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就是拥有越来越多美好的孤独|教育丛谈

 

在这个自我成长的旅程中,我们将获得内心的力量,知足丰盈,无所依傍。...



本文原为《课堂内外》约稿,在此基础上修改而成。



咨询中,人们常说:我觉得很孤独。尤其是中学生,这种情绪更是非常普遍。

他们有很多悲伤、悲观的时刻,觉得自己的生命了无生趣,甚至偶尔会想到结束生命。

他们自己觉得,这个时候的烦恼和大人面对的困难没办法相比,但是烦恼来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很痛苦,好像独自一人寂寞地生活在这个星期上,没有人可以理解自己。

这个时候我常说的是: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痛苦,内容可能不同,但是感受是一致的,就像一个人到了70岁,如果他恋爱了,或者失恋了,那种感觉和17岁、27岁是一样的。年龄只有物质意义,没有其他意义,心灵的感受,在每个年龄都是一样的。

你在经历心灵的暗夜。心灵的暗夜很重要,这是一个人深度的来源,你们之所以那么痛苦,是因为心灵比较敏感、深刻,所以体悟和感受会很强烈。

要接纳心灵的暗夜,不要想改变这种状态,你现在就是痛苦和难受,悲伤绝望,就接纳这种状态,一个人只有能接纳脆弱,以后才可能真正坚强。

要是想干点什么,就去干点什么,只要是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方式就行。比如可以去看场电影,或者出去自己喝点咖啡,或者索性和家里人说一下,坐车外出兜兜风。

或者抄写自己喜欢的作品,也很好。我以前痛苦的时候,也会采用这样的方式,比如高中时我抄三毛的作品;大学里痛苦时我抄《花香满径》,一个基督徒的每日感悟;30岁生孩子时我差点没命,大病3个月,彻底毁容,那时我抄《荒漠甘泉》。这是给自己提供力量的一种方式。

心灵的暗夜,每个人身上几乎都会出现,尤其是那些比较敏感、体悟深切的人,一生总会有三五次,不过越往后心灵会越强大。

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理解那些九曲回肠、细如毫发的个人体验。但是有话能够说出来,就是勇气,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我们不用对治暗夜,把光引进来,黑夜就会减弱乃至消退,但会再来,而且暗夜很重要,这是蛰伏的时期。

心灵的暗夜越严重,这个人以后会更有力量。这就是辩证法。





人们的很多痛苦来自于孤独,或者说,孤独会加深自怜,让一个人倍感痛苦。

所以如何认识孤独,有助于我们平静地度过生命的痛苦期,也就是心灵的暗夜。

不管来自哪个国家,受什么样的文化熏陶和教育,人们往往都会在生命中某个时期,因为某种环境与事件的引发,从而感受到孤独。虽然孤独有体验程度的深浅,以及对待它的不同认识与不同态度,但它是一个普泛性的精神、思考、感受层面的议题。

人类的孤独感,形成的因素自有多种,不过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有两种因素与其密切相关,一是自恋,二是无助感。

人类的很多心理感受和行为往往需要追溯到早年,因为在这个时期,正是各种关系及心理机制建立的时期。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婴儿在出生之后,对父母等照顾者具有极大的依赖,因为此时的各种需求需要外界给予支持和满足。

倘若婴儿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比如在饥渴时母亲没有及时给予所需的饮食,婴儿就会产生受挫感。无论怎样照顾得当的父母,都不可能时时处处照顾到婴儿的需求,暂时的受挫一般不会产生内心冲突,但如果婴儿反复挫败,自己就会努力去适应这样的状况,比如学会去迎合母亲。

这样的情况将会导致个体逐步和内心感受失去联系,他们可能成为一个外界成就很优秀的人,但内心里却觉得自己没有被理解和重视,别人没有把自己作为独特个体,因而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这往往是由于一种自恋的感觉而引发。

从另一个发展面向来看,初生的婴儿各种需求基本都能得到及时满足时,就会产生自己无所不能的感觉。

但是到一岁半和两岁左右时,婴儿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全能的,他们在说话、走路、各种活动中体会到自己的无能为力,这与原来无所不能的感觉差别很大,因此就会产生愤怒感和无助感。

因为无助而产生依赖和依恋,这意味着孤独的感觉,想和人在一起,就是为了对抗孤独;如果别人没有如愿帮助他,也会产生孤独感。





无论是自恋还是无助感,只要是适度的,都既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也是生命中需要的感受。

在生活中,自恋有时会被看作“矫情”,其实如果没有一定的自恋,一个人就容易被孤独、悲伤、渺小感所击倒,或者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也很难获得一定的社会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恋的成分,这种自我重要感和价值感提供了人直面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关键在于,我们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自恋与无助等各种因素带来的孤独,以及在直面孤独时,以什么方式获得自尊,以及个人生活的意义和幸福感。





首先,对孤独的认识和态度影响着我们如何面对这一情绪心理。

人们往往倾向于认为孤独是负面的,关系和链接至关重要,而事实上,独处的能力是内在安全感的象征之一,它是在早年母亲的陪伴中产生的,使一个人能够觉察到内心最深处的需要、情感和动力。

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不管是学习、思考还是创新,抑或是与自己的内在世界保持接触,这些全部要借助于孤独的能力。

个体在独处时,内心世界具有重要的情感意义。

一个人能否体验、触碰到孤独的感受,这是需要内心功能的,很多人由于与自己的感受失去了连接,反而无法体验孤独,只是一味逃避。

比如一个非常合群、友好的人,每天一副开心的样子,好像没有什么孤独感,但这也可能是一种防御机制,导致这个人无法与生命产生更深的共鸣与深入。

 

所以所谓的正能量,来自于一个人充分体验到孤独,经受了人生的种种压力与考验,慢慢所能达到的一种超然与淡定——不为感情纠葛或强烈冲击所撼动的、与世无涉的态度与意识。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对孤独就不会一味采取负面的态度,也就不会一直想摆脱孤独,而是让自己充分地接触孤独、体验内心,这样就能够创造一种空间,让自己有能力直面和体验孤独。与孤独共存,这反而是克服孤独的重要方法。





其次,尽管精神分析学中的依恋理论提出,人生下来就需要关系,但包括弗洛伊德在内的心理学家都认为,亲密关系并不是健康幸福的惟一源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个人兴趣与工作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当一个人拥有自己感兴趣并且能够维持自尊的工作时,他只需要一些简单的人际关系,比如一些朋友或相识,就能够不依赖任何亲密关系,而过着满意而且满足的生活,从而获得生命的意义感和幸福感。

从这个意义上说,走出孤独的沉溺感,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

寻找到自己的个人兴趣和天赋所在,有自己喜欢的工作和生涯追求,在这个过程中释放个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获得自我成就与满足的能力。

因为所谓的亲密关系与人际链接,来自于我们所感觉到的自身的不圆满。我们早年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成人后也会不断在另外的人身上寻求满足,但多大数人其实都存在内心的坑洞,所以从关系中寻找愉快与满足是很困难的。

正如一个幸福的人从来都不幻想未来的境况,希望达成某种生命的境遇,因为他已对现有的人生非常满足;

同样的,一个寻找到了个人兴趣并能够体面地依靠工作养活自己的人,也从来不需要在关系中依附他人,不会在个人的独处或面临某种境遇中陷入不可自拔的孤独。他的能量已经得到了充分释放与满足。





再次,如果感到特别孤独时,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创造性地将孤独表达出来。

 

比如说喜欢用声音来表达的人,可以通过听音乐或唱歌的方式;

喜欢运动的人,可以通过远足或其他活动;

喜欢用文字表达的人,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很多作家的写作初衷,就是为了直面孤独;

喜欢影像创作的人,可以通过绘画、视频剪辑等各种视觉方式,将孤独转化为可见的艺术方式。

比如台湾交通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因为自己的成长经历非常孤独和痛苦,所以就写作了硕士论文《孤独》,将个人历史经验经过转化,以动画形式呈现,在作品中探讨孤独感对人的影响以及如何与之相处。

通过这样的创造性活动,他除了以创作抒发情感,也通过创作的过程再次思考了孤独的意义,经过不断地自省而得以认同自我价值。如此一来,孤独的能量就会转化为创造力,使我们获得面对和超越孤独的勇气。

面对孤独,体验痛苦,探索心灵,能够使我们更能看清自己的模样,也更懂得珍惜自己内心的声音。

 

在这个旅程中,我们将获得内心的力量,知足丰盈,无所依傍。这就是成长的结果,拥有了越来越多美好的孤独。

请关注丛绿心灵教育,作者系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专家,清华大学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生,上海交通大学科研专家,曾任中华书局上海联络部主任,《中华遗产》副主编。中国职业规划师,国家生涯规划师,婚姻家庭与亲子教育指导师,生涯规划、职场心理与青少年教育专栏撰稿人。

微信号:conglv2

欢迎大家直接分享到朋友圈

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
丛绿心灵教育
美好的事情正在发生,你发现了吗?


    关注 丛绿心灵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