇遇等。话题热门,语言幽默风趣。(来源于豆瓣阅读)
NO.6

最有趣的美食书

不少人都幻想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可究竟什么样的人是有趣的呢?

庄祖宜绝对算得上,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博士读到一半,放弃学业去厨艺学校研习烹饪。不少人质疑,一窍不通的厨房新手怎么能变成大厨?

“写论文,绞尽脑汁大半天也不见得写出多少,可剥豌豆十分钟就能有一整碗,成就感看得见摸得着。”

“做菜的乐趣就在于它看得到摸得到,闻得到吃得到,而且有付出必有回馈。看着葱蒜辣椒劈劈啪啪的在油锅里弹跳释放香气,酒水注入沸腾弥漫于空气中,那种满足感是非常真切踏实的。”这些小小的成就感和大大的热爱,支持她扛过了学习的压力、熬过了实习的疲惫,最终顺利从厨艺学校毕业,成就一身精湛的厨艺。并将在学习厨艺的经历记录下来,出版了《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一书,分享烹饪心得和在专业厨房内的所见所闻。

现在的她,随着做外交官的丈夫旅居各地,拥有了两个可爱的混血宝宝述海、述亚,做菜成为了取悦自己的一种方式,闲暇时间出点食谱,写写书评做菜。《其实,大家都想做菜》既有专业的烹调思索和有料的食谱,也有孕育生命的领悟,读完两本书让人想直奔厨房的冲动。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每天不在做饭的时间里,厨师们通常都在干什么?

网络上、荧屏里总是展现出厨师娴熟切菜、帅气颠锅,在厨房里游刃有余的一面,辛酸落魄、尝尽世间百态的过程却无人问津。身兼大厨和小说家双重身份的安东尼·伯尔顿将他二十多年的故事和盘托出。

从他在Gironde第一次吃牡蛎,到他在普罗温斯城的一个低级嘈杂的餐馆里当地位低下的洗碗工;从洛克菲勒大厦顶层彩虹会所的厨房到纽约东区的毒品地;从东京到巴黎,再回到纽约,伯尔顿厨房里的故事既出乎意料又充满激情,既滑稽可笑又令人震惊。(来源于豆瓣阅读简介)

《厨师之旅》伯尔顿受《现代启示录》的启发,在全球进行了一次美食之旅。在伯尔顿整个旅游过程中,无论在顾客可以驾驶着三轮摩托车穿越餐厅的越南小饭店里,还是与副厨一起在墨西哥小乡村享受丰盛晚宴,无论是露宿林间,还是住在豪华的五星级酒店,伯尔顿一再发现美食所具有的神奇的魔力。(来源于豆瓣阅读简介)


NO.7

最营养的美食书
有了这本基础百科类营养学书籍,便可以和各类养生节目say bye了。最易学易记最实用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以直观的形式告诉人们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合理数量以及适宜的身体活动量。

全书包括普通人群膳食指南特殊人群膳食(孕妇、儿童、老两部分,最后有归纳性的建议,很方便很实用。
范志红老师在营养科普方面功不可没,《吃对你的家常菜》里分享了很多健康饮食、营养搭配的理念。讲求营养并不闭门造车般地只吃白水煮菜、白水涮肉,范老师让大家知道营养和美味也是可以兼得的。
最最靠谱的营养师小顾解读了大家对健康饮食的种种困惑,教你识破谣言、管理健康。语言风趣,指导细致,读起来不费劲,也能学到不少干货。
媒体三天两头曝出这个有毒,那个不能吃,让大家忧心忡忡。大多数人都希望能有权威跳出来明确地说“能吃”还是“不能吃”。云大大的书幽默风趣,不失严谨,秉持诚恳态度和追求科学依据的理性原则,让读者理性判断与自由选择。

科学与江湖巫术的区别就在于,科学的结论不是依靠权威或者信念来支撑的,而是依靠科学实验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来源于豆瓣阅读)
全书只需要记住最后一句话:
只要是合法生产的正常食物,
吃得越杂反倒是越健康。
NO.8

最实惠的美食书
两月一期,从创刊到现在,几乎每一本我都会买。15元一本的杂志,内容的质量之高远超出其价格。

主编殳俏诠释美食的视角多元而独特。
“人和食物一样,是有感情的;
所以必须带着情感去看待它们。”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重建人与食物的美好关系”是《悦食 Epicure》的最终目标。

杂志内容丰富,选材广阔,照片和插画的质量极高,共有封面故事、封面人物、原产地、职人、寻味几个栏目。

封面人物以人物杂志的深度访谈方式,探寻明星和食物之间的渊源故事,吴秀波、陈奕迅、彭于晏、林更新都曾登上过悦食的封面,我称之“男神收割机”

封面故事是《悦食 Epicure》的王牌栏目。以最大篇幅的专题报道,最深层次的揭示人与食物之间的点滴细微,每期的主题都深入人心,尤其喜欢西安、南京两期。

在这本杂志,你看到的不仅仅是食物的美妙与神圣,更将通过食物发现生活之美。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至豆瓣书单
部分标注文字
来源于豆瓣阅读,
原创文章,转载前请联系本人。
吃货一定是乐于分享的,
喜欢的话不妨转发分享到朋友圈呐!
~
 END •~


和风料理

省钱+省时+省心的宿舍料理

新浪微博:禾小疯

微信号:hefengliaoli2015


    关注 和风料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