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饼@月亮=中秋

 

“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聚食合家门不出,要同明月作团圆!”恭祝中秋快乐!...









中秋,是中国节日中意境最宁静,最悠远,也最能体现中国哲学的节日!

中国哲学的核心是天人关系。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一是离不开天上的天象,二是离不开人间的食品,这正是天人关系的表现,而食品正是结合点,比如元宵、年糕……而最诗意的结合当数月饼了,她是人间的饼和天上的月的结合:前者给人们带来多少遐想,后者又给人们带来多少回味!



中秋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节日,这样的节日在中国人的心里理应始于唐。你看,“长安一片月”、“明月出天山”、“海上生明月”、“且将洞庭赊月色”、“高高秋月照长城”……人生最华美和最凄美的时刻,总是月亮与诗人相伴相随。而李白海中捞月,贵妃命名月饼,唐明皇中秋游月宫这类半神话半诗境的事中国人也都奉送给了唐!所以了,若是谁考究出中秋不是始于唐就有些焚琴煮鹤,不解风雅了!至少,八月十五秋月朗时,唐人会举杯邀明月、对饮吃饼的。

月饼是人间的月。中国人把食物风雅的叫食品,意思是得品味,品月饼如同品月、品诗情画意、品宗教祝福与深远哲思,所以月饼是中国的国饼。

中国饼的历史,如果从殷商时闻太师(商时国相,耿耿忠心于国,人敬之)开始算,已经有3000多年了吧!闻太师饼不是闻太师发明的,而是祭奠他的,如同后来用粽子来祭奠屈原。由此想见,祭拜月神是中国人的习俗,把祭饼做成圆形似乎也应该是很早的事。但能查到的资料说这,也是到唐代了。一本不权威的杂书《洛中见闻》说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类似月饼的东东赐进士。但并没有证据说明这饼已经叫月饼了,叫胡饼的可能性更大。

要是我说“月饼”一词最早的见于宋代,大家一定也没异议,这是一个连吃都能品味出词境的时代。这饼在北宋时叫“小饼”、“月团”。坡老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如“嚼月”,又称其为“月团”当是圆形,可惜坡老没有说叫“月饼”,要不然这起名的专利又属于他了。

宋代的文学家周密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和年代差不多的吴自牧的《梦梁录》中,则明确有“月饼”一词了!只是这时的月饼“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并非中秋专用。至明代月饼则已确然是圆形,且只在中秋节吃,是当时中秋祭月时的主要供品。

明朝刘侗的《帝京景物略》是一本集地理、文化、文学于一体的著作,其中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分食月饼(做的很大,大家分而食之)等供品且相赠亲友,喻意团圆之祝福。那时有工匠精神的饼师,把嫦娥奔月之类的神话故事作为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可以品味出更丰富的味道了。
至今,月饼在中国已有各种风味,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圆形,一如中秋天上的圆月。其实,月饼就是人间的月。禅宗讲“千江一月”——月只一个,但散于千江万水中都是这轮月。坡老有“千里共婵娟”的佳句,而婵娟,不只天上的月,还有近在手边的人间的月饼。

“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聚食合家门不出,要同明月作团圆!”

恭祝中秋快乐!




    关注 寒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