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拾贝】童年记忆之捉“喇叭虫”

 

今年四月下旬在村头路边,偶见一只黑色、如黄豆粒般大小,清河俗称“喇叭虫”(音)的小昆虫,顿时勾起了我对幼时与...





今年四月下旬在村头路边,偶见一只黑色、如黄豆粒般大小,清河俗称“喇叭虫”(音)的小昆虫,顿时勾起了我对幼时与小伙伴在野外撒欢的美好回忆。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几乎全捉过“喇叭虫”。那会儿的清河农村绿化非常好,房前屋后、村子四周、道路两边、沙土岗子上全都是树,最多的有洋槐树、柳树、大杨树、榆树、椿树、枣树、杏树、梨树、桃树等。这些树为各种昆虫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喇叭虫”就是当时最多的昆虫之一,也是农家土鸡的美食之一。

翻阅词典,方知清河俗称的“喇叭虫”,是几种鞘翅目昆虫的统称,其幼虫称为蛴螬,别名白土蚕,生活在土里,啃食植物的根茎;成虫称为“金龟子”,危害多种树木和农作物。

清河常见的“喇叭虫”有:喇叭尖儿、喇叭妮儿、喇叭罐(或称喇叭翁)等。“喇叭尖儿”,虫体呈黝黑色,最为常见;“喇叭妮儿”浑身暗红色,数量较少,这两种喇叭虫习性相同,体型都跟七星瓢虫差不多,小圆身子,六只脚,前端有两根短短的触须。“喇叭罐”个头稍大,通体金黄色,有拇指盖大小,飞起来嗡嗡作响。

每年春天,榆树长出嫩叶的时候,“喇叭虫”就开始大量出现。最先出现、数量也最多的是“喇叭尖儿”,间或有少量的“喇叭妮儿”。白天,可能因为光照、气温的原因,它们生活在暄土层。一到黄昏,它们便先后从土里钻出来,飞到树枝、庄稼、草叶之上,啃噬植物的营养。这时候,孩子们刚刚放学,每人回家扔下书包,拿起瓶子,就相约来到村头、林间、路旁、田地里去捉“喇叭虫”。小伙伴们兴奋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开心地追逐、玩耍,玩够了才会想起出家门是办“正事儿”的。这时,个头小的孩子,会在灌木丛中、低矮的树枝上寻找低飞的喇叭虫。不时地会传来一声声兴奋的喊叫:“这里更多,快来呀!”或者折下一根叶子较多的树枝,插到土里,诱引“喇叭虫”飞到上面,然后小心翼翼地一个个捏进瓶子里。年龄大点儿的孩子,会在树叶上捉到停靠着的喇叭虫。



更多地是喊着小伙伴们,集合到一棵树下,先分好工,安排二三个人围着树干,其余的人分散到树底下准备着。“一二三”,一声令下,围着树干的几个人一齐用力踹动树干。这时,正停在树上、享受美餐的“喇叭虫”在突发震动下,会装死纷纷落地。在它们还没清醒、没来得及振翅飞走的时候,时刻准备着的小伙伴们就争先恐后地把它们捡到自己的瓶子里了。打扫完战场、收集完战利品后,孩子们相拥着又来到另一棵树下……

天黑了,看不清了,小伙伴们才会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瓶瓶的收获回到家中。

捕捉“喇叭尖儿”的季节还没有完全过去,田地里麦苗长得刚过脚踝之时,大个的“喇叭罐”就登场了。这种昆虫喜光,白天就会出来活动,而且飞得很快,很难捉住。所以,在回忆中,就只剩下它在眼前嗡嗡飞过的场景,却没了捕捉它们的印象。



一瓶瓶的“喇叭虫”成了家鸡改善“伙食”的美餐,回报给家人的就是又大又多的鸡蛋。不过,那时的人家一般都舍不得吃,都是把鸡蛋攒起来,攒到一定数量后放进篮子里去赶集卖掉,换个零花钱。多数人家的柴米油盐、家常日用品开支就是靠鸡屁股这个银行来供给的。只有那些特殊的人在特殊的时期才可以有资格吃上一顿或煮、或炒的鸡蛋“大餐”,比如妇女坐月子了,老人或者孩子生病了,或者是家里来了尊贵的亲友了。小时候,偶尔跟着沾光吃一次鸡蛋,简直就是品味神仙美食,唇齿留香三日不消。

随着天气转暖,捕捉“喇叭虫”的季节过去了。不过孩子们并不觉得遗憾,因为下一个更好玩、更解馋的季节即将来到——“介蝼儿爬儿”马上就要出土、脱壳了……


    关注 方志清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