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宠物

 

幼儿园要组织孩子外出秋游,和往常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是亲子游,而是孩子跟随集体出游。一听说家长...

幼儿园要组织孩子外出秋游,和往常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是亲子游,而是孩子跟随集体出游。一听说家长不能随同,家长们就开始紧张了,还一个劲地询问能否家长一起陪同,或者自己偷偷跟着去。在确定家长不能同去后,部分家长由于不放心,便以各种理由请了假,孩子也就没参加此次秋游了。

除了这种外出活动家长不放心,家长不放心的事情可多了。孩子在幼儿园玩得怎么样,有没有摔着,大人不放心,非得在幼儿园围墙外守上一时半天的;孩子有没有换衣服,换衣服有没有着凉,大人不放心,每天非得追着老师问东问西;孩子有没有被别人欺负,大人不放心,非得在家里问上孩子半天……

以上种种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大人眼里,孩子只是个宠物,毫无能力的宠物,养孩子,也就成了养宠物。
家长哪些行为是宠物养育行为呢?


  首先,包办代替,过度保护。孩子在家里,穿脱衣物必是大人来帮,孩子吃饭必须要喂,孩子一有个主动要求,大人就紧张得不行。“不行,不行,你吃得太慢了,别弄脏了衣服,还是我来喂吧!”“等到你自己系好鞋带,都不知啥时候了,还是我帮你系吧!”一有需要,孩子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家长马上心领会神,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平时外出,不是坐在童车里,就是扛在大人身上,孩子的脚几乎是不用走的。

       其次,无规无矩,毫无原则。孩子在家里就是一小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孩子不想吃饭想吃零食,那就吃零食吧;吃饭时,孩子非要把脚放在桌子上,那就放吧;该睡觉了,孩子不想睡,还想玩玩具,那就玩吧;孩子对大人不满意,非得打大人,那就打吧……

       最后,无私奉献,爱孩子就是唯一。自从有了孩子,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总是想把最好的物质给孩子,想为孩子做所有的一切,恨不得为孩子屏蔽掉所有的困难。要命的是,不少父母以为爱就是一切,而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对孩子的爱的法子,就是为孩子多赚钱。很多家长也把爱看成单向的射线,从来不图回报的付出爱。不少父母甚至把所有的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而忽略了夫妻之情,并为此导致了家庭悲剧。
宠物式的养育对孩子有哪些危害呢?


首先,孩子生活能力差。由于成人包办太多,孩子缺少自己动手的意识与能力,因而导致他在生活方面的能力特别差。这种能力弱的情况又会使得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弱,因而不愿意去尝试新环境、新事物,进而导致他养成内向退缩的性格,变得不再自信。

其次,剥夺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当孩子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得到他想要的,他自然不愿意动手、动口与动脑,这直接导致他的动作发展、语言能力与思维发展比同龄人要相对滞后。而学前期是孩子这些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家长过度保护,剥夺孩子的发展机会,必将影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再次,无规无矩,孩子难成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大集体中,总是要受一定的社会规则约束的。从小没有规矩,会导致孩子养成没规矩、没原则的不良习惯。到了真正走入社会的时候,他就会经常碰壁,缺乏安全感,从而失去进取心。

最后,成人无私的爱,很可能养出不懂感恩的“白眼狼”。当父母单向地向孩子付出时,刚开始孩子会感到很满足,爱来得如此容易,他们会把父母的爱当成一种理所当然。我们都知道,来得太容易的一切,孩子们是不会懂得珍惜的:因为只要他们想要,就会得到。爱的敏感,爱的美感与爱的感恩也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漠然视之。一旦孩子长大,父母无法再给予他们想要的,他们就会怨恨父母,严重的会与父母成为仇人。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物质养育对于孩子来说的确非常珍贵。而在物质富足的年代,物质给予对于孩子来说已没有那么重要,我们还需要给予孩子更为重要的精神养料,以滋养他们的心灵与灵魂,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自由自在的独立个体。

孩子不是宠物,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在尊重孩子、引领孩子的基础上,要给予他们自由的努力探索的空间,让他们成为真正的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连老母鸡都会爱自己的鸡雏的。仅仅释放过分的爱,便模糊了人与动物的区别。爱仅仅是一种动物的本能而已。爱并不能够造就孩子成才,爱也不是能够让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唯一的营养元素。

俞敏洪说,“在原则和规矩后必须给孩子留下放飞的空间。对于鸟来说,规矩不是把翅膀剪掉,而是飞行的方向。”


    关注 爸妈起跑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