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印记湮灭的芜阴楼:古楼不再,历史长留

 

在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中,很多文物古迹都被损毁。虽然古迹不再,但依附于它的历史记忆不会消亡,芜阴楼也是如此。今天,我们依然能在书卷中找到那些关于它的点滴,了解属于芜阴楼的故事。...

在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中,很多文物古迹都被损毁。虽然古迹不再,但依附于它的历史记忆不会消亡,芜阴楼也是如此。今天,我们依然能在书卷中找到那些关于它的点滴,了解属于芜阴楼的故事。


《芜阴楼上》

野马沈寒气,神禽度细风。

断霞天共紫,斜日树齐红。

山口横虚钓,江隈跋远艐。

解穷千里目,争奈思无穷。

这首诗中描绘的芜阴楼位于芜湖河南泗关街,门对青弋江,为北宋“芜阴居士”韦许的居处。

韦许,字邦仁,宋徽宗(1102-1125)时期在世。韦许终身不愿出仕,他以诗词结交文友,名声在外,以至朝廷一些大臣都愿与他交往,这其中包括苏轼、黄庭坚、蔡襄这些一流的书法家。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携子苏过自黄州乘舟来芜,应承天院方丈蕴湘之邀,为刚竣工的玩鞭亭和梦日亭题诗。

在酒宴上,蕴湘将眉清目秀的韦许介绍给苏轼,两人交谈融洽。通过韦许不俗的对话,苏轼得知他气节甚高,他隐姓埋名寓居于此,不愿入仕为官,却喜结交名流。特别是他对所谓“元佑党人”的政治观点,更持崇敬的态度。二人交谈甚为投机。

苏轼辞去地方官员纷至沓来的邀请,却抽出时间去河南泗关街拜访韦许,并高兴地到他家中做客。韦许盛情款待苏轼,苏轼说:“贤士,不必客气,听闻贵府藏书颇多,不知能否一饱眼福?”

韦许道:“望大师切勿耻笑!”说着,领苏轼进入藏书的芜阴楼。

苏轼见大厅悬挂着“独乐”牌匾,诙谐地对韦许说:“我的书室叫‘东坡’,你的书室叫‘独乐’。东坡者,独乐也;独乐着,东坡也。”

数日后,苏轼离芜,他为韦许留下了《寄傲轩》诗一首。


不久,苏轼将韦许的轶事告诉了黄庭坚。黄庭坚也十分佩服韦许的为人。

绍圣元年(1094年),黄庭坚出知宣州,因‘修实录不实’而遭贬谪,他携家寓居芜湖达两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对芜湖山水名胜有颇多题咏,有时还与挚友郭祥正、韦许诗词唱和,并经常与他俩有尺牍往来。

绍圣二年(1095年),黄庭坚受命被贬为涪洲别驾、黔洲安置,他自江口登州,与韦许黯然告别。


但将芜阴楼写进诗篇的却是北宋诗人、书法家蔡襄(1012-1067),福建仙游人。

蔡襄学识渊博,为官清廉,不循私情,忠直敢言。他官至端明殿学士,在朝中与欧阳修齐名。

1064年,宋仁宗逝世,英宗即位,52岁的蔡襄遭人诬告,奉旨出知杭州。在赴任的途中,路经芜湖,蔡襄特意前来拜访芜湖名士韦许,并在他家住下。
韦许深知蔡襄为人,并对他的书法特别喜爱。蔡襄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代四大书法家。当时流传着他的书法为北宋第一的说法。

经过两天的相处,两人融洽无间。蔡襄对韦许刮目相看,他知道这位布衣的政治见解非一般布衣可比,他隐于闹市,若要求官,易如反掌。然而他绝不沽名钓誉,朝中重臣推荐他为官,他总是百般推辞,不肯就任。

蔡襄知道韦许家的芜阴楼藏有数千卷并不多见的珍版书籍,要求引荐,韦许遂领其登楼,说出意欲收藏墨宝的愿望。蔡襄参观书房后欣然命笔,写下设一首题为《芜阴楼上》的诗篇赠与韦许。
至此,芜阴楼更加著名,但北宋之后,鲜见题咏,可见此楼毁于北宋末年。




街邻街坊


芜湖首个以社区平台为单位的公众号,旨在传播芜湖人文特色,为大众提供本土系列原创作品。

历史传说板块:芜湖历史悠久,我们通过历史传说故事解开芜湖的神秘面纱,展现历史长河中的芜湖的真实面貌。


    关注 街邻街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