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想问的一个问题

 

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谁会去回答。...



一年前的记忆逐渐模糊,剩下一件二件不甚清晰的开端,也不知结尾如何。只是觉得那样挺好,现世安稳,在一杯茶一杯茶的时间里消去了对于某些真相的打磨与追寻。在最近经历的一场场谈话聊天里,一幕幕场景恍惚间就觉得是经历过的。

1、大概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某茶艺师朋友叫我帮忙去给人上一场茶课,在此之前要同那个小茶馆的主人见面。小茶馆刚办,什么都还不是太完整。茶馆主人托了一位常在那边喝茶办公的咖啡师介绍一位小有名气的插画师来给茶馆画个商标之类。同天,茶馆主人还叫来她的另一位伙伴,是一位开牙科店的中年叔叔。加我一起共六人,各自涉及的行业有所相关,又有巨大的偏差,但偏偏如此的会面,就茶叶和咖啡的滋味、文化、产地等几个问题,能畅聊一整个下午,难免觉得痛快。与不同行业的人聊天,聊稍显相关的话题的时候,会充分的增进各自对于某些问题的认知,这很舒服。

2、最近据说有某些茶博会很好,也有些现代茶文化做的很好的小茶企出现。好些做茶叶的或者做创意的朋友去看了,沟通的时候说,抛开整体看单个挺好的;就整体来看这些个单个的茶叶个体组成的茶博会,则显得千篇一律,都在模仿。早上喝茶的时候一个常一起喝茶的姐姐说了句,都在谈减法。突然觉得,这只是个适合情怀生存的时代,其他的?去TMD。什么历史、传统、传承、手工、经验之流,能用来当做情怀的附属品就很不错了,想要成为主体?还是只有一句,去TMD。

3、上周六喝茶的时候,朋友家里的柜子上有太多茶叶。朋友说起去听周瑜的分享,事后周瑜送了包茶叶,给我看。倒出来很觉得轻飘,茶梗纤细干茶细小,不像是台湾乌龙的台湾乌龙。看茶叶的时候第一感觉是夏茶一样,还没长成就开始变老,于是釆下来,显细显小。没喝,没兴趣喝,但是有兴趣将其留样。等到某天想喝的时候拿出来喝一口,也不知道会是怎么样。朋友说周瑜在分享的时候说,“茶叶要喝就喝生态好一些的,觉得贵一些,就少喝一些。”觉得这句话有意思。除开生态问题,茶叶仍是要少喝,一次能喝五克就不喝八克,能喝三克就不喝五克。喝多喝浓大概也伤身伤神。

4、在最近一次即将回北京来上班的路途上,问做玉石雕刻的堂哥,对于匠人、大师之类有什么看法?堂哥只说,“不说匠人之类,如他的师傅,有大师的水准但不能叫大师。已经是大师的那些人,年龄都在那边,阅历也在,他们能看到的东西,我们大概还是看不到的,也想不到。等我们能看到想到了,我们也就有了大师的水平。”绕来绕去的话,听得不是很懂。堂哥从学雕刻起,今年大概是第八年还是第九年了吧。依旧在业内摸爬滚打的学习着,大概也是件好事。早期学的快的人,或许在中后期更需要更深更精更长的沉淀吧。

5、很想问一些学茶或者爱茶的朋友,你们现在喝的茶跟你们刚喝茶的时候喝的茶有什么不同。

留言或者后台回复都行咯

私信小编个人微信也行


    关注 渔樵野趣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