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小小牛

 

大家知道夏天吵得我们烦躁的知了未蜕变长翅膀之前是啥吗?有的地方叫知了猴,在我们山东叫小小牛.........

滨州市“最具社会责任感”微信公众号
大家知道夏天吵得我们烦躁的知了未蜕变长翅膀之前是啥吗?有的地方叫知了猴,在我们山东叫小小牛。大概模样长得和牛一样,因为和牛的体型相比太小太小,所以取名叫小小牛。
童年记忆中,小小牛是大自然馈赠的奢侈品。童年的记忆里,温饱刚刚解决。那时候,吃白面馍馍、吃肉还是逢年过节才能享有的特权。小小牛——大自然的馈赠,高蛋白,高营养,不用花钱,只需要一双发现的眼睛、灵巧的手即可。小时候去抓小小牛,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摸(mao)小小牛。
夏天的傍晚,或者一场雨过后,是摸小小牛最好的时候。

小小牛在真正的破土而出之前,差不多要在黑暗的地下要待3-5年。在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差不多每家摸小小牛的大军就出发了。那时候,村子里及四周都是树林,榆树、槐树、柳树、杨树......小小牛在未出土之前,都是藏在这些树林里的土下面,尤其是靠近树的周围,便于出土后很快可以爬上树完成蜕变,所以围绕树摸小小牛是最明智之举。
摸小小牛是个眼力活,同样一群人,在同样的树下面。有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将要出土的小小牛,因为要挠破土层,小小牛必须在下边不断的挠土,直到把土层挠开,开始是一个极小极小的洞,如果眼睛不是非常聚焦,一般人真的发现不了。想象一下,在地下待了好几年,挠开土层见到光亮的那一刻,不知道小小牛作何感想。

只要发现了那个小洞,一切都好办了。剩下的就不用小小牛自己挠了,我们上去用手指轻轻一扒拉,离开就会发现下边的小小牛。逮住脑袋轻轻一提溜,就出来了,放到早已准备好的瓶子里,然后奔向下一个地面目标。在地上发现摸的数量还是少数,因为太考验人的眼力了,好多时候发现的都是假的洞,扣开后啥也没有。
等到小小牛出来爬上树了,才是摸的最佳时机。只需要打着手电筒,认真的环顾树干即可。只是因为那时候摸小小牛的人太多了,家家都出来摸,有的还是全家出动,所以一排树,来回的看,来回的找,来回的摸。直到晚上八九点钟了,想着小小牛差不多该出来的都出来了,该摸的也都摸到了,人们才渐渐散去。

不过第二天,你照样可以听到震耳欲聋、连绵不绝的蝉叫声,听人说这些蝉大部分是从别的树林里飞过来的,否则头天晚上几乎都把小小牛摸光了,哪儿还来这么多蝉呢?
摸回去的小小牛为了防止过夜蜕变,就洗干净,放在一个大碗里,里面盛满清水,放上盐。等到第二天,拿出一些再单独放在一个小碗里,放在锅里蒸熟。一顿美餐就可以享受了。我当时吃的时候不怎么剥皮,一口一个。想想当时的滋味,至今依然清晰。
来北京后,曾经也从老家带过小小牛,那种早已冻好的。不过好多人不像我们老家那么稀罕,有的甚至不敢吃。不过这两年老家的小小牛身价倍增,从自己摸来吃,到摸来往外卖,从几分钱一个到如今的近五毛钱一个。好多有树林、果园的人家,每年的小小牛收入竟然达好几千元。姐姐家有梨树园子,每年夏天的时候,我都回去体验一把。不过现在摸小小牛,人们都学聪明了,把宽胶带缠在树上,小小牛爬的时候打滑,都掉落到树下面,所以摸的时候根本不用找,直接去树下划拉就行。
我享受那种摸小小牛的感觉,长大了反而不怎么吃了。因为能卖钱,所以小小牛的数量逐年递减。因为能卖钱,好多人家摸了也舍不得吃。每次姐姐都会为我特意留很多,舍不得卖。

童年的小小牛,童年的知了猴!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刘立明,山东阳信人。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MBA,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找同行网(www.zhaotonghang.com)发起人,公益校园组织(www.gongyixiaoyuan.com)执业导师。曾先后供职于多家知名地产集团,现任北京某投资集团副总裁。自幼爱好文学,现身在闹市,心却在故乡的田野。

“句点论策”
滨州市“最具社会责任感”微信公众号
喜欢我,就关注我吧!!!





    关注 句点论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