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喋喋不休,孩子闹闹哄哄——你的班级是不是也这样?

 

开学后,几次去小丽老师的班级,教室里是闹哄哄的情境:集体活动时小丽老师在上面讲,孩子们在下面不是自由说话...

开学后,几次去小丽老师的班级,教室里是闹哄哄的情境:集体活动时小丽老师在上面讲,孩子们在下面不是自由说话,就是随心所遇地在班级里溜达,要不就是自己玩自己的。生活过渡环节,班级也是乱糟糟的,在教室里看不到孩子们的自觉有序。小丽老师工作已有4年多的时间,是我园的骨干老师,平时工作积极、热情、认真,可是班级的常规为什么是这样呢?带着疑问,我进行了跟班观察记录。

观察——

闹哄哄的早餐时光,

喋喋不休的老师




在幼儿进餐的时间里,小丽老师在门口接待,其他老师有的负责开饭,有的负责照看孩子们洗手,老师间的配合、站位都很自然,孩子们陆续开始进餐。这时班级门口传来小丽老师的声音:“老师们,今天大宝和二宝的嗓子不舒服,让他们多吃点稀的啊。”我坐在教室最后的角落里依然听得很清楚,有几个孩子停下吃饭的动作,看着小丽老师,然后开始聊天。

“安静吃饭,请不要说话。”听到孩子们一边进餐一边聊天,一位老师发出了提示,但孩子们似乎并没有想要安静下来的意思,继续边吃边聊。“吃饭的时候,请大家不要聊天,要安静吃饭啊。”老师们依旧温柔地提醒孩子们要安静地进餐。

因为这天早饭的主食是粽子,小丽老师对几位老师发出了提问,“你们知道粽子到底有几个角吗?”几位老师随后开始用全班都能听到的声音开始了讨论。这时,一个小朋友不会剥粽子,另一个孩子要帮他剥粽子,当看到这一幕时,其中一位老师对全班孩子大声说:“有的时候不能帮别人做,应该先教他方法。”

孩子们面面相觑,又对这件事展开了讨论。在孩子们进餐的同时,老师们还讨论了“天气好热”“幼儿园有夹到老鼠”等事情,这让记录的我感受到“燥”和“闹”的情绪,而孩子们却没有表示抗议,表现得习以为常,整个进餐环节也始终没有按照老师们的要求安静下来。

分析——

老师的“唠叨”及其影响



通过对教师言语的记录不难发现以下特点:
第一,教师言语频率很高,无意中营造了嘈杂的氛围。

教师在30分钟的进餐时间里,共有26次“发声”,假设教师平均每次发声时间为8秒,那就是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教师就会发出一次提醒或交谈,先不说孩子有没有安静的进餐,只听教师的声音,整个进餐环境就足够吵闹了。
第二,教师的言语内容多为督促、要求、提醒,这无形地增加了孩子进餐的心理负担。

通过对教师语言进行归类、统计,发现教师的26次发声中有8次是催促幼儿快吃,或保持安静,7次是提醒幼儿餐后要擦嘴漱口、擦桌子、保持桌面干净,试想在半个小时的进餐中被提醒督促了15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尤其对那些吃饭较慢、食欲不是很好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第三,教师言语方式多为面向全体,易造成幼儿注意力分散。

尽管老师很多时候只是看到某个孩子进餐时不专心,但教师大多数的言语却是针对全体幼儿。当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内容不断在孩子的耳边萦绕时,孩子的进餐就已经被打扰了,孩子的注意力也就分散了,吃饭时会不时地关注教师的言行,或者就着教师的话题展开交谈。
交流——

老师,

你知道你的语言“唠叨”吗?



观察结束后,我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和反馈,先请老师对上午的活动进行了自我反思。老师们觉得班级秩序乱的原因,与老师间的站位、配合度、细节的关注度及活动前规则的提醒有关。

从老师们的反思中可以看出,她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言语的重要性,接下来我把记录下的她们在就餐时间里的常用语言重复了一遍,老师们或是不好意思,或是不可思议地张开了嘴巴,露出惊讶的表情,或是难以置信地质问“我真的说这个了吗?”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发现,老师对自己的言语“唠叨”毫无察觉,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说的话。也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唠叨对孩子造成了干扰和压力。

这不同于教育理念,或缺乏对幼儿的尊重问题,在我看来这是日常教育行为习惯造成的结果,我“相信老师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教育者、反思者”,所以我以问题的形式请老师们自己思考“你觉得在就餐环节怎样的语言引导是必要的、有效且适宜的?”并进行改进。
五天后,当我再次走进小丽老师的班级时,就被眼前孩子们自然有序且安静的就餐氛围所震惊。没有了老师“快吃,别说话”的催促声音,孩子们都在安静、认真地进餐。老师们也不再对着全体幼儿提要求或发出指令,而是偶尔蹲下来和个别孩子轻轻地说着什么,坐在角落的我这次什么也听不见。一个晚到的孩子想要和小丽老师说话,为了不打扰其他小朋友吃早饭,小丽老师先把孩子带到睡眠室说完后,再带孩子洗手准备吃饭,最先吃完早饭的孩子也安静地去选择区域活动了,孩子的早餐时光变得如此和谐、美好。

反思——

告别无意义的“唠叨”



活动结束后,我和老师们又进行了交流与反馈,老师们对今天的就餐情况感到很满意,小丽老师说:“孩子们终于能很有序,认真、安静、愉快地就餐了。”另一位老师也说:“感觉到孩子们的变化很明显。”那么老师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第一,意识的转变是关键。

从观察的整个过程中可以看到,老师在意识到自己“唠叨”后,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老师们说:“以前自己对秩序还有些涣散,也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精确性,太随意了,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意识到自己说的话对孩子有什么影响。”“现在懂得了,作为老师,我说的每一句话都体现了一定的教育价值,所以说话要有目标。”

第二,适宜的教育行为替代喋喋不休。

当教师蹲下来和孩子进行交流时,当教师有目的地和需要帮助的孩子进行个别交流时,当教师不再讨论与孩子就餐无关的话题时,教师的心里就真正有了孩子,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与孩子进行的具体交流,就会在观察中,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考虑要和谁说什么、怎么说,从而告别无意义的唠叨。

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而“唠叨”常常是许多幼儿教师不能察觉的问题,这样自认为的“好心”,甚至会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需要从意识上觉醒,从行为上改变、调整,“教师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教育者、反思者”,教师要在反思中告别“唠叨”,充分思考教师语言的目的性、价值性和有效性。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关注 益豆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