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园美景赏析】人间应有"桃花源"(五)

 

北戴河圆梦园远离喧嚣,独辟幽径,仿佛是一处世外桃源,漫步其间,令人心旷神怡。极具创意的设计,启人心智,升华灵魂,是心灵休憩的绝佳之所。石家庄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著名诗人何永利先生游览后撰写了游记《人间应有桃花源》,我们将分期刊载,以飨读者。...

精彩内容
北戴河圆梦园远离喧嚣,独辟幽径,仿佛是一处世外桃源,漫步其间,令人心旷神怡。极具创意的设计,启人心智,升华灵魂,是心灵休憩的绝佳之所。石家庄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著名诗人何永利先生游览后撰写了游记《人间应有"桃花源"》,我们将分期刊载,以飨读者。
● ● ●●
葫   芦  篇


圆梦园最多的要数苹果和葫芦了,苹果林集中在苹果小镇,可葫芦却是漫天遍野,无处不在,屋角、枝间、径旁、河边,篱笆上,野草边,可以这样说,只要哪有高高叠起的绿,哪里就会猛不丁露出葫芦的一角。




葫芦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甚至有的民族将葫芦当作祖先。 民间传承的故事中,葫芦是一种“灵物”。例如,广泛流传的“宝葫芦”故事,说有人拥有了宝葫芦,想要什么就可以有什么。表现了贫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葫芦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瓜果,它是一种丰富内涵的果实,是一种人文瓜果,这不但可以征之以古代典籍的记载,还可以从现存的众多民俗现象中考察出来:

一、吉礼、吉事中为吉器 ,“合卺,夫妇之始也”。将一只葫芦剖作一对瓢,以线相连用以饮酒合婚,古代称为“合卺”,象征新婚夫妻连为一体。由自然物为吉器即吉祥物,正是早期居民的经验与创造,葫芦获得了“文化”属性,开始成为文化载体、文化事象。  

二、五福与宝葫芦,围绕葫芦的生长态势、性能与实用,古人不断将逐步发展的感知、希望、幻想加诸于它,如:

1适应性强、长势好、果实累累圆润饱满,令人联系家族兴旺,繁衍,美满。

2既为食,又为器;作器皿既能容纳、包藏,并且不拒固体、液体,又便于多种使用,携带,贮存;除因袭上古为吉器,象征天生品质以及被重视、重用,又寓意顺利,富裕,如意。      3由济水,共济,代表保平安、济世救人;以利水与易燃成灰等可入药,还可用以装药及作火器、兵器,进而代表医药,健康,长寿,甚至包括驱灾难、避凶险。仅此,已足够“五福”,不论是《尚书·洪范》所列“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命终”抑或通常所指福、禄、寿、喜、财。

不仅如此,经《葫芦枣》、《壶公》传说,善待道人可由葫芦带给致富财源或得登入“壶中仙境”,“壶中仙境”在道家臆想中即至高无上的福地无忧无虑、长生不老。因《八仙过海》传说,葫芦跻于“暗八仙”亦即“八宝”,获“宝葫芦”之誉,并“葫芦中岂只存五福”之谓,包罗了“应有尽有”、“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由于葫芦所具封闭、包藏等原生形状与性能,诱发了人类的想像力及神秘感。

三、福、禄、万、生、升的谐音,福、禄与福禄因谐音用葫芦表示,子孙万代用枝叶繁茂、多果的葫芦藤蔓表示,笙表示生与升,葫芦的称谓与书写,仅汉字楷体不下50种。芦代禄,蔓代万,笙代升,均为约定俗成,笙又声音,如春天生机勃发而代表生机。葫芦笙成了许多民族的吉祥乐器。


四、葫芦多种多样造型超越吉祥图谱,吉祥图谱或图案是中华吉祥文化历史的积累和重要部分,为建筑,装璜,雕塑,绘画、刺绣,剪纸等不同材质、不同工艺、不同需要的构思与设计提供参照。葫芦或花、果、叶、蔓连绵,或突出果实,在有关图谱中或为主,或为辅。猴子上葫芦,意为一家代代封侯,葫芦金刚、葫芦兄妹是正义与神通的化身。诸多的葫芦图谱,表明了葫芦在中华吉祥文化中的地位和作为吉祥物过去与现在的稳固地位。  

五、葫芦谐音“福禄”,因它是草本植物,其枝茎称为“蔓”。“蔓”与“万”谐音,“蔓带”与“万代”谐音。“福禄”“万代”即是“福禄寿”齐全,故它是吉祥的象征。葫芦与它的茎叶一起被称为“子孙万代”表意家族人丁兴旺、世世荣昌。 

六、道观及佛庙也多以葫芦宝顶作为镇寺庙之灵宝。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比较起来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特殊思维方式的民族,象征主义就是这种特殊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和标志。

远远望去,葫芦的叶子和爬山虎的叶子一样,也是绿绿的一片。唯一的不同是,爬山虎的叶尖一顺儿朝下,而葫芦的叶子却片片翘起。如果把爬山虎的叶子比作绿色的瀑布,那葫芦的绿叶则更像是层层梯田。

走到近处,看到葫芦的花和藏在叶子后面的葫芦。葫芦花是纯洁的白色,五片花瓣形成一个平面,中间是嫩黄的花蕊,好像一幅精美的版画。雌花得到花粉后,就渐渐干枯了,而葫芦就在那干枯的花朵后面悄然诞生。

在微风的吹拂下,朵朵五角型的小白花,在树枝上翩翩起舞、摇曳,仿佛在点头致意;顽皮的葫芦娃在东张西望,左右摇摆,来回晃动,如同荡着秋千的顽童,又仿佛在向你倾诉着什么,很是可爱。

尤其是靠近待河边的几条小径,长长的绿色顶棚上,吊满了大大小小的葫芦,已近秋色,葫芦身旁的叶子不多,所以显得特别明显,密密麻麻一层,就像佛家罗汉殿里的神像,各种形状,数都数不过来,让人一看就是个旺盛家族。



葫芦这种植物生命力旺盛,很强势,无数须如同钢钳一般,能牢牢地攀附、缠绕在其他植物上,越长越大,由一个长圆形的小球,变成上小下大,连在一起的两个圆球,由毛茸茸嫩鲜碧绿,渐渐变成光滑滑白胖胖。

古代诗人吟咏葫芦的诗很多,比如杜甫的《除架》诗:束薪已零落,瓠叶转萧疏。幸结百花了,宁辞青蔓除。秋虫声不去,暮雀意何如。寒事今牢落,人生亦有出。

宋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有很多描写田园风光,更少不了咏葫芦的篇章.他的诗作《瓠》,就把葫芦写的很有生趣:笑杀桑根甘瓠苗,乱他桑叶上他条。向人便逞庾藏巧,却到桑梢挂一瓢。

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创作了多幅有关葫芦的画,他八十岁时作过一幅《葫芦》,并在画上题诗,表达了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诗曰:点灯照壁再三看,岁岁无奇汗满颜。几欲变更终缩手,舍真作怪此生难。

圆梦园的葫芦,正是承载着这些文学艺趣,包含着一种梦想,让葫芦文化更赋予一种人性化的想象,留给后人一种桃源意境。

李禾老师很细心,他说:“摘葫芦有讲究,要选择蒂上藤干枯的,摸样要好的,要十乘熟的,最后,还要煮了去皮,才能保存。”

却遭此沦劫,实为不忍。看来,还是不被成材,却可安然的自生自灭为好,谁叫你如此优秀,人不整治你做什么呢?我说这个观点时,王总笑了,我知道,他的笑容里有着心事。





图/文  何永利




    关注 圆梦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