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香山感怀

 

其实,只要肯挖掘和探索,心仪故土,像康会长那样,故乡,也可以有梦!...





11月7日的早晨,浓雾弥漫,怀揣着文学梦和对香山的慕名,我断然推掉了一些杂事,毅然驱车来到香山生态园。因为第一次来,在文友的引领下,我才腾云驾雾般进了香山。

上午,在香山生态园李老板和康会长的共同主持下,举办了“唐县文学艺术创作协会创作基地”的揭牌仪式,接着我们在基地大厅举办了两位文友的作品研讨会。尽管时间安排的很紧,但文友们很快进入了状态,从不同视角各抒己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我来说,能多参与多倾听就受益匪浅,只恨时间短太匆忙。

午饭后,笼罩在香山的浓雾渐渐退去,苏醒的香山从纱帐里神展开它的双臂,一条是“圣泉谷”,一条是“青龙沟”,深情地拥抱来自尧乡故里的亲人们。一位赵姓导游边走边热情地为我们介绍有关香山的历史传说,以及各景点的名称、方位等等。他说香山本名叫青龙山,传说古唐侯国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唐尧先帝跋山涉水在此发现了泉水,让我们的先祖得以生息繁衍,为感念唐尧,百姓们在此修建了尧庙,并将此泉命名为“尧泉”。的确,这里飞流瀑布和大大小小的湖泊确实不少,对于我们水系并不发达的唐尧故里来说,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青龙山主脉西北是沟壑纵横的“青龙沟”,东南是狭长的“圣泉谷”。我喜欢水,所以我随着第二梯队顺“圣泉谷”一路向下。为选择较理想的角度拍几张照片,我被落在了后面,索性就尽情地观赏一下深秋的香山吧。香山面积不大,地势相对平缓。初冬时节,不算茂盛的草木在荒野里顽强地展露着一片片生机,在秋风里摇曳着它的野性。云消雾散后的阳光泼洒在山坡上,山坡被染红了,泼洒在水面上,五光十色。挂满露水的草叶儿,远远地眨着它晶亮的眼睛。一潭静静的湖水倒映着山坡上的红叶,与对岸芦苇丛中那些苍白而稀疏的芦花遥相呼应,在瑟瑟秋风中吟唱着一曲黄昏恋歌。

走了一会儿,我感觉膝盖有些不适,半路上与康会长一行会面,促膝长谈。



不管是旅游还是聚会,事前大概都会有种种预期或是期盼,事后又感觉与预期有些出入,在这儿我不说差距二字,因为差距体现的是一种遗憾,而出入则体现了既有遗憾又有意外收获。

其实,我们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次旅行。不管是幸福,还是坎坷,一路都是风景,经历就是收获。心中有了阳光,雾霾或阴暗也阻隔不了欢愉的心境。既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身旁的人,与有情有缘的人共享人生的乐趣。

对于那些游走江湖的旅行家们来说可能不屑于土里土气的小香山,它既没有南国山水的妩媚妖艳,也没有北疆山川的俊朗巍峨,既不是荒蛮的戈壁大漠,也不是人工雕琢的苏州园林。小香山只是略加修缮的天然生态园,有山有水有花有鸟,也不乏小桥流水、亭台楼宇,曲径通幽。不算太多的游人可能更适于各种小动物栖息于此,比如野兔、山鸡、百灵鸟以及湖泊中的鱼虾等等。

小香山的这种纯朴、厚道和宁静,其实更适于解压、休闲,相对于那些人头攒动、拥挤不堪的旅游胜地,我更偏爱这里的悠然自得。香山给我的印象就如素颜的邻家女孩,那么质朴和亲切,又能感动人。这里距离县城不过十几分钟路程,感觉就像是自家的后花园,来去很方便。景区内无论驾车游览,还是徒步穿行都很便捷,可谓老少皆宜。

少年时代我就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立志成就一番事业,很欣赏那种说走就走的洒脱,更羡慕那些踏遍青山人未老的游侠。其实,只要肯挖掘和探索,心仪故土,像康会长那样,故乡,也可以有梦!



“我的家乡”微信征文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您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thwenxue@163.com

原创作品,每日推送
微信号:tanghewenxue
投稿邮箱:thwenxue@163.com
责编:王小王
点击右下角留言,参与互动哦。


    关注 唐河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