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到工业的开路先锋 -民国“永利,久大,黄海”团体研究新探之一

 

在中国现代以科学为基础的化学工业的兴起和有科学教育和研究背景的工业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永久黄”团体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利用以往研究中未曾利用的材料,探讨“永久黄”团体的以侯德榜和孙学悟为代表的带头人关于科学、工业及其关系的观念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对“永久黄”团体中的人才群体作一初步考察,使我们对这个团体的发展历程有一些更清晰的认识。...



抗战期间,浙江大学工学院的学生因院长在社会社会上没有名气,向时任校长的竺可桢要求撤换院长。竺可桢在第二天的日记写道“因中国人传统观念,凡受教育不外乎读书,教育受毕即做文章以与人读。因此受教育者称为读书人,除读书作文以外更无所谓教育。而所谓知名人士无非在各大报、杂志上作文之人,至于真正做事业者则国人知之极少。即如永利、久大为我国最大之实业,但有几人能知永、久两公司中之工程师侯德榜、傅尔
、孙学悟?……而天天在报上作文之胡适之、郭沫若则几乎尽人皆知。在大学工学院做院长、系主任者统是埋头苦干,试问目今日各大学之工学院院长有几人能道其姓名者?”这里被竺可桢称许为真正做事业者的侯德榜、孙学悟等,就是本文将要考察的“永久黄”团体的代表人物。

“永久黄”团体是现代民族实业家范旭东先生创办的永利、永裕、久大、黄海等几项事业的总称。范旭东先生1914年在天津创办久大精盐公司,1918年在天津创办永利制碱公司,1926年用索尔维法制碱成功。1922年在青岛创办永裕盐业公司,1922年在天津创办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1934年在南京建设永利铔厂为中国第一家硫酸铵厂,1937年开车成功,号称“远东第一大厂”,达到其事业的高潮,后抗战爆发,团体西迁四川,发展工业为抗战作出了贡献,建国后成为新中国化工的摇篮。“永久黄”在中国现代化工事业发展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范旭东先生一生怀抱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理想,倡导工业救国必须发展工业,振兴工业必须靠学术研究打下基础,学术研究必须切合实际,针对本国情势。侯德榜、孙学悟先后受范旭东先生精神的感召,投身“永久黄”团体事业,是这个团体在生产和科研方面的两位代表人物。1934年范旭东先生在征集同仁意见后,手定了“永久黄”团体的四大信条:一、我们在原则上绝对相信科学;二、我们在事业上积极发展实业;三、我们在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四、我们在精神上以能服务社会为最大光荣。这四大信条凝聚了“永久黄”团体的精神。

对于“永久黄”团体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当时的记者如徐盈,当事人陈调甫,骨干方心芳等后来多有回忆和思考,陈竞生、陈歆文、宋子成、李思孟等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范旭东、侯德榜等都有传记问世,国外安德森所著中国近代化学史书中也有不少关于“永久黄”的分析与评价。但是以往的研究还有许多可以深入的方面,如“永久黄”团体关于科学、工业及其关系的观念的演变,“永久黄”人才群体的进一步考察等,本文想通过挖掘以往研究中未曾利用的材料,在以上两方面做一探讨。

一、侯德榜、孙学悟的科学观、工业观

1、科学与工业密切相关、工业每从科学而生

化学工业是十九世纪兴起的以科学为基础的工业的一个典型,化学工业、化学教育和化学研究互相依赖。十九世纪末德国化学工业的发展靠了工业家和理论化学家的密切联系取得极大成功,德国是精细化工如染料和药品的主要制造商,产生了许多技术上的突破。德国的经验显示出的科学对化学工业的意义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17年,当时还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在中国科学社年会发表演说,根据他实习亲见对十余所工厂的观察讨论科学和工业的相互关系,就提到了德国染料工业的例子。发表这篇演讲的《科学》杂志在当时还发表了不少专门介绍德国化学工业的文章。

这次演讲是根据他实习亲见对十余所工厂的观察讨论科学和工业的相互关系。

首先侯德榜给出关于科学和工业的定义:“科学有以转指纯粹的科学或狭义的科学而言,皆非其全也。科学不必限于物理化学,也不限于生理哲学;科学乃有统系的思想之意也。凡人生事业,天然界现象,用心考察之,将所得结果条分类别,皆得称科学。”“何谓工业?工业应用科学学理之事业也。”

接着分析了工业家和科学家的角色和相互关系。“工业家精于科学学理,且具有应用改学理之才干者也。科学家求科学之律令;工业家用科学之律令。科学家作试验于试验室;工业家作试验于工业场,科学家所为小而精;工业家所为大而约。然其研究者皆天然界之法理也。科学家也能将其所得施诸实用,即成工业家;工业家在其事业考求新法,发明新理亦即科学家,科学工业体同而用异耳。”

然后他从兴办企业的六个要素原料、资本、人才、器械、管理、销发具体谈了科学与工业的密切关系,

接着强调“不特科学与工业有密切之关,而且工业每从科学而生。”在这里他举了德国染料工业的两个成功的例子。

最后侯德榜认为“有科学既有工业:何则,科学具,自有以科学用于实业者,则是工业具矣。有工业亦不至无科学:何则,求工业之精美,必须精究改业之科学,由是科学亦兴矣。因反面言之,无科学不能振兴工业,无工业无以促进科学,科学工业两者辐车相依,莫能脱彼此而独立”

这篇文章是迄今较早学生时代的侯德榜先生的一篇文章,有助于理解侯德榜在1921年接到范旭东邀他博士毕业后到永利制碱公司工作的信后的选择,以及之所以能够在永利取得三大成就:用索尔维法制碱成功、永利铔厂的建设、研究成功侯氏碱法。

2、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化学工业对于科学的意义

1930年也是在中国科学社的一次年会上,该团体的另一位领军人物孙学悟针对国内的状况,发表演讲阐明化学工业对于科学发展的意义。首先孙学悟对国内科学的现状和前途担忧,“我国国内各大学理科虽设立了多年,但专攻科学的人数仍觉太少。即有几位专门理科的,毕业后,除了设法教书谋生外,几乎别无正当活路可走。有时候有不得已的,只得‘改行,’为生活问题,把所学便掷开了。结果,一班社会把科学,由好方面看,视为一种美术品,只有少数知识可以享用的;由坏方面看,视为一种死把戏与民生无什关系的玩意儿,这一类的事实和观念,在中国科学前途上,是何等可怕。”

孙学悟接着以欧美为例谈工业发达对科学事业的促进作用:“且科学与工业在发展上,是互相为力的。试看世界上凡物质或工业发达国,科学事业总事日日加多,且有用于国中情形的。反过来说,凡科学先进的国里,工业莫不直接或间接受学术团体的援助。这种互相为力的现象,自欧战后,在欧美各国里,愈觉显明。由他们工业界每年为科学研究事业,或为科学教育改进,所捐助款项数目,我们便可知道他们的工业和科学合作的程度了。大工厂里设立研究部,小工厂里亦有试验室。教育机关亦同工业界联络起来了,那向来‘尔为尔,我为我’的态度亦都改变了。一方面,学校里造就科学人才,一方面工业界能以尽量受用。比如一个大水轮一般。一面引水,一面便有吸水的。于是这个轮子的工作‘川流不息’的在那里转。我们的轮子工作怎样?仍属于片面的。只管引水而没有收容水的准备。故所引的水都直接挥发到空中去了。总而言之,科学虽是发展工业的基础,但工业却是宣传科学的先锋,亦是普及科学教育的一种特殊工具,在科学历史上看来更是发展科学事业一个阶级。”这里的阶级是一个历史阶段的意思。孙学悟先生用水轮的比喻对中国当时社会缺乏吸纳科学人才的工业事业的状况进行了描述。

如果认为侯博士希望利用在国外所受的科学教育振兴中国工业,孙博士则强调在当时阶段工业对于国内教育现状的意义,他呼吁发展化学基本工业“这阶级在发展我国科学的路程上也必须经过,别无途径可行。这是难以否认的。所以现在当我国无适当发展科学的环境,为中国科学前途计,我们势不得不加以特别注意于国中基本工业,尤其是化学基本工业。”孙学悟特别指出化学基本工业是一切实业的基础,实业振兴科学研究、科学教育才能进一步发展,“因为化学基本工业为一切化学工业起点,利用国内物产的一个要素。中国许多工业不能成立,原因固然复杂,但没有基本工业作一起点,实系一大原因,所以有了化学基本工业,一切实业才可以兴起来,那科学研究,科学教育,便自然容易向前进展了。”最后孙学悟用发展科学的先锋概括了发展基本化学工业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意义。他强调“现在中国发展科学历史上,似乎演进到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新时期便是怎样努力去创造那可以增进科学研究的环境,开辟一条改造科学教育的新路。设若我们不真切认识这时期,那国内科学教育,仍难发达,科学研究仍难免带些浮薄性质。要预备这个环境,开辟这条新路,当以化学基本工业为发展中国科学历史上这第二个时期的先锋。”

3、工业的基础在科学,科学的根本在哲学思想

孙学悟从在国外留学期间到晚年,西洋科学能否在中国生根的问题一直萦绕于心,从各个方面进行思考,尝试在教育、工业、哲学等不同层次探索答案。在30年代他在分析提倡自然科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时认为“以前那自然科学提倡方法的笼统,未预见一个有时间性的程序,又未判别进展中步骤的先后,只观察欧美科学发达的现状,未注意到其发达的来历。换言之,只看过各科学发达历史的横断面,未暇分别检察每一种的竖断面。结果,我们几十年来,我们几十年来,栽了一棵无根而望枝叶茂盛的自然科学的树。”

在40年代,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20周年之际,孙学悟再次提出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所日夕祈求者,厥惟现代科学在中国土生根。――试从如何发展中国科学一疑问,加番观测,始知吾人最大任务,无若探究‘发展的要素’以贡献于当世,因要素不能探出,则国人对于科学认识不清,认识不清,则科学决难在中国国土生根而得其养也。”

他指出国人科学观的局限:“国人一般对于科学的态度,大体由惊奇而赞赏,由赞赏而生妄念。所认识的科学,仅限于应用的一小范围,未窥究竟。”特别是抗战的历程使这一局限更加突出:“五年抗战,国人饱偿工业无根底的刺激,亟当痛定思痛,追求以往病症的所在。科学的应用,乃积各种研究结论而成,决非偶然巧合者。”

又一次重申了工业的基础在科学:“科学与工业亦犹水力与机轮,相需为用;但科学为工业之原动力,无科学基础的国家,即无工业可言。”

并归纳了发展科学的两个要素:“吾人为欲建立中国科学基础,必须是科学的基本概念,构成民族历史之一因素,庶能根深蒂固;固‘发展的要素’,亟待探究。发展科学的要素至多,可归纳为二:一为哲学思想;一为历史背景。哲学思想为创造科学精神的泉源;历史乃自信力所依据;此二者吾人认为是培植中国科学的命根。”

这里孙学悟提出哲学思想是科学的根本,“哲学思想,支配每个民族的一切行动,历史往迹,在在可寻,某种行动在某一民族所以能够有力量,能够发挥无尽,全凭其哲学思想。科学的观念,出自哲学,无哲学观念的科学,犹如无源之水,干涸可期,其结果仅为一技巧而已。”

他同样也提出了后来以李约瑟问题闻名的问题,“自然科学,欧洲称为自然哲学,研究自然现象者,当时名为自然哲学家,非无意义也。中国民族本来有哲学思想的,为什么现代科学不产生于中国?这问题何等重要!如其放过它,我们又何能谈发展中国科学?更还有什么工业建设可言?盲人瞎马,空费周章,令人不胜惶怵。这是在黄海二十年最苦心的忧虑,而亟欲为国家民族竭尽心力追求的一目标。”

孙学悟也给出了他的解答:“我国哲学思想,侧重于人的心性之探究,于物质之研究,向来视为末节,存而不论。――炼丹术在欧洲是近代化学的启蒙,中国却由‘外丹’竟转至‘内丹’;即由物质的探究,转到无形的冥想。拿心性做研究对象,仅仅内察与体验,或可够用,但靠这个来研究无自觉的物质,决难收效。历史相传,学者多重思考,信经验而轻视试验与假设;国无东西,如出一辙,固不惟中国学者惟然。吾人相信,仅以人之日常经验为思考资料,而不产生一种假设,证以实验,则对物的认识,终必肤浅,笼统,不能用物,将反为物所役。”

孙学悟对中国的哲学和科学表达了信心:“时至今日,吾人必须将心性探究的观点,折转过来,即由侧重人与人的关系的哲学,转到人与物的关系上去,产出因因而变之假设,证之以实验,吾敢相信,中华民族的人生观,必然革新。根本即立,不数十年,中国的自然科学,必有伟大的成就。”

孙学悟认为科学的发展史是对我国科学发展自信力的来源,“历史背景何故亦为发展中国科学要素之一?因历史是吾人自信力的前驱,民族继往开来的意志,全凭历史培养出来。故今日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无论其部门为何,必当顾及中国的往迹,虽身处近代科学实验室,仍当发挥怀古之幽思,收集我国有关科学的历史故实,及今古科学教材,多所宣布,以培养国民对科学的自信力。――科学要在中国生根,必自鼓励全民的自信力为起点。”

孙学悟在最后指给我们一条道路。“总之,工业的基础在科学,科学的根本在哲学思想。我国过去哲学思想偏重人与人的关系,只须略为一转,即可进入人与物的关系上去。再加吾人历史背景的灌溉,则自信力有所依据,“人能宏道”乃中国治学的铁律,何患近代科学不在中国生根而构成我国将来历史之一因素?固有哲学思想既不患其脱节,更大的创造,自必应运而生,毫无疑义。”

据孙学悟日记记载,这篇文章是其在38年起数年研究思考所写札记综合所成的,也可认为是其20年科研管理的一个理论总结。1945年,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设哲学部,聘北大教授熊十力主持,设想进一步从哲学和历史的角度探求振兴中国科学技术之路。

孙学悟的思想对“永久黄”团体影响很深,多年后黄海化学工业社的方心芳先生回忆到:“我们在黄海时,经常听到谈论科技发展史的问题。孙先生说,弄清中国的科技发展史,可以树立我们的信心和爱国心;研究外国的科技发展史,可以知道各国科技发展的因素、前后次序,给我们搞科研以启示和指导。”

4、政府与工业研究

孙学悟先生在哲学思想和历史背景探索发展中国科学工业之要素。侯德榜先生二十多年后仿佛接着1917年的话,不过有了更具体的想法,从制度和政策方面对苏联关于科学和工业的经验进行了介绍。“工业必赖于科学,已无待乎烦言。工业不得科学之助力,不能发展。换言之,利用科学研究之每一报告于工业化之各方面,自为合理之举,苏联之研究工作,有统一于良好之组织,其结果,工作不致重复。”在这里侯德榜将苏联同其他国家进行了比较,指出有组织研究的意义。“在他国,任令私有企业经营之,因市场之竞争,敌对公司之研究室恒保其其所获之秘密,由是各个公司之研究,工作重复,负担双重经费,始能获得其所必须之效果。此为一种经济上之耗费。”并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认为政府更应重视支持工业研究:“中国比诸工业先进诸国,研究工业之科学家人数微不足道。从事小规模工业者不真知研究室之重要,就令感觉必需,亦无力供给。中国学生之在国外学得初步之研究原理者,即觉其经验之难以应用。工业研究室之费用与维持,在中国小工业中必扦格难行。故为工业利益计,政府或应负担工业研究,或以财力贷助小工业,俾其得以建立研究室。”

侯德榜强调了组织和计划的研究对于中国科学和工业的迫切性:“中国对于各方,必须有一编制良好之研究历程,(对苏联人民因其认识科学在大规模工业化中之地位,已获得报酬。地质学家由苏联政府支持供应,发现大量地下宝藏。)庶在战后世界进步中,得以并架齐驱,此乃至明显之事实。为适应此种需要,现有之组织必加扩充,新者必须增设。更急迫而须解决之问题,为具有联系力之领导机关。盖有一集中组织,始能更便利研究,共同探讨。”侯德榜先生的这一想法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实现。

二、“永久黄”的人才群体

在对科学、工业及其关系,“永久黄”的带头人不仅在观念层面进行了思考,在行动层面进行了实践。其中对人才的吸纳和培养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化学工业的建设和运行,只有良好科学教育背景的人才才能胜任。

虽然永利公司1917年成立时,有科学教育背景的占三分之一,对于以科学为基础的化学工业,但仍缺乏受过良好训练的工业人才,在一个碱厂的设计、建设、试车、生产诸阶段,都离不开既有理论又有实际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范旭东1918年送别陈调甫赴美进修时,强调“我们的事业若要成功,全在技术,你此次赴美,要在美国多方物色人才,古往近来事业的兴衰都证明,人才是事业的基础。” 经过长期努力,创造条件,吸纳培养人才,“永久黄”聚集了一批当时一流的人才。

1941年出版的资源委员会组织专门力量调查编纂的《中国工程人名录》,是对分布于各个工作岗位上以及尚在学校就读即将踏入社会就业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长达数年的比较全面详尽的调查的结果;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具有大学或高等专科学历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不包括不属于工程技术系列的其他专业和社会或企业自行培养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其中在职的工程技术人才7712人,分布于民营企业的852人,当时正在或曾在“永久黄”的52人。在整个在职工程技术人才中有留学背景的有2212人,占28.7 % ,国内受教育占71.3% 。“永久黄”被收录的有留学背景18人,占32.7%。

据1942年《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二十周年纪念刊》所附人员名录,此时正在或离职的职员72人,另有现任或曾任董事和名誉研究员25人。

1949底中国科学院成立后的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才资源调查中,对每领域部分前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他们推荐的专家进行了两次调查,在化学领域,分别推荐出物理化学家58人和有机化学家31人,共89人,其中在“永久黄”团体中任职或曾经任职的有16人。

现将以上三种材料所收“永久黄”团体的人才概况分别列表如下,

附表1 1941年《民国工程人名录》永久黄人员名录
姓名(字号)

出生年

籍贯

毕业年

教育背景

1

高盘铭(铭彝)

1916

江苏武进

1936

南开大学化工

2

章维中

1917

湖南长沙

1939

武汉大学机械

3

谢龙文(天逸)

1916

江苏六合

1937

浙江大学化工

4

谢为杰(冰叔)

1899

福建长乐

1934

美俄亥俄大学化工博士

5

郭保国

1913

湖南湘潭

1935

南开大学化工

6

郭浩清

1913

江苏江阴

1935

浙江大学化工

7

郭锡彤(贻宾)

1900

江苏江阴

1932

美普度大学化工硕士

8

王文澜

河北滦县

1934

河北工学院电机

9

王正儒(义符)

1911

河北天津

1931

河北工学院机械

10

王元衡(剑平)

1908

江苏泰县

1929

交通大学机械

11

崔炳春(惠生)

1904

河北行唐

1931

北洋大学机械

12

傅尔分(冰芝)

1887

江西南昌

1915

日东京帝国大学造船

13

解寿缙

1901

浙江丽水

1925

美伊利诺大学矿冶硕士

14

鲁波(泽普)

1904

河北献县

1932

美密西根大学化工硕士

15

潇躟之(志明)

1908

江西萍乡

1930

北平大学机械

16

王致中

1912

河北藁城

1935

北洋工学院机械

17

郭炳瑜(仲瑾)

1910

河北无极

1931

北平大学化工

18

谭顺

(伯威)

湖南安化

1935

湖南大学电机

19

章涛 (寿川)

1909

浙江平阳

1934

浙江大学化工

20

唐吉杰(汉三)

1889

湖南新华

1915

东京帝国大学矿冶

21

张德恩(泽敷)

辽宁沈阳

1935

河北工学院电机

22

张克忠(子丹)

1906

河北天津

1927

麻省理工博士

23

张志忠

河北宁河

1935

河北工学院电机

24

张振典(辑五)

1911

河北南宫

1935

河北工业学院电机

25

尹国均(伯平)

1900

湖南邵阳

1925

北洋大学矿冶

26

侯德榜(致本)

1892

福建闽侯

1920

哥伦比亚化工博士

27

宣桂芬(馥庭)

河北丰润

1935

河北工业学院电机

28



(倜夫)

1888

湖南

1917

伊利诺大学土木

29

李大声(鸣远)

河北天津

1934

河北工业学院化工

30

李华搢(烛尘)

1883

湖南

1918

东京高工化工

31

李景汾(君阳)

1910

湖南长沙

1910

比利时化工

32

李金沂(祉川)

1907

广东中山

1933

普度大学冷藏工程硕士

36

姚国瑜(瑾庵)

安徽合肥

1925

北洋工学院矿冶

37

范锐(旭东)

1887?

湖南

1909

京都帝国大学化工

38

杨梓林(子南)

1893

贵州

1917

东京帝国大学化工

40

赵文珉

1901

河北盐山

1935

留英双料化学化工博士

41

区嘉炜

1891

广东顺德

1931

麻省理工化工博士

42

刘嘉树

河北蠡县

1934

河北工学院化工

43

刘兴宗(震宇)

1913

河北滦县

1933

山东大学机械

44

陆琛(献侯)

1899

江苏吴县

1899

河北工业学院化工

45

陈维(同之)

1896

江西赣县

1918

北京大学矿冶

46

陈器(仲韩)

1895

福建闽侯

1921

斯坦福电机

47

陈鑫(炎甫)

1901

湖南长沙

1923

留法机械

48

陈继善

1899

福建闽侯

1923

麻省理工机械

49

陈鹤桐

河北丰润

1935

河北工学院电机

50

陶寿康(祝龄)

1899

江苏南通

1923

河北工业学院化工

51

阎克礼(士元)

河北滦县

1935

河北工学院电机

52

余祖燕

1912

福建莆田

1934

吴淞商船学校轮机
表2

1942年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人员名录
姓名

生卒

籍贯

专业

教育背景

在社时间

职务

1

任鸿隽

1886-1961

浙江

化学

哥伦比亚大学硕士

1931-1952

董事长

2





1895-1975

湖南

经济

耶鲁大学博士

董事

3

李烛尘

1892-1968

湖南

化工

东京工业大学

董事

4

杭立武

1903-1991

安徽

政治

伦敦大学

董事

5

胡政之

1889-1949

四川

法律

东京帝国大学

董事

6

翁文灏

1889-1971

浙江

地质

鲁汶大学博士

董事

7

傅冰芝

1887-1948

江西

机械

留日

1934-

董事

8

范旭东

1883-1945

湖南

化学

京都帝国大学

创办人

9

侯德榜

1890-1974

福建

化工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董事

10

唐汉三

1889-1973

湖南

化工

东京帝国大学

董事

11

孙学悟

1888-1951

山东

化工

哈佛大学博士

1922-1951

社长

12

朱家骅

1893-1963

浙江

地质

柏林大学博士

-1934

前任董事

13

吴陶民

1893-1959

福建

生化

哈佛大学博士

前任董事

14

胡步曾

1894-1968

江西

生物

哈佛大学博士

前任董事

15

陈调甫

1888-1961

江苏

化工

伊利诺伊大学进修

1934-

前任董事

16

孙洪芬

1889-1953

湖北

化工

宾州大学硕士

前任董事

17

杨子南

1893-

贵州

化工

东京帝国大学

前任董事

18

刘瑞恒

1888-

河北

医学

哈佛大学博士

-1934

前任董事

19

范 维

化学

名誉研究员

20

高长庚

1899-1949

山东

化学

麻省理工

名誉研究员

21

许重五

湖南

名誉研究员

22

解寿缙

1901-

浙江

矿冶

留学硕士

名誉研究员

23

赵文珉

1901-

河北

化工

雪菲尔德大学博士

名誉研究员

24





1904-

河北

化工

密西根大学硕士

名誉研究员

25

钟心煊

1891-1961

江西

生物

哈佛大学博士

名誉研究员

26

方心芳

1910-1992

河南

农化

上海劳动大学

1931-1952

现任职员

27

王公谨

现任职员

28

石上渠

化学

现任职员

29

吴冰颜

1909-1980

河北

化学

辅仁大学

1934

现任职员

30

谷惠轩

现任职员

31

李文明

化工

武汉大学

现任职员

32

李希祟

现任职员

33

汪巽之

现任职员

34

宋义全

现任职员

35

马东民

现任职员

36

孙继商

1911-

山东

化工

辅仁大学

1934-

现任职员

37

许滕八

1902-

湖南

化工

密西根州大学

现任职员

38

陈秉常

医生

现任职员

39

郭浩清

1911-1960

江苏

化工

浙江大学

1937-

现任职员

40

郭保国

1913-

湖南

化工

南开大学

1937-

现任职员

41

高磐铭

1916-

江苏

化工

南开大学

1936

现任职员

42

高家赐

现任职员

43

张子丰

现任职员

44

张子丹

1903-1954

天津

化工

麻省理工博士

1937-1942

现任职员

45

张英甫

现任职员

46

区嘉炜

1903-1977

广东

化工

麻省理工博士

1934-

现任职员

47

黄瑞汉

管理

留英

现任职员

48

赵博泉

1910-

北京

化工

齐鲁大学

1934

现任职员

49

蔡著才

现任职员

50

蔡子定

化工

西南联大

现任职员

51

蔡子云

现任职员

52

刘养轩

化工

北京大学

现任职员

53

刘嘉树

1910-1975

河北

化工

河北工学院

现任职员

54

刘福远

化工

现任职员

55

刘和清

现任职员

56

阎幼甫

1890-1965

湖南

文史

柏林大学

现任职员

57

阎振华

农学

浙江大学

现任职员

58

谢光蘧

明治学校

现任职员

59

魏文德

1911-

河北

化学

北京大学

1935

现任职员

60

郭锡彤

1889-1975

江苏

化工

普渡大学硕士

现任职员

61

王荫棠

1873-

吉林

清廪生

离职人员

62

王式通

1870-

山西

光绪戊戌科进士

离职人员

63

卞伯年

化学

留美博士

离职人员

64

卞松年

化学

留美博士

离职人员

65

朱先栽

离职人员

66

李守青

上海劳动大学

1933-1934

离职人员

67

李大盛

1934-

离职人员

68

李树先

离职人员

69

李泽西

离职人员

70

李树梧

离职人员

71

谷子深

1934-

离职人员

72

汪汝霖

1909-1992

江苏

化工

浙大

1934

离职人员

73

金培松

1906-1969

浙江

农化

上海劳动大学

1931

离职人员

74





化工

清华大学

1933-

离职人员

74

易昌铸

离职人员

75

胡铭石

复旦大学

1933-1934

离职人员

76

陈文远

图书

离职人员

77

陈秀如

湖北省立高工

-1934

离职人员

78

陆东莱

离职人员

79

曹典环

离职人员

80

曹菊逸

生物

武汉大学

1942-

离职人员

81

张学旦

离职人员

82

屠伯范

离职人员

84

章涛

1909-

化工

浙江大学

1934

离职人员

85

章干

离职人员

86

章曼钰

离职人员

87

戚桂山

1934

离职人员

88

曾维嘉

离职人员

89

杨公庶

湖南

化工

留德

离职人员

90

郑柱年

离职人员

91

蒋导江

1903-1984

湖北

冶金

雪菲尔大学硕士

1933

离职人员

92

谢祚永

离职人员

93

聂汤谷

化工

大学

离职人员

95

魏喦寿

1900-1973

浙江

化工

京都大学

1931

离职人员

96

萧乃震

-1950

江苏

留德博士

离职人员

97

徐应达

-1933

药学

留美

1929-1933

离职人员

表3 1950年中科院调查报告永久黄人员名录

姓名

生卒年份

教育背景

1

孙学悟

1888-1951

哈佛大学博士

2

侯德榜

1890-1974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

3

张克忠

1903-1954

麻省理工博士

4

张承隆

5

吴冰颜

1909-1980

辅仁大学

6

赵博泉

1910-

齐鲁大学

7

刘嘉树

1910-1975

河北工学院

8

郭浩清

1911~1960

浙江大学化工

9

卞伯年

布朗大学博士

10

鲁波

1904-

密西根大学硕士

11

孙继商

1911-

辅仁大学后普度大学

12

张燕刚

13

赵文珉

1901-

雪菲尔德大学博士

14

谢为杰

1908-1986

俄亥俄大学化工博士

15

吴宪

1893-1959

哈佛大学博士

林文照先生将20世纪前半期人才归纳为两方面:一是清末民初留学欧美日本不断归国的留学生,认为这些人学有专长、年富力强,是要在科学上报效祖国的优秀人才;二是由早期留学归国的学者在国内自己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这些人才中又有许多人到国外继续深造,回国以后亦为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永久黄”的群体的情况与此吻合,“永久黄”团体在中国近代科学与工业关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们的创办者是第一代留学的科学教育背景的企业家,深信科学和工业的紧密联系,注重企业技术力量的吸引和培养,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企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30年代国内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国内培养的新生力量。,“永久黄”团体也成就了这两代人的事业。《人名录》中所载52人,30年代中期大学毕业者最多,他们出生之时是上一代海外留学群体毕业之际。

1949年夏周恩来到东四七条永利驻北平办事处赞扬“永利是个技术篓子,培养了很多人才,这些人才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是极为可贵的”。建国后,“永久黄”输送了大量人才到化工、轻工、核能、机械部门,涌现出总工程师十几人,副部长2人,部长1人,院士3人。

“永久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从科技、经济、政治、社会变迁种种角度来重新解读。本文只是从一个小的侧面进行了回顾,有待深入研究之处还很多,但毫无疑问,无论从观念意义上还是在具体行动中,侯德榜和孙学悟以及他们带领的永久黄团体都是科学到工业的开路先锋。这里只想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学者对这一团体的关注于研究,使更多今天仍有启发意义的思想和事迹被挖掘出来。

「该文曾被李伯聪先生,闵世勇先生引证]


    关注 听书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