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负责任的展览观看手册

 

绝对是一份负责任的展览观看手册~~~...

长假已接近尾声,

朋友圈又一次圆满的举办了环球旅行摄影大赛,

此处有掌声若干。

相信你和我一样有各式各样消磨时间的方法,

展览便首当其冲,

成为各式文艺青年们的心头好,

不过你可知道如何正确的打开一场展览么?
记得朋友圈之前广为流传的一篇文章是,如何正确的在一幅名画面前装逼。当然,我们在展览面前大可不必如此,尽量还原本真,在空间中怀揣一颗赤诚的心,也是远离喧嚣放松自我的一种方式——因为你不必读懂抑或看懂什么。

对于展览的执念或许并不完全是工作使然,在一个人为构建的场景中去传递一些讯息,就好似你在创造一个故事,所以一场好展览就像一部好电影,空间是环境,道具是置景,展品是演员,而你是观众,有时甚至还会不经意的走进这个故事,与之共生,这大抵才是展览的魅力之所在吧。





see?展览也是一种表达。
所以作为毫无负担的观众,
你只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就OK了。
01. 了解布展主题


布展主题是展览的灵魂,是策展人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所以对于一场展览而言,序言以及简介能够迅速的拉近你与展览的关系,甚至连展览的主题都能够让你迅速拾获有效讯息。

了解并不意味着理解。展览也是某种主观创作,所以有时候你并不一定能够领会甚至认同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没关系,所谓求同存异,如果恰好遇到观点相同的创作者也是一件幸事,再得寸进尺点如果能给些灵感的启发就是特别美妙的一种感觉了。

譬如昨日在草场地偶遇的这场展览。





说实话初看这段文字时有点懵圈,但当你真正走进布展空间时你就会发现这段文字的重要性,它就像是电影的预告片一样,初露端倪欲说还休。
02. 与时空建立对话
展览是时空中的艺术,所以需要将展览置于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维度进行考量。在时间上要考量展览的语境(context),属于当下?过去?抑或未来?在空间上则需要考量布展的走向,开放?抑或封闭?是否是固定且唯一的参观流向?遵循特定的时空规则,也便建立了正确的对话方式。





一个挑高的黑暗空间,像是一个密闭的方盒子,并没所谓从哪里开始观看,不过按照个人习惯我会本能的选择向右边走;步入其中你很快便能发现四围布满了各式老照片,所以是属于过去的语境,一个单纯的观看逻辑由此建立。
03. 由感官支撑的展品体验
展览是一个纯粹依靠感官的体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乃至感觉,听起来虽然像陈词滥调,但确实是由衷的感受。在时下的展览热潮中,大部分展览都会综合调用观众的多种感官,令人获得多层次、多维度的丰富体验。不过在多种介质(media)面前,个人还是更偏好静态展陈。

首先是观察,其次是聆听,最后是感受……



没错这是一个由老照片构成的展览,但作者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让老照片“动”了起来,譬如如上的“翻白眼”,现场看特别有喜剧效果,旧时光毫不费力的跟你开起了玩笑。



那,用手机大概录了一段,大家随便感受下笑果。



上海牌手表,这个事物就像是不倒翁、搪瓷缸、暖瓶一样特别具有时代印记。现场当你与它对视的时候,指针滴滴答答的走动,就仿佛当下与过去的时光重叠在了一起。



属于那个年代的产物——迪斯科。一个在广场舞动的青年,规律的舞步恰似电影中不断闪回的镜头在提醒你那个独有不再复返的年代。



一个闯入老上海街景的现代女青年。现代与过去的碰撞,就如同此时此刻观展的你一般,不同语境的冲突与交织,动态图像与静态照片的叠加,赋予二维世界以立体空间的意味。



这一切都在缓慢而有韵律的钢琴声中慢慢生发,过往的时光在向你诉说,直到引发你心灵的共鸣,或许并没有那么强烈,但作者所要传递的创作意图似乎就快要达成了。
04. 主观意识的投射
展览是私人化的创作,是个性化表达的一种方式,创作者将主观意识投射到整个时空中,以此与观者建立某种关联。诚然大多数作者希望你能够了解TA们的创作意图,但是只要你去到展览本身完成了观看行为创作者的展览意图也便宣告达成,因为观者自身便是展览的一部分。

关于如何去理解展览意图,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并非客观存在,但凡关乎知识结构、生存背景的问题都很难找到唯一的解答。所以对于展览而言,参与观看本身便是理解的方式之一。恰如“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一样,展览本身也会产生千差万别的观看体验,思考本身便是一种有意思的旅程。



你能想象一堆老照片在对你翻白眼么?不过直视久了是有点恐怖。作者借助这样的处理方式令当下与过去产生了某种关联,仿佛在与旧时光对话,“共时”的寓意不言自明,新与旧同处一个时空,也算是另一种怀旧的方式了吧;配上钢琴悠然的韵律,新与旧又仿佛是在同一个振动频率上,倘若换一种快速的节奏,或许就是在表达两种事物之间的冲撞。

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借助这个展览只是想分享一些个人观展时的体验,目下好的展览越来越多,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的去感受,去体会,确实是比较有趣的一种体验。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过,我不是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而我们希望你不是在看展览,就是在去看展览的路上。
- The end -
本文为AN原创
作者=安吉 | 转载请联系后台


    关注 AN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