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不喜欢跟你说话?

 

最近,遇到不少青少年来咨询,提到与父母无法沟通,常常一句话刚出口就被父母的回应硬生生的给堵了回去,很是黯然。...






最近,遇到不少青少年来咨询,提到与父母无法沟通,常常一句话刚出口就被父母的回应硬生生的给堵了回去,很是黯然。有次做咨询,来访者提到小时候每当不开心的时候,爸爸总是努力转移话题,就算一起看一部悲伤的电影,爸爸也会从电影的其他细节中找乐子逗她,她说其实她并不喜欢这样,她多希望当自己说“我很难过”的时候,爸爸会说:“我也很难过。”

作为父母,也许我们受教育的局限使得我们觉得处理情绪是一件很棘手的事。常常,我们回应孩子情绪的方式也是处理自己情绪的方式,更早的也源于我们年幼时曾以这种方式被对待着。于是,每个人都选择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去育儿,哪怕熟悉到早已不辨感受。

回避,转移注意,说教,帮助分析……家长们在急于用理性的态度帮孩子寻找答案的时候,也要知道,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每个人在表达的背后,藏着一个最初的心愿,那就是被接纳。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被他人接纳的时候,他就能破茧而出,开始思考自己可以做出什么改变,让自己变得更好。

关于接纳,多数父母有一个误区:如果我对孩子全盘接受,他就会保持原状,裹足不前,而要想让孩子更优秀,就要告诉他哪些是他的缺点。于是孩子感受到的从小的成长环境就充满了批评,指责和评判,这些信息无论有何作用,它们一开始就传递着不接纳,而不接纳的感觉就是不被爱的感觉,那么孩子不但会变成你口中拥有那些种种缺点的孩子,还会把你推开,对你关闭心门。被曾经与自己亲密无间的孩子拒绝,这是让父母极其沮丧的事。

什么都不做也是一种接纳
为了当好父母,我们常常绞尽脑汁该怎么说。其实非语言信息也非常重要,手势,眼神,表情,姿态都在传递着你的态度。有时候,哪怕你一句话不说,什么都不做,你对孩子的不打扰就是一种接纳的传递。

比如孩子在认真画一棵树,他画的歪歪扭扭,奇形怪状,树干飘在空中,叶子画成方的,涂成各种颜色,他的父母在一边做自己的事,默许孩子去设计自己眼中的树,这就是一种接纳,孩子感受到这样画是好的,妈妈赞成我这样做。

所以,当一个孩子专注于某项活动时,父母若不干涉,放手不管就是一种有效的接纳。而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孩子在不停被打扰,说话的时候被打断,玩玩具的时候被询问要不要喝水,在孩子画画时急于纠正孩子,赋予太多的期望,父母可能会说:“树是这个样子的吗?”(父母希望孩子可以学习。)“把树画在地面上,否则它怎么长啊”(孩子犯错时,父母会感到很不舒服。)“看看别的小朋友画的多好啊“(父母希望以孩子为荣)“你的树叶不应该是圆的吗?”(把教条的是非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来,妈妈帮你画”(父母希望孩子感到需要自己)。”以你的水平,本来可以画棵更漂亮的树“(父母过度关心他人对孩子的看法。)可见,很多父母常常不能对孩子袖手旁观,他们无法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这往往是由于父母的恐惧和担忧以及他们自己的不安全感造成。

什么都不说也是一种接纳
沉默的价值也相当惊人。有时候沉默意味着倾听与鼓励。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有很多话想倾诉的时候,对方简单的应一个“哦?”或”嗯“我们就会感到受到了鼓励,滔滔不绝。在心理咨询中也是如此,来访者可以畅所欲言,往往是因为关键时刻咨询师未做干扰,不加评判,使对方感受到了被接纳。有时候一个鼓励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就会让孩子充分去表达,情绪在表达中得以宣泄,过后他才会迎来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时光。
为什么孩子不喜欢跟你说话?
亲子沟通中,谈话还是至关重要的,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父母如何与孩子谈话,他们的回应方式,给孩子什么样的感受。如果你的孩子在早上去幼儿园的路上对你说“我不想去幼儿园。”你会做什么样的回应?《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将多数父母们会产生的不同回应大致分为12类,大家可以自己对照一下:

1 命令,指挥、控制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2 警告、威胁:你不去幼儿园的话,妈妈就不给你买好吃的了。

3 规劝、说教:你已经长大了,应该去幼儿园了,在那里有小朋友和老师会陪你玩,多开心呀。

4 建议给出解决方案你先去几天看看,不开心妈妈就接你回来。

5 说服,逻辑辩论妈妈小的时候也是一开始不想去,后来就渐渐喜欢上幼儿园了,你也会适应的。

6 批评、责备:不想去是不对的,别扭扭捏捏的,男孩子要胆子大些。

7 赞扬,表示赞同妈妈也不想你去幼儿园,那里的确没家里舒服。

8 标签,羞辱嘲笑:没用的小子,连幼儿园都不敢去。

9、 解释、分析、诊断:你不想去是因为还不适应跟爸爸妈妈分开,还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小朋友你都还不认识,你觉得害怕是不是?

10、安慰,同情,支持:妈妈知道你不想去,不用害怕,别的小朋友也不想去的

11、调查、质问:你为什么不想去?

12 回避、分散注意力、转移话题:宝贝,我来接你的时候,你要我带棒棒糖还是苹果?

据调查,超过90%的父母跟孩子沟通时的回应都可以归位这12类中,而当你这样回应的时候,孩子接受到的隐含信息会是什么呢?

比如孩子说:“我不想去幼儿园。”

你以上述第5条回答:

“妈妈小的时候也是一开始不想去,后来就渐渐喜欢上幼儿园了,你也会适应的。“

 孩子听到的言外之意是:

你不认为我的感觉很重要

你不能体会我同样的感受

你认为问题在我,而不在学校

可见,上述这种出于安抚的回应方式,也有它的弊端。这12种回应方式很可能是“非治疗性的”或是“破坏性的”。无论父母出于什么样的好意,它们带来的结果可能会使孩子停止开口,感到内疚或无能,降低孩子的自尊等等,而我们的父母需要知道更有建设性的回应方式。
怎么听孩子才会说


回应孩子的感觉或问题最有效、最有建设性的方式之一是“门把手”法。简单的说就是邀请对方多说一些。这种回应不包含父母的任何想法和判断,而是邀请孩子分享他自己的想法、判断或情绪。用类似:“我明白了。”“真的吗?”“哦!”“给我讲讲吧”“你是怎么想的?”“是这样啊”以这样的回应开头,可以鼓励孩子打开心扉,当你把自己的意见和情绪保留在沟通以外,把话语权留给孩子,等于对他传递了接纳和尊重。

另外,开启法仅仅只是打开了孩子的谈话之门,父母还需要学会让这扇门保持敞开。这需要父母运用积极倾听。积极倾听需要家长准确的解读孩子的情绪或语言背后的信息,然后把自己的理解反馈给孩子进行求证。倾听者不发表自己的想法或建议,只是“解码“反馈,不多不少。以下是我用积极倾听的方法和4岁的孩

子暖暖的对话:

暖:妈妈,今天老师给我们上课了

我:哦?怎么样?

暖:老师让我们举手回答问题,我第一个举手,可她没叫我。

我:你觉得有点失望?你以为她会第一个叫你?

暖:是啊,其他小朋友都没我举手快呢

我:看来你希望老师知道你举手很快

暖:是的,不过她可能没看见我。

我:这样啊,你觉得她要是看见了,会第一个叫你?

暖:“对啊,会的。”

有时候父母很难接受,像上面这段没有结果的谈话。但是事实上孩子在下次上课时自己改进了他的策略,他一方面尽量排在前面,一方面在举手的同时还喊着老师,并且成功的被看见了。这是后来他回家后跟我分享的。我感到积极倾听的神奇。值得注意到是,这种沟通方法能成功的前提是父母的情绪是平和的,否则指责和评判很容易就冒出来了。通常,积极倾听仅仅引发一个连锁反应,其结果如何可能是父母永远不会知道的。因为孩子常常在情绪得到疏导后自己找到了解决方案。

这也给我了在做咨询中很大的启发,尤其是来访者第一次来,来访者正是需要“门把手法”和“积极倾听”来充分表达,疏导情绪,而非针对他的问题做大量的分析,因为分析背后意味着对他情绪的不接纳。而来访者正如同需要被重新养育的孩子。

现在你了解孩子需要怎样的谈话了吗?当父母能以不回避的姿态看到孩子的负面情绪以及他语言背后深层次的想法,只要你能与孩子一起去正视它,接受它,表达它,它就在消散,你就在积极表达着对孩子的爱,因为接纳意味着爱。这不仅适用于孩子,在面对自己,面对伴侣,面对他人时,这样的沟通方式依然是高效的,让人受益无穷。

本文参考书籍《PET父母效能训练》


作者简介:

闾婧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咨询师,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超级育儿师,精神分析动力学取向,专注于儿童教育与亲子关系研究,期待在生命深处与人相遇。

合作洽谈

联系微信:haidong0309

文章转载

联系小编微信:hdxl113


    关注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