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春联的记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经意间又到了辞旧迎新之际,年节里,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被乡亲们公认为是过年时,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众多习俗中的重中之重。...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经意间又到了辞旧迎新之际,年节里,家家户户张贴的春联,被乡亲们公认为是过年时,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众多习俗中的重中之重。



早年,不管是城里还是农村,人们过年时的春联,绝大多数都是红纸黑字,用墨汁写成,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细致讲究的人家买来金粉,勾兑香蕉水所书,金粉所写者,笔迹一干文字浮光耀金,墨汁写成的虽无光亮,确也墨迹生香。过年时不贴春联者,只有一种情形,家中有白事,逝世者还未过三周年,要么就是用蓝纸写成,旁人看到亦心知肚明。

过去,每每过年,我都不遗余力地为乡亲们写春联。我的毛笔字虽说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在我们这个仅有二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总还算是个能提起毛笔的。回味那流逝的时光,我为乡亲们写了多少年春联,已记不清了,反正是年年过年年年写,乐此不疲。我总觉得我是愚笨之人,为父老乡亲们再干不了点什么,这点能力愿意献给朝夕相处的村里人。乡亲们为了喜迎新年,顶着风雪,冒着严寒,把一卷一卷的红纸拿来放在我家,我按顺序一一登记,在那些时日里,我一人折纸、割纸、书写。孩子们年幼,妻和母亲在厨房里蒸年馍,切菜炒肉忙碌着,谁给谁都帮不了忙。

张文博 书法作品


上世纪 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家乡刚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家家分有耕牛,户户建有牛圈,人们写春联除了街门、大房门、厨房门外,总也要给牛圈写一副春联。除此之外,卧室里、炕墙上、院墙上、梯子上、面柜上也要贴上小帖子,以祈求来年生活美满,老幼安康。我们村依山傍水,我给乡亲们街门房上写的春联是“门前溪水声声笑,屋后青山步步春”,或“又是一年新春到,依然十里杏花红”。厨房门上写“炊烟袅袅九碗丰盛,佳肴盘盘五味生香”,或“油盐酱醋节约为贵,锅碗瓢盆卫生当先”。牛圈门上则大多是“讲卫生六畜兴旺,勤垫圈四季平安”。小帖子内容有老人的卧室写“老者安康”或“人寿年丰”,有小孩的写“少者怀春”或“闻鸡起舞”,上楼的木梯上写“步步登高”或“高瞻远瞩”,面柜上写“面如白雪”或“细水长流”,院墙上写“满院春晖”或“春光满院”。无论大春联还是小帖子,内容繁多不一,包罗万象,但目的只有一个,希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每年写春联从腊月二十九开始,白天写晚上写,直写到腊月三十的下午,虽然写得我腰酸腿困,但当看到大伯大婶、大叔二嫂们,拿着我写好的一沓沓春联喜笑颜开回家的情景,我的疲惫感瞬间便烟消云散。
张文博 书法作品


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我们村的小河边,有一座小庙,庙里住着一位瘦小的老人。他祖籍四川,十八岁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随部队到处辗转,在解放宝鸡战斗中,队伍被解放军打散,他便流落于此。每年写春联时我总是记着给他写一副拿去贴上,老人见此,深陷的眼眶里总是滚下几滴感激的泪水。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时已很少有人买纸寻人写春联。这几年除夕,徜徉在村子里,看着那一排排鳞次栉比的房舍,街门上房门上那花花绿绿、耀人眼目的春联,门楼上高高悬挂的大红灯笼,听着村子里此起彼伏的爆竹声,我不禁为富裕起来的乡亲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深感欣慰。继续漫步村子,村北见到两户人家,街门紧锁,没贴春联,一打听才知道他们在南方打工,我思有所悟,不回家过年,一则可以节省往返的车费,二则过年时劳务市场的活儿好找,报酬也高。

念此,我的心中不觉生发出几多难以释怀的乡愁……衷心地祝愿漂泊异乡打工谋生的乡亲们来年的生活幸福、美满,鸡年大吉。
推荐 阅读
方英文景象丨高建群
邢小利首论《落红》
柳青为什么要选择扎根长安县?
多好的老汉!——与陈忠实的交往片断丨方英文


    关注 西安读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