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背后的无声叹息:记一个创业者的心路历程

 

在很多人看来,创业是一件很风光的事。但很少有人理解,创业背后的辛酸苦辣。...



导读:在很多人看来,创业是一件很风光的事。但很少有人理解,创业背后的辛酸苦辣。



这是一个讲述失败的故事。

创业这条荆棘路上,有人败给了资金,有人败给了时间,有人败给了机遇,还有人败给了自己的内心。

一、我想知道有多少创业者得抑郁症

“我想知道现在有多少创业者得了抑郁症。”

这是小杨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

我们遇到过很多的创业者。有人温文尔雅,有人不苟言笑,更多的是自信满满,神采奕奕。

小杨是个例外。他不安地求助我们,想得到一个答案。而这个答案,在多数人看来并不那么重要。

和许多人一样,小杨顺应时代潮流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创业。他很聪敏地选择了投入较少限制不多的社群——一个只要做的好就能一本万利的互联网项目。

“但我现在几乎完全停掉运营了。”

他告诉笔者。

今年五月份,创业了大半年的小杨突然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出了问题。上网查了一些资料之后,他选择去医院检查。

冰冷的诊断书告诉他,他得了重度抑郁症,同时还患有焦虑症。

那时候他的公司刚刚开始盈利。

谈起确诊抑郁症之前的心态,小杨说,一开始着急公司不盈利,后来盈利了,又觉得盈利太慢,短时间不能回本。最后,他开始后悔早期投入过多,认为自己创业初期没有想清楚,浪费了过多资金。

小杨说:“亲朋好友都看着,你投了钱进去,半年都没回本,难免嘀咕。”

二、爱人给我精神支持

 

发现自己出现心理问题以后,小杨陆续停止了自己的工作。

得知了小杨的情况,家人没有放弃小杨,而是纷纷鼓励他坚强起来。但小杨很清楚,亲友心底里是怎么看他的。他说:“我们这是四线城市,大家对心理疾病都是不理解的。”

抑郁症发作时很痛苦,小杨总会关紧房门,将所有人拒之门外。躲在安静的房间里,小杨总能多一份安心。他向往着房外的热闹,可他总觉得,那是别人的热闹,他不敢触碰。

“您爱人支持您创业吗?”笔者问小杨。

他想了想,回答:“支持吧?”

“那是怎么支持的呢?”

小杨苦笑:“她有自己的事业,最多只能给我精神支持。”

确诊抑郁症后,小杨的爱人对他也没有过多的关心,她认为像小杨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得抑郁症的。

“很痛苦,可是找不到倾诉的人。难受得想去自杀。”小杨告诉笔者。

亲人没法真正地理解抑郁症,小杨自己也不能正视自己的病情。

“这段创业历程对我而言很重要,我觉得这是值得对人夸耀的。可是我现在得病了。”小杨一再地重复,“抑郁症真的很常见吗?很多创业者都会受不了压力吗?”

在他看来,受不了压力得了抑郁症是他人生的一个污点,难以抹去的污点。

三、因为抑郁症,后悔创业

“我一直想不通,究竟是我本身有病才去创业,还是因为创业了才得病了。”

这是小杨的一个心结。

因为不能接受自己得了抑郁症,小杨开始钻牛角尖。他怀疑自己本身就有心理问题,又很害怕自己在创业前就有心理问题。比起创业,他更在意自己得病的事。

“原本重视的东西现在看起来没那么重要了,创业中投入的资金、精力,现在看来都无所谓了。”小杨告诉笔者。

笔者问他:“是否因为得了抑郁症而后悔过创业?”

他几乎没有迟疑:“后悔。”

见笔者疑惑,他又补充说:“但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病,我的事业早就回本了。”

哪怕在情绪的低谷,小杨依然不希望自己表现得太差强人意。他像个小男生一样,总想把最好的一面拿给人看。

比起很多人,小杨已经算是幸运。他的家人虽不能很理解他,但也没有苛责他。爱人虽有些冷漠,但依然不离不弃。

结束的时候,笔者问小杨:“如果还有机会,你还会去创业吗?”

他想了想,说:“如果不会再生病的话,还是可以考虑的。”

四、抑郁症,盘踞在创业者心头的一道阴影

在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11%,这个概率在创业者中翻了几番。在这个圈子里,抑郁症就像感冒一般平常。

1932年,柯达创始人深陷抑郁,开枪自杀。

2005年,德州晶华集团的董事长苗建中,因患抑郁症在家中自缢身亡,享年53岁。

2015年,华硕CFO张伟明因抑郁症烧炭自杀。

除此以外,徐小平、任正非等商界大佬也身患抑郁。

对于创业者来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精神更是创业的基石。像小杨这样确诊的抑郁症患者在创业者中比比皆是。在得知病情后,有人为了梦想选择继续打拼,有人为了身体放弃创业。他们游走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各个城市里,或成功,或失败;或为人瞩目,或无人无津。

无论身在城市的中心还是角落,他们的孤独都少有人知。

他们的世界,还需要更多的温暖。


    关注 阿甘创业学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