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印记小戏院:老记忆中的文明戏

 

上世纪30年代末,文明戏逐渐演变而成,兴盛一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文明戏很快就衰败了。x0a当时,芜湖也曾上演文明戏,它在那一特殊历史时期所发挥的作用至今留在我们的历史记忆之中。...

上世纪30年代末,文明戏逐渐演变而成,兴盛一时。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文明戏很快就衰败了。当时,芜湖也曾上演文明戏,它在那一特殊历史时期所发挥的作用至今留在我们的历史记忆之中。


新芜路中段、靠近曾家塘附近,有一个至今仍残存的地名——小戏院。

虽然戏院已不复存在,昔日的戏院被分隔成一个个民宅,但老芜湖人来到这里依旧可以寻找到它当年的痕迹,从而勾起一缕缕怀旧的情绪。
小戏院不大,约400平方米,院内有十几排用木头钉制的长条座椅,分成两列。座椅日久年深,个个平滑光溜。最前面的一排座位,大约是雅座,木条椅前摆放了若干个简陋的茶几,上面摆放着贵宾们的茶杯、热毛巾和茶果。

每逢戏院开演,台上唱着、说着、做着,台下则笑着、哭着、叹着。跑堂们的一手绝活则令人惊叹,他们在间歇时,吆喝一声,就把热毛巾抛到二传手的手中,然后递给需要的观众,从未有误。戏院内烟雾缭绕,“香烟瓜子桂花糖”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众位可千万别小瞧了这小戏院,它可是芜湖文明戏首演的场所。所谓文明戏,就是“幕表制”剧。


民国初年,上海大舞台开始了被称为“新剧”的话剧的演出。初期的新剧对开通社会风气、灌输反封建思想起了不小的作用。当时上海的剧本也都很有文艺性和感染力,如《空谷兰》、《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和《隔帘花影》等。

但因新剧实属创举,脚本极为有限。而剧团又不能只上演有限的几出戏,情急智生之下,剧团就产生了大批“幕表制”剧本。

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幕表制”剧本可说是话剧的“速成”剧,只需要编剧召集全体演员来一次讲话,把剧情告诉大家,再拿出编好的幕表,按各幕的情节分配角色给演员,至于上场后具体应讲什么、做什么,就完全由演员自由发挥了。

这种有着话剧形式而又没有严格要求的戏剧,就是所谓的“文明戏”。


文明戏在芜湖的演出只有7年的时间,大约在1921年至1928年间。农历正月,人们总要到“小戏院子”里去看这种文明戏。老芜湖人都隐约知道,小戏院上演的第一场文明戏是《梁祝》。

《梁祝》的幕表分为:别家、结拜、同砚、托媒、送别、访祝、病逝、闻耗、哭灵、殉葬,共计10折。“幕表制”的文明戏已在戏票上印好,并在戏台前一张张地写起来,挂在幕前。演一幕就挂一张,目的是让观众知道下一场的主要内容。

正月里芜湖人有几个压岁钱,还买得起大约10枚铜元左右的“清看票”。那时,在文明戏开演前,剧团总要上演一两幕趣剧,如《打城隍》之类,让大家笑一笑,然后才正戏上场。


由于“幕表制”让演员自由发挥,文明戏的演出时间一般拖得很长,没有4个小时难以收场。

而幕间休息一般是用西乐队吹吹打打一阵,时间长了,原先调剂观众精神的西乐,后来竟成为观众讨厌的噪音。

1928年后,文明戏终因剧本的粗制滥造和没有特殊的艺术风格而不能长期支持,成为昙花一现的剧种。

但小戏院作为芜湖文明戏首演的场地却被载入了史册。


街邻街坊


芜湖首个以社区平台为单位的公众号,旨在传播芜湖人文特色,为大众提供本土系列原创作品。

历史传说板块:芜湖历史悠久,我们通过历史传说故事解开芜湖的神秘面纱,展现历史长河中的芜湖的真实面貌。


    关注 街邻街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