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原来是这样学会说话的

 

对孩子如何学会说话了解的越多,也就越能促进这个最重要的智力发育。...

01
孩子的第一年,做父母的应该都有感觉,一般情况下最担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发育是否正常,接下来,第二担心的应该就是语言发育了。

孩子说话早还好,如果孩子一不小心稍微晚一些会说话,大部分父母难免都会有些担心。这也合情合理,虽然绝大部分孩子都会早晚开口说话,但是万一有语言发育问题,早发现早应对肯定会效果会更好。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些担心也来自于很多父母其实并不很清楚孩子到底是怎么学会说话的。你要问他们,估计一般会得到类似这样的回答:

从几个月开始就会发出一些声音,然后1岁左右就能说出词语,然后会说短句,再到完整的句子,慢慢就这样学会了呗。

这样回答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的,只不过很不完整,而且只是理解到这个程度是完全无用的,因为这样理解整个过程,父母根本提供不了任何帮助。

02

确实如大家感觉的一样,大部分语言学家认为,

人类说话是一种本能,就像睡觉或者吃饭一样,是一个内在的且不可避免的行为。

人类是忍不住说话的,因为说话是我们社交活动的基础途径。孩子甚至会发明新的“语言”,比如一些双胞胎之间的秘密沟通方式。

虽然全世界的语言差异如此之大,但是全世界的孩子几乎都是按照同样的时间表学会说话:

先说出单个的词语,然后两个词语的短语,再到更复杂的句子 - 所有的孩子几乎都在1岁左右到4岁左右之间。

甚至失聪的孩子也是一样,只要从出生开始就身处手语环境(也就是说,如果他们的父母同样也失聪的话),他们可以毫不费力的按照这个时间表学会正式手语。

03

上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发现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同样的基础结构,这种基础结构被称之为:

普遍文法(Universal grammar)。

世界上所有自然形成的语言都由句子组成,都使用同样的语言成分(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等),也都通过一定规则来保证清晰的顺序和一致性。

这种基础结构的普遍性也是语言来自人类本能的一个证据。

语言是通过文法规则(每个人的大脑都会主动去发现这种普遍文法)组织在一起的。所有的孩子,只要经过几年的语言接触就都可以学会语言。

普遍文法不是那些乏味的我们在高中英语课上必须记住的语法规则,它是让一个句子有意义所需要的一种直觉的同时又复杂的理解,比如:

我给你的球从桌子上滚下来了。

即使2岁的孩子也能这句话里面明白哪个是动词,哪个是名词。不要小瞧这种能力,这是人类所独有的能力,对人类很简单的这句话会彻底搞晕其他任何动物,哪怕是被训练师声称可以学会说话的猴子。

04

虽然说话是人类的一种本能,但是我们都知道孩子不是一出生就会说话的。

虽然基因也有影响,但一个孩子最终掌握的语言,以及说话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孩子接触的语言经历决定的。

语言的经历是如此重要。任何孩子,不管来自什么民族或者文化背景,出生之后如果接着就被别的任何国家或者文化收养,长大之后说话听上去和当地的土著会毫无差异。

对孩子来说,早期的语言环境和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被剥夺所有语言接触的孩子,如果剥夺持续够长,会永远被剥夺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能力。

语言就像视觉和大部分其他大脑功能一样,都是有关键期的。孩子在早期阶段必须接触语言。幸运的是,大部分孩子都会有基本的语言接触,只需要一个很基本的量就可以让孩子最终可以做到有效沟通。

然而,关键期里面接触语言的质量不同孩子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

孩子接触语言的丰富度和总量,不仅会影响孩子最终的语言能力,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05

铺垫这么多,大家应该对孩子学习说话的原理有了一定了解,接下来我们看看具体的学习过程。为了学会说话,孩子的大脑必须逐步递进的来解码大人的说话。

1、学习语言的韵律属性

包含英语里面重音落在不同音节的模式,汉语里面不同的声调。比如

  • 2个月大的婴儿就可以区分出不同重音模式的语言,比如英语和日语;
  • 然后婴儿会变得越来越熟悉他们母语的特点,很快就可以区分用同样重读模式的语言,比如英语和荷兰语。
  • 到5个月大,就可以区分不同口音的英语,比如美音和英音。

同时,婴儿的大脑也做出调整,到后来就只处理出现在母语里面的声音(音位)。

2、学习语言里面的词语

在一段持续的讲话中,有时候很难区分词语之间的界线。不理解这种感觉?想想我们听英语的时候,经常觉得所有的词语是掺杂在一起的就理解了。

神奇的婴儿大脑可以使用统计概率来识别语言里面的模式来断定词语的边界,到6到12个月之间,大脑就可以区分音节,这会很快让大脑能够识别词语的边界。比如从:

这是你的奶瓶。

到:

这/是/你/的/奶/瓶。

3、学习语言里面的语法

就像学会区分音节是如何组成词语的一样,孩子开始研究是由哪些词语组成了短句和句子。

同样,还是靠着大脑的计算能力来识别里面的模式。大人说的话里面有很多线索,可以让孩子用来学习母语里面的词语和语法。

说的越多,这些线索就出现的越多,孩子学得也就越快。

4、同时,词语开始呈现意思

对于孩子,随着声音开始慢慢变成经常用来描述一个特别物品的词语,获得词语意思的过程就开始了。如果父母可以经常告诉孩子周边环境里物品的名字,就会帮助这个过程的进行,比如:

妈妈的鼻子在哪里?对的,你摸到了,不过要对妈妈的鼻子温柔一些哦。

蝴蝶在哪里?你能在书里面找到它么?

在这个发育阶段,孩子经常可以认出并且知道这些词的意思,比如瓶子、妈妈和爸爸。他们的接收或者听力的词汇量在快速增长,虽然还需要还要过几个月口头表达才能跟上。

差不多到孩子1岁左右,随着大脑发育的日渐成熟带来学习能力的提升,再加上身体变得也越来越灵巧,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蓬勃发展,对搞明白事物是如何运作的也有了更深的渴望:

随着孩子的大脑逐渐做好准备,再加上大人互动和自己咿呀学语经历的无数小时的声音重复和发声,大部分孩子开始说出词语。

06

学会讲话,或许可以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智力跳跃:

它打开了一个新的可以提问、推理、社交和表达观点的世界,推动所有其他类型的学习进入加速阶段,并且让孩子最终看上去像一个全功能的人。

作为父母,对孩子如何学会说话了解的越多,也就越能促进这个最重要的智力发育。

万一孩子真有语言发育问题,我们也不用等到一岁多了孩子还不说话才开始着急,一年左右学习说话的过程,有问题的话早就会有苗头出现了。
End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支持风叔!
风叔,从小怕写作文却现在每天码字,而且一码就准备要码七年的新晋奶爸。


    关注 风叔UncleWind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