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74 创意的来源 巴赫创意曲

 

巴赫的两部和三部创意曲,我是一直有耳闻,也因为这个创意曲的名字,一直对这一套曲子很感兴趣。一直觉得听的有些不得要领,就放着了。直到最近读村上春树《无比芜杂的心绪》,里面有一篇提到了其中的两声部创意曲,让我豁然开朗。...



巴赫的两部和三部创意曲,我是一直有耳闻,也因为这个创意曲的名字,一直对这一套曲子很感兴趣。不过一直以来也就是听过两个版本,吉尔伯特的羽管键琴版和古尔德的钢琴版;一直觉得听的有些不得要领,就放着了。直到最近读村上春树《无比芜杂的心绪》,里面有一篇提到了其中的两声部创意曲,说到了这两声部创意曲让左手右手均等的运动,让人的身体得到治愈,让精神和身体得到一种统一。这一下子让我豁然开朗。

所以马上就找出古尔德演奏的创意曲,开始听。抱着这种观点来听,乐曲的那种平衡和美好一下子都可以解释的豁然开朗。这个时候我又找出吉尔伯特的演绎,两者对比。虽然这首曲子这么古朴,让人觉得有一种超脱时代的疏离感,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表示我很不喜欢吉尔伯特的演绎。吉尔伯特用羽管键琴演奏,羽管键琴的音色本身是有点侵略性,让人觉得有些刺耳。加上吉尔伯特的演奏,尤其是在两声部创意曲里面,添加上了我认为过多的戏剧性。尤其是每一首作品的结尾,在速度的放慢的同时对于作品内容的突出我觉得是不太适合巴赫的这创意曲的。感觉他的演奏是有一种很刻意很用力的感觉,我并不觉得这种感觉适合巴赫,尤其是不觉得适合这些创意曲。

反观古尔德的演奏。两声部创意曲里面,两个声部的平衡做的特别好,那种交替的歌唱的感觉让人可以确信这是一种奇妙的平衡。结尾的渐慢古尔德的处理达成的效果也只是让节奏缓慢了下来,并不是说通过速度的变化在累积一种什么感情。在这种追求一种自然的美感和平衡感的音乐里,我觉得一切刻意营造的感觉都是对于曲目本身精神的一种破坏。虽然我承认古尔德本身对于音乐的态度说刻意并不是不合适,但是他的刻意不是让你可以一下感受出来不自然的,他的设计更多的反而让你觉得有种随意。能刻意的设计随意还不让人觉得生硬,仔细想想是很惊人,很吓人的。

然后说三声部创意曲。这两个人演奏的三声部创意曲明显比两声部的戏剧性丰富,因为本身的内容更加丰富了,可以发挥的空间就变大了不少。吉尔伯特的三声部创意曲感觉是比两声部的更加耐听,感觉在这三个声部的控制上,达到了一种平衡的感觉。不像之前的两个声部感觉在互相争抢一个主要的位置,让人觉得杂乱无章了。当每个声部都稍微往后退一点,就觉得整个达成了一种非常让人满意的关系。古尔德演奏的三声部创意曲就更是有这种感觉。虽然直观猜测,我是觉得两声部比起三声部更容易达到平衡,但是听起来三声部的平衡显得更加饱满。可能真的像村上春树所说,两个声部的平衡,当你真切的坐在键盘前面,和琴键沟通,就产生了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吉尔伯特的演奏没有找到在线的,就只好这样放上来,
前几首是两声部,后面几首是三声部)


吉尔伯特的三声部创意曲因为营造了这种平衡感,所以古朴的羽管键琴其实我是更有好感,更人人觉得正确,因为乐器音色本身的不完美我觉得反衬了旋律本身的无可挑剔。不完美的完美,让人心生怜爱,无可挑剔反而让人觉得冷漠,昏昏欲睡。但是古尔德在钢琴上营造出的甚至有些温柔的氛围也人难以不去喜欢,可能是因为觉得过于完善,反而觉得有些不够亲切了吧。当然也可能是面对两声部的更容易把握的平衡,古尔德呈现平衡之余,加上了一些趣味。面对三声部,就只能乖乖的去摸索平衡本身。不管怎么说,可能古尔德眼里,巴赫的这种已经出离现实之外的神性就是真实,不过把这种感觉实实在在的呈现,是不够讨人喜欢吧。这是又一次试着去走近古尔德了。

每周一篇,每次逾千字,深挖内心,音乐能超越时空。

我的微信号是Divine-Demon,您也可以添加我为好友。方便您和我交流。

每周一篇较长的音乐随感,每天一首有趣的音乐作品,和您分享我的生活。

如果您喜欢这个公众账号,希望您把它告诉您的朋友,谢谢。

添加方法:在公众账号搜索中搜索“古典音乐分享”或者在添加好友中添加“Classical-Mu”。


    关注 古典音乐分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