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属灵,还是冷血?

 

遭遇患难之人,最需要同情和理解,不需要批评和教育。因此,作为一名牧师,应该以怜恤之心扶助身在痛苦中的肢体,而不是在他们面前卖弄自己的属灵。在遭遇痛苦的肢体面前侃侃而谈,讲一些貌似高深的大道理,并不能显示出他的属灵,只能暴露出他的冷血。...




提示:点击上方"李世峥工作室"↑即可免费订阅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人跳海自杀,被一老和尚救下。老和尚问她:“年纪轻轻,为什么轻生?”女人答道:“三年前,我在海边散步,与一位帅哥不期而遇,我们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很快便成为恩爱夫妻。两年前,我们的爱情结晶——宝贝儿子出生了。可是,就在我感到最幸福的时候,突然连遭不测:一年前,老公因公殉职;不久前,儿子不幸夭折。这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所以我也要将它当作梦结束的地方。我一个女人,没了老公,没了儿子,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听过女人的倾诉,老和尚没有同情,也没有安慰,反而仰天大笑。笑够之后,问那女人:“三年前,就在此地,你有丈夫吗?”女人摇头。“三年前,你有儿子吗?”女人再次摇头。“那么,你现在不是与三年前一模一样了吗?三年前,你既无丈夫,又没儿子,一人来到这里。现在,你与三年前一模一样,仍是独自一人。今天,就像三年前那一天的延续,只不过是还原了一个你自己。所以,为什么不能重新开始?你增长了人生阅历,或许有更美好、更圆满幸福的生活在等着你。”故事的结局是:女人不再自杀,也不再痛苦,开心地回家去了。

这是一个励志故事,目的是鼓励人珍爱生命,轻看得失,所以常常被人提起,以此安慰遭遇不幸的人。然而,我却从来不喜欢这个故事。不过,也觉得没有必要去批判它。可是,有一次,我竟然看到了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内容几乎没变,只是将故事中的“和尚”改成了“牧师”。经这么一改,故事也不叫故事了,被讲故事者称为“见证”,并且大赞这位牧师的属灵和智慧。看到这样的“见证”,我实在忍无可忍了,不得不谈谈自己的看法。

对于这样的故事,如果仅仅当作励志故事讲讲,我觉得倒也无可厚非。可是,倘若将之当作“见证”,并且大讲特讲,就不妥了,因为这个故事是经不起推敲的,只要稍作分析,就能看出其荒谬:第一,面对一个短时间内痛失丈夫和儿子的女人,牧师竟然还仰天大笑,这叫什么牧师?这不能证明他有多高的灵性,只能证明他缺少对女人的同情,缺少对人性的了解。第二,将当前失去丈夫和儿子的状况与之前没有丈夫和儿子的状况等同起来,这可能吗?这位牧师怎么如此缺少常识?我决不相信,那个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女人会因这么荒唐的理论就不再悲痛(当然,不再自杀是有可能的),甚至可以像三年前那样喜乐。因此,对于这样的牧师,我不会敬佩他的属灵,只会惊叹他的冷血。

面对遭遇不幸的弟兄姊妹,牧师们(也包括一些弟兄姊妹)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言语去安慰他们,美其名曰“辅导”。可是,他们所讲的,不过是一些八股式的大道理,谁都能懂,谁都会讲。所以,我常在怀疑,面对一位痛不欲生的肢体,讲一些冷冰冰的大道理,究竟能起到多少安慰的作用?有时候,这种简单的安慰,其实就是伤口上撒盐的野蛮行为。

因此,透过上述这个故事,我想谈谈“教牧辅导”这个话题,以作反思:

首先,谈谈辅导的态度:遭遇患难的人,最需要同情和理解,不需要批评和教育。因此,作为一名牧师,应该以怜恤之心扶助身在痛苦中的肢体,而不是在他们面前卖弄自己的属灵。在遭遇痛苦的肢体面前侃侃而谈,讲一些貌似高深的大道理,并不能显示出他的属灵,只能暴露出他的冷血。如果没有老婆孩子的和尚讲这样的道理,我觉得还情有可原,但如果有家有室的牧师讲这样的道理,就太可恶了!

其次,谈谈辅导的方式:为了达到安慰人的目的,好些牧师会刻意地美化苦难,甚至赞美苦难,个人觉得,这一点都不属灵,同样是过于冷血。岳父去世后,一位平日关系不错的同学打来电话,安慰我和妻子,他告诉我们,不要难过,老人家去了天堂,天堂要比地上好得多。道理当然是对的,但听后很不舒服,知道不会得罪他,所以我半开玩笑地对他说:“天堂那么好,你怎么不去?”他顿时无语了。近读切斯特顿(G. K. Chesterton)的《回到正统》,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我们只需细加思想,就会发现疾病之所以美丽,通常是因为患者是别人。”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某些人的虚伪。我们之所以美化苦难,往往是因为遭遇苦难的是别人。所以,那些所谓的安慰,成了“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矫情。其实,这不是属灵,而是冷血。

总之,面对受难者,不是用言语显示自己属灵的时候,而是用真情表达自己爱心的时候。所以,面对那些遭遇苦难的人,最好别讲貌似属灵的大道理,因为一讲大道理,就会暴露出你内心中的骄傲和冷血。

更多文章,请点下列标题

【随笔】撒母耳的人生败笔

【随笔】教会?还是家庙?

【随笔】改变用人错谬,缓解人才危机

【随笔】保罗的伤心事

【随笔】“道不远人”

【随笔】离婚是不可赦免的罪吗?

【随笔】“他不放债取利”——谈谈民间借贷

【随笔】“不要为欠债的作保”——再谈民间借

【随笔】“你们就是我们的荣耀”

【随笔】无情未必真属灵



李世峥工作室ID: lishizheng2013

这里是李世峥牧师的文字工作平台(ID:lishizheng2013),主要发布李牧师的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涉及讲章、灵修、释经、教牧、历史等多个类别,期待您时常关注!欢迎订阅,欢迎点评,欢迎打赏,欢迎转发!(注:转发仅限微信平台,如需转载到别的平台,或要发表到纸质媒体,需经作者本人同意。)除了微信,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关注相关文章:

网站:http://wwww.lishizheng.com

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shizheng

微博:http://weibo.com/lishizheng


    关注 李世峥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