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总有人在耳边轻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这一首中国人传唱甚久,流传甚广的经典童谣,有多少人在这首童谣中,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 点击上方“穿鞋走路”关注我们
“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这是一首中国人传唱甚久,流传甚广的经典童谣,我们许多人的童年,就是在这轻轻的哼唱中起步的。



外婆桥在哪里?这可能是我们人生中发出的第一个提问,这个幼稚的提问,对中国文化而言,却是一个深刻的命题。

我认识很多桥,但其中没有哪一座具体桥的桥名就叫“外婆桥”,在中国好像也没有哪座名桥取名“外婆桥”。

如果说,这是泛指,外婆在哪里,外婆桥就在哪里,那么任何一座桥都是外婆桥,每个人的外婆桥又不一样。如果外婆没住在桥边怎么办,我们到哪里寻找自己的外婆桥?



这个问题得由诗人来回答:“小小的摇篮,就是人生的第一只小船,妈妈的吟唱,是桨橹声声,摇呀摇,外婆桥是我第一个停泊口,外婆桥的微笑,是飘飘的浪花……”

我们一次次哼唱,把每一座桥都唱成了温馨的回忆,唱成了母爱的意象,也把这首童谣唱成全中国人的摇篮曲。

中国的桥文化,一开始就有了浓厚的母性色彩,外婆桥在哪里,她在我们的心中,在中国文化的河流上。

不知道这首童谣在哪里起步的,是谁第一个唱出的,真正的童谣是最接近天籁之音。

“外婆桥”有许多版本,但开头几句是一样的,后面是外婆拿出食品招待外孙(女),这些东西就不一样了,有的是烧鱼,有的是拿糠拿糕,传唱的内容不同,折射出唱童谣的地点不一,风情各一,传出的是相同的情怀,是外婆与外孙的亲昵,是一份永恒的留恋。



我固执地认为,这首童谣首先在乡村诞生,在小河边流传,沿着哗哗的河水,流过一个又一个甜美的梦境。

从桥的发展史看,木桥是石桥的母亲,石桥是铁桥的母亲。如果我们从现代气派的大桥出发,溯流而上,我们就可以寻找到桥梁的“外婆”。

桥是故园文化的重要象征,没有桥,我们的相思永远被阻在对岸。没有桥,我们的诗意栖居就不会完整。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桥是古扬州的经典意象;

“小桥、流水、人家”,这是天涯孤旅中一幅温暖的图画;

“她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她”,佳人与桥的组合,接通的是浪漫的情怀;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这是人生丰富经历骄傲的宣言……



桥是我们情感的寄托,是我们亲水的体现,是我们跨越的明证。我们在桥上,送走南来北往的漂泊;我们在桥上,守望春去秋来的期待。

直到有一天,我们脚下的桥,也变成了外婆桥,我们白发苍苍,等待一只小小的船从远方摇来。


    关注 穿鞋走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