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年二三事

 

作者丁金芬,曾经的物理老师,现在在黄岛区某机关工作。愿以我笔写我心,不求功利,心怀感恩,惟愿温暖自己和身边的朋友。...



忆年二三事

文/丁金芬




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个周日已经是腊月十一了。一大早我就“全家总动员”,招呼着老公、儿子大扫除,老公慢吞吞地说:“急啥,过年还早呢!”我扳着指头说:“不早了,还有好多事没干,吃的用的穿的都还没买呢,赶紧的!”儿子戏谑地说了句:“真老土,现在谁还专门为过年买新衣服?平时缺的时侯就网购了。”我不再理会他们,自己开始忙着大扫除了。干着干着,蓦然想起了小时候在父母身边的那些年事儿……

      HAPPY      
变迁的窗事
  NEW YEAR  
小时候,老家大场的房子大都是安有黑色窗棂的低矮土坯房。我家的房子也是如此。除夕那天,父母安排给我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把窗框和窗棂擦干净,每年雷打不动,我也乐此不疲。我先把旧的窗户纸撕掉,然后用沾有清水的干净抹布把窗户的边边角角润湿,再用小刀刮掉陈年污垢,边干边看着忙碌的家人,心底陡然涌起一种单纯的快乐。窗框擦拭干净以后,母亲上场了,只见她拿出洁白平整的新窗纸小心翼翼地贴了上去,然后在窗纸的正中间,方方正正地开一个小窗,下端缠在细秸秆上,卷起来就可挂在两个小钉子上。这样既可以通风,又便于随时观察天井里来往的人。最后在窗户的两个角上,母亲贴上红红的窗花,瞬间一股喜庆的节日气息就出来了。每当父亲把窗旁的年画贴上后,我就会拍着手高兴地跳起来——过年啦!
到了八十年代末,我家在原来的土坯房的基础上,把前墙换成了砖墙,木棂窗也升级成了玻璃窗。窗虽不大,但屋内亮堂了许多,也温暖了许多。我的任务仍然是把窗户里里外外擦拭干净。擦拭完毕,我从父母满意的眼神里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父亲每到年底就把窗框涂一遍漆,他像母亲贴窗花一样,细心打理着窗户。父亲一直崇尚干净,他认为这是家道兴隆的体现。待我出嫁以后,弟弟就接替了我擦窗子的任务。

前几年,我家老屋已翻建成了钢筋水泥筑成的大房子,父母终于住上了舒心的“花园洋房”——宽敞的院落、宽宽的房间、大大的铝合金窗户。父亲乐呵呵地说:“别看窗户大了许多,可打扫起卫生来方便多了,再过年我自己擦窗户。”是的,父亲会把窗户擦得越来越明亮,他的心里也会越来越亮堂。
      HAPPY      
曾经的“看鱼”
  NEW YEAR  


小时候,由于父母勤劳能干,我家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年到头也能吃上不少回鱼肉。可是每到过年的时候,鱼肉都被母亲“雪藏”起来了。因为当时老家有个习俗,从大年初一就开始请客吃饭,母亲有做不完的饭,父亲有赴不完的席。一向好面子的父亲,自然不甘落于人后,大正月里忙着迎来送往,自己从早到晚也是醉醺醺的。出了正月以后,总说身体不舒服,是喝酒醉的也是喝酒累的。母亲呢,为了准备好每一桌酒席,也为了挣个好口碑,动了不少脑筋,费尽了心思。那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桌酒席都要有盘上好的海鱼,因海鱼太贵,通常那盘鱼是不能动筷子的,美其名曰“看鱼”,这样这一盘鱼就可以对付好几桌。每次从酒席上端下来,母亲就把那盘鱼“束之高阁”,谁也不准动。一直到“看鱼”的品相不好看了,才犒劳我们,我们吃时真恨不得连鱼刺都咽下去。肉呢,除了肥猪肉,还会把剩下的牛肉、羊肉等都挑拣出来,等着下一桌备用,这样我们能享用的只剩下青菜了。哥哥弟弟对此视而不见,好像也习以为常了。嘴馋的我却忍不住嘟囔了,小声问母亲:“为什么越到过年越没有鱼和肉吃了?光吃剩饭啦。”一向安静的母亲没说什么,可是再到了吃饭的时候,饭桌上赫然摆上了鱼和肉,我们兄妹三人大快朵颐。晚上睡前,我听见母亲对父亲说:“还需要做几桌菜呀?孩子们越到过年越吃不上好饭。”听声音好像很愧疚,我却没有羞愧自己的不懂事,反而会为自己争取到了一顿好饭而沾沾自喜。
现在农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年的时候,轮流请客吃饭的陋习早已被年轻人打破,“看鱼”成了历史。虽然老家亲戚多,每年依然需要操持好几桌酒席,但母亲总是毫不吝啬地端上来大鱼大肉,劝客人多吃。还说什么冰箱里满着呢,做了不是为了好看的,剩下饭菜很快就坏了。每每回家,望着满桌的鱼肉,我又忍不住嘟囔:“咋没青菜呢?我只想吃菜。”
      HAPPY      
昔日的游戏
  NEW YEAR  


小时候,一进腊月门,大人都会慷慨地给小孩子几块零花钱,男孩子就一溜烟跑去小卖部换成花花绿绿的爆竹。村里的大街小巷便开始热闹起来了,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男孩子拿着小爆竹甩爆竹…,比一比谁的多、谁的大,胜者自然一脸豪情如将军凯旋,输者连呼“家里还有、家里还有”,不甘低头。男孩子们将爆竹点上火后一扔,立刻用手捂着耳朵跑人,听到爆竹声响才回头,零零星星的爆竹声此起彼伏。男孩子们一个个穿着厚厚的棉袄,团团的、笨笨的,脸蛋红红的,头顶还冒着白气,一双双小手黑不溜秋,玩得热火朝天。女孩子们文静得多,在一起玩跳绳、踢毽子、丢沙包等等,也玩得不亦乐乎。街上热闹异常,小孩子们回家狼吞虎咽地吃点饭,又加入了各个“团团伙伙”。大人们无暇顾及孩子们,只有到了饭点才点卯,呼儿唤女,孩子们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去。那时候的孩子很少感冒,玩累了倒头就睡。
已读大学的儿子,在他小的时候,就不再稀罕那些朴素的游戏和“玩意儿”,因为他们有了更时髦的电玩。电脑、电视、手机是他们的“玩伴”。虽然这些电子产品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锻炼了智力,但是孩子们却玩得视力下降了,体能不如我们小时候了。禁不住呼吁:孩子们,过年了,常去户外体验一下过年的气氛吆!


丁金芬,曾经的物理老师,现在在黄岛区某机关工作。愿以我笔写我心,不求功利,心怀感恩,惟愿温暖自己和身边的朋友。
 

投稿:jiazaihuangdao@163.com

编辑:jing1qiu(静秋)

校稿:管菲菲

声明:文中插图来自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家在黄岛


    关注 家在黄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