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主编磨课】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一)》教学设计点评

 

第十五届系列研讨会即将于4月22日开幕。为了方便现场执教研讨课的教师们交流研讨,于4月13日通过微信群的方式,与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主编,也是即将在本次会议现场执教六年级上册《身高的变化》一课的张丹教授及教材分册主编王明明老师共同进行了磨课。...



新世纪小学数学

 微信号:xsjmath(←长按复制)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杂志、光盘   



第十五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暨“数学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数据分析观念”主题专场将于4月22日开幕。为了方便现场执教研讨课的教师们交流研讨,于4月13日通过微信群的方式,现场执教的教师们与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主编,也是即将在本次会议现场执教六年级上册《身高的变化》一课的张丹教授及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分册主编王明明老师共同进行了磨课。

《栽蒜苗(一)》教学困惑
执教:赵美红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实验校小学部




问题1:数据整理部分

书中的问题:这么多数据如何整理?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不理解。整理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以往的统计教学总是为了要解决一个问题,才需要进行收集数据、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给出合理化建议的,而这节课中目的性似乎没那么强烈,没有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去学习。

本节课绘制统计图表的目的何在?

问题2:绘制统计图部分

设计让每个孩子自己试涂统计图,想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思考,再进行全班交流汇报。

实际情况:因为每个学生都想要绘制完整的统计图,有问题也只是同桌互相看一看,不交流不讨论。而且会用很长时间,用时足10分钟,也会有学生绘制不完的问题。

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问题3:一格表示多个单位,其中表示多少比较合适(有相同数据单位表示不同的,有不同数锯单位表示相同的),单位量的多少有范围吗?



《栽蒜苗(一)》教学设计点评




一格到底代表几个单位,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要根据解决的实际问题;二是根据图让别人看的清楚,又能很好的表述问题。一格表示几个单位都是可以的。

剩下的两个问题其实是比较纠结的,因为这节课从知识上确实要完成条形统计图。实际上我一直认为对于图的绘制,一是孩子并不困难,因为条形统计图已经会了,主要简单解决一格代表几个单位。

另外统计肯定有比画图更重要的事情,我建议不把画图看做最重要的部分。

我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开始让孩子画折线统计图,然后进行身高的预测,但实际上折线统计图孩子早就会绘制了,全班都对了,没有一个错的。纠结要不要独立画的问题,因为一画就要花时间。最后考虑到为大家传递一个大部分老师和大部分学生都适用的想法,还是选择了画,没有把重点放在比较我们画的不同,而是直接了当的跟孩子们说:其实大家都会画,画的想法和思路都是一样的,我们就直接看画完的结果,从结果中获取的信息吧。

总而言之,画统计图本身和一格表示几个单位可以作为讨论,但不宜于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听了北大附小的课后有强烈的感受,孩子在整个栽蒜苗的过程中,是有非常丰富的体会的。

老师让孩子回顾自己栽蒜苗过程中的一些感受,老师用照片方式,让孩子去谈有什么困惑、有什么感受、提出什么问题,孩子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比如我栽的蒜苗高度能代表所有同学蒜苗的高度吗?自然引出我们要比较大家蒜苗的高度,当然我们可以先从小组比较起来。

也有的同学提出来:蒜苗每天生长的高度都是不一样的,高度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自然引出下一个内容折线统计图去表示变化情况。但实际上孩子们对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是非常多的。因为我们老师做一个课题,提出和发现问题,因此我们的课以发现和提出问题、去研究问题为主线的,孩子的兴趣非常的高涨。当然我们这节课内容还不能以发现和提出问题作为主要,另外也考虑到可能不是自己的学生,并不一定了解情况,但是我觉得适合于让孩子先提出一些问题的。

如果担心孩子没有那么多感受,提不出问题,老师可以说一下:我们的学生栽蒜苗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我栽的蒜苗和其他同学的一样吗,蒜苗生长变化有没有规律啊等,围绕这个问题,后面就顺理成章了。

提醒厦门学生栽蒜苗的过程中把数据保留下来,有没有什么感受,有没有什么发现,提出和大家交流的困惑,可以和他们的老师交换一下,提出问题和发现。反正我看了课堂给我的震惊非常大,孩子提出了好多鲜活的问题,比如说土栽、水栽、萝卜栽有什么不同啊,蒜苗到底能长多高等等。

总而言之,建议画图和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知识,是要有的,但不一定花费那么大的功夫去做这个事情,只要能画出来、看清楚就可以了。还是把从过程中产生什么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用什么样数据去说明,以及看这些数据能帮助我们提取哪些信息,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问题作为重点。
您对本节课有什么建议或者感受?
欢迎您留言参与研讨!


《新世纪小学数学》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新世纪小学数学》由长春出版社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联合创办。

主要栏目介绍:

专家视角:走近数学和教育家,探寻专家眼中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视角。

本期话题:甄选当前小学数学教育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提供不同视角的研讨交流,引领研究与实践的方向。

聚焦课堂:通过对案例的展示与剖析,探讨更具实效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教材视窗:介绍教材编写与修订的意图,教师在教材使用中的建议,加强教材编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及时对话与沟通,展示国内外的优秀教材。

欢迎一线教师和数学教育工作者拨冗赐稿。

投稿邮箱:xsjmath@163.com

  点击“阅读原文”订购杂志

❶ 点击精彩回顾查看更多
❷ 复制网址在浏览器打开
www.xsj21.com
❸ 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
新世纪小学数学


    关注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