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哪是在教育娃儿,是娃儿给你一个机会重新认识你自己

 

用你的行为去影响你的娃儿,唤醒属于他内心的渴望,也许才是他真正需要的。...



你哪是在教育娃,是娃儿给你一个机会重新认识你自己
——写在2016年儿童节

这是开订阅号以来,第一个儿童节,应该写点什么。想想,何不在今日,何不在此时,趁着夜跑归来的思绪未散去。

还是从一个情境开始吧。嘿嘿,你看我总是善于这般,摆事实,而后讲道理,+_+
管娃儿最易怒
今天你的娃儿又惹你生气了,很是歇斯底里。算起来,也不算什么大事儿,就是你的娃儿跟别的娃儿在小区里玩儿,你有急事要走开一下。临了,千叮咛万嘱咐,在原地等你回来,千万不能出小区,外面有坏人。

当你火急火燎的赶回来,你懂得——娃儿失踪了,到处寻他不见。四门的保安一脸茫然,几个熟悉的家长通了电话,活见鬼,也没见。深一脚,浅一脚的各个角落,焦躁游离的眼神四处扫描,还有惶恐变调喊着娃儿的乳名,冥冥中,你有种不祥的预感,有种不敢想的恐慌。

最终,在一丝希望的线索里,你冲出小区,找到那间小小的小卖店,你的娃儿,正在那儿,跟个没事人儿一样,跟小朋友谈论什么样的冰激凌好吃,你明明看到他还咽了一下口水。压根儿不知道,整个世界刚才的地震和火山。⊙﹏⊙b汗

你本欲发作,却碍于周围人的面子,只是冲上去,拉着娃儿回家,还有,撒了一路的抱怨。

到家之后,你要给他个教训。娃儿也规规矩矩的站着,低着头,搓着衣角。你当然还是重复着路上的言语——外面那么多车,万一遇到坏人的,我跟你说好的,你怎么就……——你似乎越说越气。这语言倒像是跟你自己在说,让自己更加悲情起来。

就在此时,突然,你停止了训斥,脸开始涨的越来越红。我明明能感觉到四周的空气在凝固,凝固的空气撞到墙壁的“咚咚”响。我知道你在酝酿,或者,你觉得还不够解气。果然,你站起来,喊了一声:“哎呦,你气死我啦”,朝着娃儿的屁股狠狠的打了两巴掌。从那嗒嗒(ta,ta)的闷响里,很容易就判断出,这几下不甚疼的。但是娃大囧,没绷住,哭了。这是个神奇的信号,听到它,你似乎也解了气。慢慢的恢复了原来的脸色,说了几句,独自忙去了,遮住了隐隐的不安。
这是一个传承的故事
前面的事情,我都能理解。你要给他个教训,以后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但是就从你的呵斥突然停止,酝酿着爆发的情绪的时候,乃至没有心情做任何事情,我就开始不理解了。不是说好的娃儿错了吗,怎么你倒反而焦躁不安。别告诉我,你还在担心娃儿出什么意外,才这般焦虑。拿回来失而复得的iphone,你可从来没这样,恨恨的摔个稀碎,为毛?

这个故事,还得从你小时候开始讲起。你老妈说好的,你自己出门前要锁好门,结果回来的时候,四门大开,各种能进入的动物都光顾过了,一团糟。结果你老妈,当着邻居的面,对你是一顿胖揍,那叫一个酣畅淋漓。就在彼时,自打你知道闯了祸的那一刻,这焦虑,就如注射器里的红色药水,慢慢的注入你的潜意识,悄悄的潜伏了起来,等待着被特殊的情境去唤醒。终于,被它等到了,你的娃儿闯了类似的祸。它醒了,亦如当年沉睡时一样,唯有一场顺从认错才能化解。只是,这焦虑又开始新的传递。
记事之前的部分
写作文的记忆已经很久了,久的都快淡忘掉了。记得那时还年少,要写一件事情的稀缺,总是用这个词来开头——“打记事开始”。记事是几岁?大概是五岁。五岁之前,那段最亲近父母的岁月去哪里了呢?都到我们的潜意识里去了。为什么书上说,6岁之前对小朋友来说很重要。因为那是潜意识啊,我的心理学老师说,潜意识的作用不只是意识的八十倍,可想而知。

我不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能不能唤醒它。但是我知道,上天给了你的娃,就是给你一个视角去再次经历那段时光。从蹒跚学步,到喃喃自语,到学会自我认知。

每个做父母的人,总有种莫名的恐慌,怎么教育好自己的娃儿,不失一个为人父母的责任,仿佛这世间的成年人都那么牛逼闪闪,而幼稚的小朋友非有成年人悉心的管教不足以成才。扪心自问,我们成年人,有多少人一路都是牛逼闪闪?即便是牛逼闪闪的人,又有多少人顺利将此衣钵传与后人。

实际上,绝大数情况下,你口口声声说的教育,就是在心里设想的理想状态,套在娃儿的头上。希望娃儿这儿,希望娃儿那儿。希望娃儿牛逼闪闪,又谦虚可爱,希望娃儿有主见,又听你的话。你自己几时又做到过?我们都知道身教高于言传,然后,我们又那么喜欢用最没有用的招——发脾气,讲道理。然后去牵强我们的理想在娃儿身上,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那些牛逼闪闪的道理,怎么用在你的生活上也不是那么牛逼闪闪呢!?
给你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心理学上有一种治疗方法,就是带你入到那个给你带来伤害的情境,然后释放它。娃儿就是这样,他带你走一遭你已经忘却的岁月,找到你熟悉的情境,重新认识你自己。找到对世界满满的好奇心。当你能释放自己的潜意识黑暗的物质,活得更洒脱,更有健康。先让你的生活更健康,再用你的行为,而不是你的理想去影响你的娃儿,唤醒属于他内心的渴望,也许这才是他真正需要的。

 

千万不要把你“焦虑发”泄当成是教育,那仅仅是你不可掌控的歇斯底里。不可否认,教育里需要黑脸,但那绝不是不可遏抑的宣泄。

再过两天就是六一儿童节,希望天下的父母能够相对理性的对待自己的娃儿,不要在最亲密的家庭里,传递最廉价的冷暴力。也祝福小朋友们节日快乐,童年快乐。

据说转发的人
都会找到幸福


前期原创精选:
|恶的必然|
|一个订阅号是怎样诞生、幻灭和重生的|人生什么最重要?|
|厉行节俭是个伪命题|女权时代的来临|
   |来,干了这杯屌丝逆袭的酒|其实,你从未爱过一个人|


    关注 诗话悟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