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家长的暴力沟通

 

下午快清校时,沉默寡言的孩子A垂着头,畏畏缩缩地跟在气急败坏的爷爷奶奶后面走进教室。“是哪个同学总欺负你!是...



下午快清校时,沉默寡言的孩子A垂着头,畏畏缩缩地跟在气急败坏的爷爷奶奶后面走进教室。

“是哪个同学总欺负你!是哪个?指出来!”

我正发愣,忽然看见自尊心强而又自制力弱的孩子B从教室走出来。

“你为什么总欺负我孙子?”奶奶咆哮着逼近孩子B,“你到底想怎么样?”

“有没有教养!把你父母叫来!”爷爷也在一旁大声吼叫。

孩子B被爷爷奶奶强大的阵势吓坏了,眼眶里顿时闪着泪花。

孩子A冷冷地看着这一幕,幸灾乐祸。

我把失去理智的爷爷奶奶拉到一边,试图让他们愤怒的心情平静下来,“你们是来解决问题的,对吧?我来处理,可以吗?”过了好一会儿,爷爷奶奶激动的情绪似乎平缓了一些,“我是老师,想了解下情况,能让他们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吗?”他们点点头。

我把俩孩子拉到面前,语气温和地问:“我想知道是怎么回事,谁先说?”

孩子A不说话,怯怯地看了奶奶一眼。“别怕他!只管说!”奶奶突然大叫一声,我吓一跳,孩子A打消了说话的念头,嘴巴闭得更紧了。

我有点不高兴:“能不能听他们自己说?”

“大声说!告诉老师他是怎么欺负你的!”奶奶不放心,补充一句。孩子A对奶奶的话,如过眼云烟,完全忽略,还是一动不动沉默着。

孩子B开口了,边说边流眼泪。残忍的我在这一刻,心似乎变得异常冰冷、坚硬,根本无视他的眼泪,在他叙述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打断,让他评论自己行为的对错。孩子A对于我的询问,不说一句话,貌似点头摇头,我根本不能确定他的想法。

爷爷奶奶看着孙子不争气的样子,干着急。我让他们先回去,告诉他们我要亲耳听到事情的经过。

回到办公室,孩子A还是一言不发,只是时不时瞧我一眼。

孩子B告诉我,他会捉弄孩子A是觉得有趣。至于为什么不捉弄其他人,是不想惹麻烦。相比之下,孩子A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受了委屈也不敢声张,是个合适的对象。

我没有评价孩子B行为的对错,也没有问他为什么喜欢捉弄人,而是肯定地告诉他,我猜他爸爸妈妈一定经常打他。孩子B一听,含泪的眼睛亮出惊奇的光芒,使劲点头。“做错事挨打会难过吗?”他微微摇摇头。“感觉没有做错,却挨打,为什么不说明理由?”

“他们不听!说了以后打得更厉害!”孩子愤愤地说。

我明白了。孩子B面对父母的暴力沟通,感到委屈、不满,可又无力反抗,这种自我不认同、矛盾、焦躁、无力感的心理让他很无奈,迫切需要解决的办法。这时候他特别希望有外力赐予他勇气,赐予他勇敢面对父母的力量,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获得父母的理解和认同。于是,他选中了孩子A,在他看来孩子A和他一样软弱,不敢维护自己的尊严,但又希望孩子A能大胆面对这一切,勇敢面对他的捉弄和挑衅,在战胜自己的时候让自己能汲取到足够的力量,有信心面对父母的暴力沟通。

孩子A看起来是他正确的选择,他们内心有很多共同的感受,彼此能相互理解。但是,结果证明是错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孩子B在父母面前失去的勇气,需要他自己从父母那儿找回来,并且是亲力亲为才行,别人帮不上忙。

再说,孩子A面对家长的语言暴力,连反抗的意识都没有。在家长肆意评价、随意否定、批评谩骂的语言暴力面前,只有沮丧、懊恼,和自我否定,责怪自己做得不够好,责怪自己没有勇气面对许多问题。在这样负面的环境里,孩子默默认同家长的观点,自我意识淡薄,自我存在感低,自我价值感也很低。所以,面对同学B的捉弄,内心只有点点细微的反抗意识,根本没有反抗的勇气,不可能满足孩子B的心理期待。但是内心的感受是不会骗人的,也不会自动消失,孩子A在倍受委屈、情绪积压到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告诉了家人,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孩子出现问题,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简单粗暴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是没有效果的,甚至带来负面影响。孩子A的家长,责任心强,对孩子关爱有加,事事亲为、越俎代庖,一切都安排好好的,不需要孩子动脑思考、动手去做,甚至动口去说。当看到孩子出现问题时,除了帮忙解决,还伴有语言上的暴力倾向,孩子在爱的包围中,无力挣扎,无心挣扎,无需挣扎,依赖意识增强,各种能力没有得到及时锻炼而显得较其他孩子弱。孩子A在家,什么事都不用操心,甚至在学校受了委屈,也需家长出面解决,自己稍稍暗示即可,尊口都免开。

这两种沟通方式,看起来都有沟通的事实,却都没有沟通的效果。家长们自说自话,不给孩子机会,不知道孩子心里的想法,体会不到孩子的感受,有的只是自作主张的评价和让孩子感受不到的爱心。

倾听,是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在没有主观意识的倾听中,我们可以客观了解事情的经过,明白孩子内心的想法,给孩子陈述理由的机会,为孩子表达各种感受创作条件。不管口头述说的理由怎样,孩子各种感受却是最真实的反应,是孩子幼小的自我对外界事情做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值得教师、家长好好重视。

孩子虽然小,情感却是丰富的,需要也是合理、多元的。通过认真倾听,我们教师和家长会猛然意识孩子人性化的问题,孩子虽年纪不大,对很多事情还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可能片面、主观,但孩子终归是通情达理的人,可塑性很强的人。这时,我们平等地和孩子沟通,倾听他们背后的感受和需要,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恰到好处地引导孩子。

马歇尔.卢森堡说过:“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要试图分析孩子有哪些过错,而是用心感受孩子的需要,这样孩子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


    关注 和谐二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