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解》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歧义: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句,有两解:一解为:我十五岁入大学,开始立志学习。朱子《论语集注》说:“古者...



歧义: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句,有两解:

一解为:我十五岁入大学,开始立志学习。

朱子《论语集注》说:“古者十五而入大学。”《白虎通.辟雍篇》说:“古者所以十五而入学何?以为八岁毁齿,始有识知,入学学书计;七八十五阴阳备,故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术。”

二解为:我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立志为学。

皇侃《论语义疏》云:“十五是成童之岁,识虑坚明,故始此年而志学也。”或认为,十五岁并非是古人入大学求学的定数,孔子也不一定十五岁那年,正好入大学学习。譬如《尚书传》说古人:“年十五,始入小学,十八入大学。”

2、“三十而立”一句,有二解:

(1)将“立”释为:经业有所成就,具备了一定的学问根基。

全句可解为:三十岁的时候,我的学习才具备了一定的根基。

皇侃《论语义疏》说:“古人三年明一经,从十五至三十,又十五年,故通五经之业,所以成立也。”

(2)将“立”释为:站得住,引申为立于礼、立于道。

全句可解为:三十岁的时候,我学礼学道有所得,确立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刘宝楠《论语正义》说:“诸解‘立’,为立于道,立于礼,皆统于学。学不外道与礼也。”

3、“四十而不惑”一句,有三解:

(1)将“不惑”释为:明达,不迷惑。

全句可解为:四十岁的时候,我于事于物,不再迷惑。朱子《论语集注》说:“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

(2)将“不惑”释为:融会贯通。引申为,具备了灵活权变的能力。

全句可解为:四十岁的时候,我于礼于道有所贯通,能够灵活权变了。

程树德《论语集释》引《黄氏后案》语:“立,守经也;不惑,达权也。张子厚(张载)曰:‘强礼然后可与立,不惑然后可与权。’苏子由(苏辙)曰:‘遇变而惑,虽立不固;四十不惑,可与权矣。’”

(3)将“不惑”释为:对所学的东西有了深入的理解,上下贯通,有了层次,有了系统。

全句可解为:四十岁的时候,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可以融会贯通了。

4、“五十而知天命”一句,有三解:

(1)将“天命”释为:人生的真相,或人生的真实道理。

全句可解为: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了生命的真谛。

朱子《论语集注》说:“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予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

皇侃在《论语义疏》中的解释犹为精彩,他说在五十岁之前,人对生命充满了期望与幻想;而“及至五十始衰,则自审己分之可否也”。也即等于说,人至更年期左右,才会真正直面人生的本质。

(2)将“天命”释为:心与天通,意为通过学习,明心见性。

全句可解为:五十岁的时候,我的心开始与天心相通。

《中庸》说:“天命谓之性。”

此解的寓意为,天赋予人的仁义礼智之本性,称为天命;它虽被外物蒙蔽,但通过学习,五十岁时终于重新寻得。

(3)将“天命”释为:上天赋予人的命运。

全句可解为:五十岁的时候,我能坦然面对上天安排给我的命运了。

孟子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熊埋在《论语说》中言:“既了人事之成败,遂推天命之期运,不以可否系其理治,不以穷通易其志也。”意为修身勤事在我,际遇遭逢在天,只管努力作为,不必关心结果。

5、“六十而耳顺”一句,有三解:

(1)将“耳顺”释为:听人表面之言辞,便能知其背后之真意。

全句可解为:六十岁的时候,我能不被他人的表面言辞所欺骗了。

何晏《论语集解》引郑玄注:“耳顺,闻其言而知其微旨也。”

(2)将“耳顺”理解为:心中洞然无碍,天理朗现,不为外物所掩。

全句可解为:六十岁的时候,我能心与耳通,闻其事而知其理了。

皇侃《论语义疏》引王弼的话:“耳顺,言心识在闻前也。”又引李充言:“从帝之则,莫逆于心,心于耳相从,故曰耳顺也。”再引孙绰语:“朗然自玄悟,不复役而后得,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也。”

朱子《论语集注》说:“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

(3)将“耳顺”释为:能换位思考,包容他人的意见。

全句可解为:六十岁的时候,我能换位思考,包容不同意见了。

焦循《论语补疏》说:“顺者,不违也。舍己从人,故人言入于耳,隐其恶,扬其善,无所违也。学者自是其学,闻他人之言多违于耳。”

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句,有二解:

(1)将“从”释为:放纵。

全句可解为:七十岁的时候,我虽放纵心意,也不会逾越于礼义法度之外。

皇侃《论语义疏》:“年至七十,习与性成,犹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故虽放纵心意,而不逾越于法度也。

(2)将“从”释为:顺随。

全句可解为:七十岁的时候,我顺从内心,率性而为,也不会逾越礼义之法度了。

郑玄注《礼记.乐记》“率神而从天”一句:“从,顺也。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朱子《论语集注》的解释为:“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

试译:

1、我十五岁入大学,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的时候,我学习五经已有所成就。四十岁的时候,我于事于物,不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知道了生命的真谛。六十岁的时候,我能不被他人表面的言辞欺骗了。七十岁的时候,我虽放纵心意,也不会逾越于礼义法度了。

2、我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立志为学。三十岁的时候,我学礼学道已有所得,确立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四十岁的时候,我于礼于道有所贯通,能够灵活权变了。五十岁的时候,我的心开始与天心相通。六十岁的时候,我能心与耳通,闻其事而知其理了。七十岁的时候,我顺从内心率性而为,也不会逾越礼义之法度了。

3、我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立志为学。三十岁的时候,我学礼学道已有所得,确立了自己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四十岁的时候,我于礼于道有所贯通,能够灵活权变了。五十岁的时候,我能够坦然面对上天安排给我的命运了。六十岁的时候,我能换位思考,包容不同意见了。七十岁的时候,我能顺从内心率性而为,而不会逾越礼义之法度了。

疏解:

顾宪成在《四书讲义》中评论说:“这章书是夫子一生年谱,亦是千古作圣妙诀。试看入手一个学,得手一个知,中间特点出天命二字,真是血脉准绳,一齐俱到。曰学、曰立、曰不惑,修境也;曰知天命,悟境也;曰耳顺、曰从心,证境也。”

可是,这一章言夫子之为学,却暗含一个小疑问:孔子为公认的圣人,按照传统的观点,圣人能生而知之,似乎不需依此常规进学之次序。

对此,程颐的解释是:“孔子自言其进德之序。为此者,圣人未必然,但为学者立法,使之盈科而后进,成章而后达耳。”他的意思是说,夫子这段话,不是他实际的履历,而是他刻意给一般学者所规划。

朱子感觉程子的解释不够圆满,补充说:“圣人生知安行,固无积累之渐,然其心未尝自谓已至此也。”他的意思等于说,孔子虽是个圣人,能够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但他在世时,未必把自己当圣人看。

但不管怎样,人要达到顺心率性而不逾矩的境界,是极不容易的,圣人尚且经数十年的努力方能实现,我辈后生小子,学而未立,何敢轻言顺从自己的内心、率性而为?


    关注 国学观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