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典礼上,老腊肉和小鲜肉们都说了啥?

 

你想听到的都在这里...

今天小鲜肉们正式开课
感觉可好?
还记得开学典礼的时候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吗?
不如,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初的 他们
是怎么说的
本科生代表 胡文漪


各位新传学院的老师,学长学姐,同学们,大家好!

作为北师大2016级新传学院的新生,坦白地讲,我在高考之前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来这里。北师大与我的高中隔街相望,我在这里散过步,上过自习,吃过饭,打过球,所有的老师都是师大校友,甚至有好几个同班同学,就住在这所校园里。我年年穿过那条过街天桥,看街这一边的树长出叶子,又结出小小的豆荚。今年的秋风,竟也把我送来了这所熟悉又陌生的学校。一街之隔,三年之隔,一切都不再一样了。

我从前觉得,北师有些小,它平凡,亲切,长久;真正成为了北师人,才发现它还有很多动人的地方,比如无声屹立的木铎,比如“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她温馨而稳重,她把才华横溢,指点江山的英才们培养成平凡又神圣的教师们,就算不做老师,也要以“为人师”的要求过完一生——厚重,博学,深情,潇洒,兼济天下。“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老师”两个字,从孔子绵延千年一路走来,贯穿我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今日听来,格外感动。原来,北师大是这样一所有情怀的学校。

前几天在开学典礼上,听着校歌里不断重复的“北师大”“北师大”,我才有点恍惚地意识到,我真的是师大人了,我长大了。我将通过北师大这条时空隧道,走向那个明亮的有些刺眼的未来。那里有鳄鱼池,也有防护网,我也将循着独木桥,步步丈量自己的路。这是唯一而珍贵的通道,这不是某个体验营,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生。人生的这支笔,这双鞋,今天终于握在我的手里,穿在我的脚上了。

美国战地女记者玛丽·科尔文凭借一只独眼报道战争二十七年,在叙利亚的炮火中牺牲。她曾说:“我们的使命是准确客观地报道战争和灾难,我经常会问自己,我写出来的东西到底值不值得冒生命的危险?……几个世纪过去了,战争依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既然交战双方都不肯公开真相,那么我就是要做一名战争证人。”

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我希望能用自己的眼睛看清世界的真相,希望找到自己心中的真相,更有责任让他人看清真相。我所见的世界上,只有数字,没有感情的新闻论道还充斥着公众的视野;几千公里以外的一场屠杀,只是无关痛痒的谈资;有太多真相淹没在推杯换盏的酒桌上,千人千面的谣言里;对悲剧的消费还是乐此不疲;一张支票就能抹去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痕迹。所幸的是,这个世界也有像“独眼记者”那样的“公众之眼”,有日益便捷发达的媒体技术,有一批一批新传事业的新鲜人才。如果真的做了社会的眼睛,我能不能把那个真相从众口的藩篱,从政治的屏障,从利益的壁垒中解救出来?能不能让人们都找到内心的真实,而不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现在还是一名新生,对事业,对社会还是一片茫然。我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有纯粹,有期待,也有胆怯,最重要的是,我现在拥有对大学生活,对传播专业的一片赤诚。希望我能捧着这样一颗平凡、有志、有善的初心,让这个世界的真相,变得更清晰,也更好一点儿。

现在,珍贵而有限的四年摆在我的眼前,它完整,崭新,等待我去填满属于自己的故事。唯有努力,勤奋,思考和钻研,唯有独立而有尊严的人格,唯有清白的良心,才能让我从懵懂的少年时代走出,在这片茫茫天地中找到一寸立锥之地。希望未来的我,不会蹉跎岁月,庸碌人生;希望我能真正为自己的心活一回,学习一遭,干一番有意义的事业;如果四年以后的自己走到我的面前,希望18岁的我能够喜欢。

非常幸运与师大新传相逢,愿我们都做好彼此路上的旅伴。

谢谢大家!
硕士新生代表 马思源
尊敬的各位老师、学长、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2016级新闻传播学院学术硕士马思源。很荣幸有机会能够在这里作为新生代表发言。

除了荣幸之外,我更多的感到惶恐。一是惶恐自己即将面对的学业新挑战,二是惶恐在如此多元化的当今社会,我如何能够代表在座的60位研究生新同学。所以今天,我不想越俎代庖地表决心,只表达三个平凡的愿望。

第一个愿望,愿我们都能善待师大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快的成长。我们的学院是崭新的,每一年都有肉眼可见的大变化。就像郑老师所说,学生性别比例就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当然,这是学院进步的冰山一角。我们的师大更是宽容的,会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业与实践需求。在这片沃土和净土中成长,是不可多得的一种幸运。

第二个愿望,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保存一份理想主义的精神。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从中学开始参加数学和物理竞赛,直到大学本科毕业拿到理学学士的学位,10年来应该算一个拔苗助长而且不折不扣的理科生。在申请保送前夕,我反复思想斗争,是继续学习原来的教育技术学,还是改行去学新闻传播。那一段时间学校广播台会循环播放平凡之路这首歌,每一次我都会感慨,不是因失望而离开,却要因热爱而追寻。虽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发现自己已经习惯很理科的思维,从硬科学到软科学也一样是隔行如隔山,但是我起码知道,在逐步走进新闻传播这个领域的过程中,我没有变得更虚无,而是变得更幸福。

第三个愿望,愿我们都能常保好奇心,毕竟我们都对陌生的东西给予最多的关注。我,一个转系生关注从来都没有听过的课程,正如你们关注北师大这个陌生的校园一样。所以,每天都是新高三也许不是什么好事,高三的日子过多了,高三也就不新鲜、不值钱了。就像作为一名在师大生活了五年的土著,这一次开学前,我发现自己和2012年本科入学的精神状态不一样,景物太亲切了,流程太熟悉了,心中失去了那种激动。我很恐惧自己就这样沉默下去,成为在熟悉的领域里,走时准确的一台机械,我相信大家也许有相似的感受。所以常保好奇心不容易,愿我们在陌生之地,从未知走向已知,愿我们在熟识的航道上,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老师们,同学们。在最好的年纪里在师大求学,是人生中最珍贵的一笔。我们2016级硕士生,将和所有曾经来过这里的人一样,谨记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与悉心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罗曼罗兰在书中说,圣者约翰·克里斯朵夫过了河。他问背上的孩子,你真沉啊,你究竟是谁呢?孩子回答,我是你即将到来的日子。不过日子沉重也许会让人感到更加充实,直面困难乃是成长的必修课。我们相信生活从不怕眼前的苟且,只是怕还有未来的苟且。为了未来沉重而美好的日子,就从今天开始奋斗吧!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老生代表  李一男
尊敬的学院领导、老师们,亲爱的2016级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2013级传播学本科的李一男,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作为本科生老生代表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在师大、在新闻传播学院的学习与生活。回首已经走过的三年美好时光,我想用5W来进行一个回顾说明与未来展望,分别是---who、when、where、which channel、what effect。

首先,关于who,我们是谁,此刻的我们以一种怎样的身份屹立于百年师大,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是最为新锐的新传学子,我们将成为这个校园里思想最为活跃、嗅觉最为敏锐、视野最为开阔的学生代表。事实告诉我们,少而精的人员所凝聚成的团队最具有创造力,今年5月新传学院首次独立参加校级运动会,第一次正式在全校师生面前亮相,作为规模几乎最小的学生组织,新传学生会在学院师生的大力支持下,带领本硕方阵荣获全校运动会最精彩开幕式院系的殊荣,让全校师生印象深刻;今年6月,向来都是大院系依靠人数优势而互相竞争的十佳教师评选活动中,周敏老师尽展新传女神风采,学院上下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在最终评选环节中,周敏老师以最高票数位列十佳教师之首,新传学院的凝聚力、新传师生的创造力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可。

从个体来说,对于新闻媒体人的诸多描绘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形象是瞭望者,因为站的足够高,所以能够瞭望,审视全局;同时因为目光长远,瞭望者扮演着先知的角色,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具有独到的角度与足够的深度,因而能够成为独一无二的角色。从集体来说,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学院、老师、同学,可以随时拧成一股绳,以昂扬的斗志面临任何的挑战。也许无数的过来人都会和你说,到了大学师生互不相识十分正常,但是我想要告诉你的是在师大新传,我们的老师都有着最非凡的眼力与最平易近人的姿态,所以想要逃课的宝宝趁早打消念头。而在随后的学习生活中,师生之间的微信、朋友圈交流活跃程度则令我的中文系室友震惊,要知道很多同学要么不加老师的微信要么屏蔽朋友圈,而在这里我们一起讨论学术美食电影都完全没问题,正因如此我才敢自信的说在朋友圈里我的老师们就是我的好朋友们。

关于When,我们现在处在怎样的一个阶段?从高中迈入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蜕变,在我看来,这个蜕变的意义在于我们要开始学会自立,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所有的时间与精力我们要自己去安排、自己去支配,我们开始要对自己的行为担负更多的责任。大一时期的我最多的时候曾加入了8个社团和学生组织,在忙碌的学生活动中,一方面错失了所谓的最佳脱单时期,导致我的恋爱必修课在大三才得以实现,并十分委屈和无奈地背负了诱拐师妹的骂名;另一方面确实让我错失了和图书馆的最佳邂逅时间,直到前些日子因为准备夏令营而开始大规模阅读社会学、传播学的丛书,联想到老师之前的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对诸如意见领袖、沉默螺旋等相关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然而也只有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留给我。可以负责地说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在首都高校数一数二,我在北大清华的同学都曾来咱们学校找我借书,所以说,一定要学会利用资源也要学会珍惜。总的来说,第一年时间的分配与安排,鼓励大家多多去尝试,挑选到适合自己的,但是最终要追求的是学生工作与学生活动的质量而不是数量,一直忙碌并不代表充实,因为那样会导致我们没有时间来思考。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Where,首先关于我们的宿舍,和宿舍的初次见面应该不算愉快,人家上床下桌,我们上床下床。但是大家知道么,你们的师姐们住的宿舍是8人间,一般都会住7-8人,男生这边看看我们唯二的男生的体型,我就特想带他去我们寝室看看,室友哥几个膀大腰圆,6个人没有办法在寝室一起站着,想想确实心疼,但不管怎么说你们是北师大第一批一入校就能享受到空调待遇的同学,要知道当时11级的师兄在毕业季迎来空调车,个中滋味,很难体会。然而抛开这些来说,正因为我们这样的寝室使得我们有机会在大学四年的时间比别人多了2-3个可以朝夕相处的伙伴,我们来自天南海北,能够聚在一起是缘分,我们寝室分别来自吉林、河南、江西、北京、四川、香港,围绕我们的家乡,我们正在规划一条宏大的毕业旅行线路图。此外不得不提的一点是,我们周边的地价可以说冠绝帝都,均价8-9万/平米,每个床位占了至少两平,日后大家再买辆自行车啊电动车啊,那说出去咱也是三环之内有房有车的人,这是不一样的,在古代我们是真正的天子脚下的人,基于此,我们的交通之便利,大家可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慢慢去感受,各类的博物馆、展览、人文自然景观等待大家去发现。

Which channel,对我们要说一说实现自我发展的平台与途径,除了上面提到的学校的图书馆,我要向大家重点推荐我们学院的优势资源平台。首先就是我们学院即将建立的VR兴趣社团,目前社团已经基本筹备完毕,目前在等待学校的最后审批,相信这学期很快就会和大家见面,这将是中国高校中首个正式的大学生VR社团,以我们学院在VR领域的师资力量与技术平台作为强力的保障,学院的VR实验室会为大家提供全套的设备与技术指导,期待大家在这里与最前沿的媒介技术有最亲密的接触,在姜申老师带领的各个团队里拍摄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并参与到我们学院主办的全国VR作品大赛。其次向大家重磅推荐的当然是我们学院的学生会,上午也有和大家分享,学生会与分团委将在这个学期联手打造传媒文化节,其中诸如传媒文化大讲堂、高校数据新闻大赛等都将有我们大家共同操办,郑伟老师多次和我提及我们大讲堂邀请到的嘉宾不仅是国家一流更会是世界一流,在喻国明老师与张洪忠老师的主持下,我们的数据新闻大赛也将为大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充分感受数据新闻与新闻可视化的魅力所在。当然更为重要的资源其实是人,是在座的各位,是我们学术功底扎实又锐意创新的老师们,是身边有缘相聚于此的同学们,是我们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也是我们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学弟学妹,所谓传播学,不仅仅要关注大众传播,也要关注人际传播,不局限于微信微博的虚拟对话,更追求面对面的信息分享与交流。

最后关于what effect,其实就是我们想要到达的目标与所能够取得的成就,轰轰烈烈也好,静水流深也罢,脚印都是一步步猜出来的,师大学子立身之根本在于勤勉踏实,师大新传学子在此基础之上更兼有锐意创新之精神与勇于突破之勇气,最终寻找到最为适合自己的方向。令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是当年王颖吉老师曾经对他所带的2011级的传播班师兄师姐的评价,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当年的11级师兄师姐有不少毕业之后进入到央视、凤凰、乐视等各类媒体之中从事工作并已经小有成就者,也不乏前往南京大学读哲学的倪天骄师兄,不乏前往浙江大学读艺术学硕士的范小曼师姐。传播学的天性是包容和开放的,是多元发展的,也是不拘一格的,真正能够领会这种精神并为之倾尽全力者,我师大新传人当之无愧。

希望大家记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不仅是一种情怀也代表着一种能力。接下来的日子让我们一道传薪播火、光明在望。



各位,开学快乐~

祝大家拥有美好的大学生活

摄影/马铭

编辑/肖思棋


    关注 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