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读诗,是为了激活他那颗活泼的心

 

诗词重要的是感发之力,不在于孩子背了多少,还在于真正跟他的内心产生碰撞的有多大的力量,能够积存在他心中对他的生命产生影响的有多少诗词。...

文 | 张静

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叶嘉莹《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整理者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古诗?我们抱有怎样的心态来引领他们一起学诗的?

天下没有任何的捷径,才学不是金钱可以购买和交换的,说到底,这种文学的素养只有靠多读,只有靠天长日久的积累才能够慢慢地熏陶、养成。
跟孩子一起学诗

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广博的内心
跟孩子一起学诗,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一份赏爱之情,也就是说希望引领孩子能够对大自然更多地融入,这是一方面。所以我们选了很多描写景物、山河的作品。

我曾经在大学里做过问卷调查,最喜爱的作家很少有人选杜甫。为什么呢?学生说,我们觉得杜甫可敬,但不够可亲可爱。我想这是因为通行的选诗版本选的杜甫诗多为“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一些忧国忧民的作品,可能比较强调杜甫的某一个形象,所以大家觉得杜甫很可敬,但不够可亲。

其实,伟大的作家,他的内心一定是广博的,他对大自然一定是融入的、赏爱的。那么他对人世间也是充满了关怀,这并不矛盾。杜甫也写过很好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意图。
《江上渔者》 范仲淹

图片来源《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

更重要的是,通过学诗,我们希望引领孩子增进、扩大对人世的一份关怀之意。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很多小朋友喜欢吃鱼,也很喜欢观赏鱼。但范仲淹以他独特的情怀,一种博爱之心,说我们在品尝鲈鱼的鲜美的时候,当我们喜爱一种美味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它的来之不易,“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引领,我们带孩子读诗、背诗,更要激发他的这种对于生命的一种关注、一种关怀。
学诗可以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敏感
学古诗,需要积累,可以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敏感。

这种文字的敏感至少有两个层次:

第一是在声音上,就是读音。

有很多朋友问,读诵的时候,声音怎么掌握?是不是应该让孩子先把这个入声字表背一背再说?其实这是事倍功半的方法。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多听,他在反复听的过程中就积累了,以后再见到这个字很自然地会读了。

第二,培养文字的敏感在用字上。

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是一首好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首诗好在哪里呢?我们看后两句,“野旷”两个字都是仄声,“旷”本来是修饰“野”的,“野”是名词,“旷”是形容词。“清”是修饰“江”的,“清”是形容词,“江”是名词,“江清”也都是平声。如果改成“旷野天低树,清江月近人”,也是不会影响这首诗的平仄的。

但是为什么诗人会写“野旷天低树”呢?为什么会写“江清月近人”呢?这就需要我们引领孩子用活泼之心去跟这首古诗去碰撞。

“旷”和“清”放在每一句的第二个字的位置,实为强调,也就是说“野旷天低树”突出的是“旷”,“江清月近人”强调的是“清”,因为“旷”,我们才能看到“天低树”,因为“清”我们才会觉得“月近人”。位置一颠倒,平仄不发生变化,但从文字的感觉上来说,颇多寻味。
《宿建德江》 插图

图片来源《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
诗词不在于背了多少

在于孩子的内心与其有多少碰撞
我们应该怎样来引领孩子,或者说怎样选一些好诗来跟孩子作交流?跟大家分享一段丰子恺先生的话,“你若爱,生活哪里都有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我们能够给予孩子的是什么,直接关系到他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世界,以什么样的心灵来感知世界。

张九龄的《感遇》,其中有两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如果引发一下,“草木有本心”,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有所完成,都是美好的。

一个人只要你有了本心,只要你内心足够强大,你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你有自己坚定的道路要走,“何求美人折”,我们为什么要寄希望于别人对自己有一个好评呢?为什么要寄希望于别人对自己的赞赏呢?我们需要训练的、鼓励孩子成长的是,他们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是一种向内的自我完成,而不是向外的寻求。
《山中留客》 插图

图片来源《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

再看这首张旭的《山中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我们正在领略着这样一番美好的春色,“莫为轻阴便拟归”。辛弃疾也有两句词“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我们要做一件事情就努力去做,不要找什么借口。

辛弃疾说如果整个春天都是阴天,那我们就不出门了吗?我们就不踏青了吗?我们的人生就不向外走一走了吗?这里张旭也说“莫为轻阴便拟归”,不要因为有了一些阴天,天色好像不太好,就打算回去。

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跟孩子讨论,在生活中,在学习上都会遇到一些困难,遇到一些挫折,怎么办?“莫为轻阴便拟归”,不要因为遇到了这点困难,受到了一点挫折,就打算放弃,一定要坚持,一定要有韧性。

所以诗词重要的是感发之力,不在于孩子背了多少,还在于真正跟他的内心产生碰撞的有多大的力量,能够积存在他心中对他的生命产生影响的有多少诗词。

同样,写景咏物的作品也有作者的人生感悟,我们在跟孩子们一起学诗的过程中也可以把这种人生的感悟跟孩子一起来交流。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家喻户晓,孩子们很熟悉。如果我们仅把它当成景物的描写,当成很有色彩感的一幅图画,那我们就浅之乎了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是一个人向西看,“黄河入海流”,是一个人朝东望,这是一个人自西向东举目四望,找不到一个伴侣,甚至遇不到一个对手时候的孤独感。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如何对抗人生中的这份孤独,晚清大学者王国维说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重境界就是孤独,独上西楼。

这种孤独你我都曾经有过,孩子在他成长的道路上也一定会有体会,怎么办?只有提升自己精神上的层次和修养才能够对抗这份孤独。

再看,白日太阳的西沉,江河的入海,都是一种无常,是我们人类无法抗拒的无常。没有一个人可以让今天的太阳不落下,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让江河不入海。

我们在生命中都会遇到天灾人祸,经历很多世事沧桑,每个个体都会生老病死,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当面临这份无常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孩子记得这首诗,如果我们的家长曾经陪着孩子这样读过这首诗,我相信孩子他心中会有这样一种“更上一层楼”的精神上的支撑。

而叶先生讲到这首诗的时候还特别强调了后两句。即使我们领略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风景,即使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样壮丽的景色,即使我们的人生已经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够停止脚步,我们依然要勉励自己更上一层楼,不断提高自己精神的修养和层次。如此这样一首小诗,写景的小诗,我们却可以给孩子很多的生命碰撞。

咏物诗往往是有作家本人的情感寄托的。杜甫有首诗《房兵曹胡马》,“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这匹马英姿飒爽。“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里强调的是什么?跟马的外形外貌相较而言,更重要的是它的品德。

《论语》里孔子就说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好马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它的品德,可以让人非常放心地托付死生。这样给孩子讲,孩子自然会明白,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外貌、体形,如果想要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最重要的是品德至上。
学诗是一个自我完成的过程

学诗的孩子不迷失方向
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有所完成,读诗可以帮助孩子能找到一个值得终身投入的方向。

王安石有首小诗《题何氏宅园亭》:“荷叶参差卷,榴花次第开。但令心有赏,岁月任渠催。”万事万物都有自然发展、成长的规律。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自己的完成,无论是荷叶、流花、还是人类,只要找到了一个终身可以奋斗的目标和方向,那他这一生都会有价值、有意义。
杜甫 《缚鸡行》

图片来源《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

杜甫的《缚鸡行》:“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杜甫有一天下班回到家中,家里仆人正要把一只鸡抓起来卖掉。杜甫就问为什么呀?仆人说家里人觉得鸡一放出来,在院子里一会儿吃虫子,一会儿吃蚂蚁。那些虫子啊、蚂蚁啊很可怜,所以就想把这个鸡卖掉。杜甫说如果为了怜悯虫子和蚂蚁把鸡卖掉的话,那么这个鸡不也要成为别人的盘中餐吗?所以,“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我们究竟应该怜悯鸡,还是应该体恤虫子、蚂蚁呢?

这是一个鸡虫得失的问题,是一个如何考量的问题。“鸡虫得失无了时”,只要我们活着,只要我们在人群中生活,就一定会出现鸡虫得失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要做出怎么样的选择,要不要评职称,要不要有很多现实的关注等等,就会有烦恼。这个烦恼来临的时候应该怎么对抗,怎么排解呢?杜甫确实是有智慧,他说,“注目寒江倚山阁”,也就是说应该把我们的精力,我们的时间,我们宝贵的注意力投注到更高远的扩大的景物上。也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应该投注到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方向上才可以,而不能在鸡虫得失的这种考量中,在人我利害的计算中消磨了光阴、虚耗了人生。
结语
我们陪伴孩子学诗,是为了与孩子一起成长,只要能够激活孩子自身那颗活泼的心灵,让他学会用诗来传递、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结果远远比让他在人前背诗受到众人的夸赞更真实,也更重要。

最后,我想引用《弟子规》中的几句话,“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我们做家长的陪伴孩子一起学诗,更重要的是应该身体力行,在陪伴孩子学诗的过程中自己有了收获、有了提升,不然的话我们只是会了背诵,只是一个数量上的堆积,

“但学文”,“长浮华”,反而助长了华而不实的一面,培养孩子的是一种虚荣心。“成何人”,那我们又要把孩子引向何方呢?我们学诗的目的还是要改变我们的人生,要引领我们的前进方向。

此文为张静教授在博雅小学堂的讲座节选

更多精彩讲座内容,尽在播呀FM,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下载收听
TOP

今日播呀
【世界说一说】:波兰差点管住妈妈的肚皮

【故事蜡烛】:神奇的二胡(越南)

【江南英格力士】:教你数数身上的器官

【把科学带回家】:为什么感冒时一边鼻子通一边不通

【三年级阅读课】:雷梦拉八岁 在豪伊家 ②

【五年级阅读课】:一只眼睛的猫①礼拜日 上

【六年级阅读课】:浪漫鼠德佩罗5富尔洛的见闻

【澄书馆·西游记Ⅱ】:西游三国志2 唐僧秀针线活 开讲三国演义

END

戳原文,收听更多好讲座!


    关注 博雅小学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