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妻幽居栾川大山深处数十年,仅有一个山洞通往山外

 

李老憨说,等到自己快不行了,房门一关,躺到床上,一把火,一了百了……...





魏晋时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隐于世外的“桃花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在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庙子镇,就有这样一个深山孤村,坐落在大山环抱之中。山口是人迹罕至的悬崖,唯有一条200余米长的山洞通向山外,李老憨家从祖上至今住在这儿已经一百多年。(图:@河洛乡村)



五十年代中期,生产队引水浇地,在山涧旁边开挖了一条山洞,才发现原来山里还有两户人家。由于近年来缺少雨水,原来用作灌溉的山洞逐渐废弃,李老憨经过多年修整,山洞成了他进出山外的唯一通道。山洞最低处只有不足一米五,部分低洼处常有积水,通行需弯腰沿着洞壁小心行走。在恐惧中走进漆黑的山洞,小编不小心踩进水洼,鞋子湿透。恐惧加寒冷,甚至有点绝望。



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来到了李老憨家中。据李老憨介绍,山里的另外一户在前几年搬走了,整个山坳,现在只有李老憨和老伴两个人。



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个三轮,钻山洞的时候要低头趴着开,山洞有水的时候,机器经常被憋死,只好下来推。(这张图是上次探访时拍摄,那时山上还是绿油油的一片)



清朝末年,李老憨祖上是当地镇上的农户,尽管耕地不多,好在不用给地主交租,日子过得也算有滋有味。不料豫西地区匪患突起,李家在一夜之间被土匪夷为平地,李家先祖带着家人,凭着和当地大地主王家的一点关系,躲进深山,做起了守山的佃户。



李家在山里这一住,就是一百多年,开垦荒地,种植竹林,筑土坯建起了几间草房,算是有了落脚之处。也正因为山口悬崖难以上下,避免了战乱和匪患。这些房屋原来都是草房子,前些年流行起了石棉瓦,李老憨设法从山外运回来一些石棉瓦做屋顶。前几天大风刮坏了屋顶,李老憨需要自己爬上爬下修缮房屋。



李老憨的老伴,说起来算是他捡到的。这个老伴精神不正常,根据她自己偶尔断断续续的描述,应该是她的孩子早年赶集时候被人抱走,精神受到了刺激,对黑暗特别的敏感,经常漫山遍野找孩子。



老憨家已经通上电,不过唯一的电器是这个电灯泡,收音机已经坏掉废弃了。



山路只有一米来宽,自从山洞没什么水了之后,李老憨购买了一个拖拉机头,便于耕种山间土地。他又用自己的木匠技艺,制作了一个板车和拖垃圾头牵连,这个现代与原始相结合的拖拉机,于是成了他远行变卖粮食的交通工具。



连年干旱,山里的泉眼有很多已经不再出水,这个曾经用来吃水的泉眼,现在成了死水一滩,也只有他养的几十只鸡在这里饮水。李老憨想过在山里多养一些鸡,很可惜的是山里有野畜,会来祸害。李老憨也养过几箱蜜蜂,由于不会管理,有的自己飞跑了,有的让林子里的大马蜂侵害,也败了,他认为自己没有那个财运,也就作罢。尽管墙上摆放着几个木头风箱,里面却是一只蜜蜂也没有。



干冷的北方冬季,李老憨和老伴就在院子里生起一大堆火来取暖。因为屋子里面杂物太多,不适合生火,下午四五点,天一黑就只有早早钻进被窝。他们的棉被也有些年头了,有的地方已经没有了棉絮,还有的地方成了堆积的硬块。小编答应他,下一次来看他的时候,会给他带一床新棉被,李老憨很实在的说:“那可是中,别买老贵的,到时候我给不起你钱!”



李老憨唯一的一次婚姻就是这个精神有些不正常的女人,已经快70岁的他也没想过要收养一个孩子。他说住在这样一个地方,就算有了孩子,也只会成为孩子的负担。等到自己快不行了,房门一关,躺到床上,一把火,一了百了……



洞外2公里就是人声鼎沸的景区,老憨在这个山洞的里边,开荒种地,自给自足,照顾傻老伴,这就是他的人生……

河洛乡村——为默默奉献的山民发出微弱的声音。


    关注 栾川贴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