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园地哲学系师生座谈会纪实

 

2016年11月3日16点,哲学系2014级、2015级、2016级哲学本科生在东九教学楼举行了师生交流会。...



2016年11月3日16点,哲学系2014级、2015级、2016级哲学本科生在东九教学楼举行了师生交流会。该次活动以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加强学生对哲学系的归属感为目的。出席本次活动的老师有:雷瑞鹏老师、李耀南老师、唐琳老师、徐敏老师、汤志恒老师、袁辉老师、张瑛老师。

活动由敖鑫和王贤路两位同学担任主持人,在主持人对到场老师进行介绍后,哲学系系主任雷瑞鹏老师进行致辞,首先她从“世界哲学日”引入,宣传15级哲学本科生导演的话剧“我,俄狄浦斯”,该话剧将采取高校巡演的方式,在武大和华师进行表演。其次,她还提到了我系的学术期刊—《慧源》,除此之外,“哲学与人生”系列讲座和访谈也要陆续开展,以达到“听智慧之音,悟人生之道”的效果。

(图为雷瑞鹏老师)
随后,张瑛老师对“世界哲学日”进行了一个全面的介绍。该节日已有十四年历史,创办该节日的目的是为了让搞哲学的人与公众有一个更好的互动。此外张瑛老师还提到了其他一些大学的哲学日活动,这些关于哲学活动日的介绍使得在座的本科生们对哲学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图为张瑛老师)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徐敏老师介绍了我系的“哲学小屋”。“哲学小屋”是我校校园文化品牌之一,它给老师和同学提供了一个对话的平台,各类哲学大家的讲座络绎不断。另外,在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园地“惊蛰园”孕育而生,在园地中学生们得以尽情自由的讨论问题,思考人生的奥秘。
(图为徐敏老师)
15级本科生徐晓宜同学也就“我,俄狄浦斯”话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剧亮点在于“梦中梦”与双神,主要表达了对命运主题的追寻,以及我们是选择对命运顺从,还是超越命运去抗争的思考。接着,14级本科生张盼盼同学对我系杂志《慧源》进行了介绍并表达了她对杂志的理解。之后,三个年级的学生代表进行发言,简单的介绍了各个班级的情况,以及同学们在学习哲学中的迷茫与收获。在该次交流会中,各个班级代表指出了班级中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也使得同学之间加深了感情。


(图为2014级学生代表杨扬)
(图为2015级学生代表汤尧)


在接下来的学生问答环节中,同学们以递交小纸条的方式提出问题,问题大致有“是否能够实行导师配给制”“就业该何去何从”“如何始终保持对哲学的热情”。在座的各位老师都给出了详细而独到的见解。雷主任就“导师配给制、老师改变讲课方式”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导师配给制已在考虑之中,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课堂上多与老师沟通教学方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唐琳老师和汤志恒老师就“如何始终保持对哲学的热情”进行解答,唐琳老师认为要静心,真正的投入哲学之中,用心去研究它。汤志恒、袁辉老师也从自身学习哲学的经历出发,表达了自己对哲学学习的见解,激发了同学们对哲学的学习兴趣。


(图为唐琳老师与同学们交流看法)
通过本次师生交流会,同学们加深了对哲学专业的理解和感悟,解答了内心中存在的疑虑和困惑。本次交流会也拉近了同学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使同学们在哲学系的归属感变得更加强烈。相信在哲学系各位老师的带领下,本科生们一定能以更加饱满的态度面对今后生活,也期待哲学系发展越来越好。

通讯员:穆童 陈三土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关注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