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名校】走进东师附中历史组

 

东师附中历史组为什么这么牛?今天,小编带您深度了解一下。

在实践中探索,在研讨中深化,让有生命的历史更...



东师附中历史组为什么这么牛?今天,小编带您深度了解一下。

    在实践中探索,在研讨中深化,

让有生命的历史更加鲜活
历史教研室主任 陈艳杰
东北师大附中历史教研室一直秉持着“修德、博学、敬业、协作”的工作作风, 在“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的教学思想引领下,在教学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改科研工作中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为学校优质品牌的创建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名师辈出,俊彦云集

师大附中历史教研室自成立以来便展现出勃勃生机,先后涌现出吴佳文、李颖、陈艳杰、刘学兵4名历史学科特级教师,以及李硕、李颖、赵海军、刘学兵4名校长和副校长。



东北师大附中历史教研室全家福

现任12名教师中,平均年龄38岁,平均教龄18年。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5人,二级教师1人。从学历构成上来看,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9人。从综合实力上来看,特级教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吉林省基础教育科研骨干教师1人、长春市科研名师1人、吉林省历史教学新秀6人、长春市历史十佳教师5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学校中层领导3人。总体来看,这是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综合能力强、团结向上的学术型教师团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历史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陈艳杰用她32年的从教经历,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陈老师是历史教研室文化的设计者和引路人,也是历史教研室老师们专业化发展的促进者和领航人。陈老师说:“历史是有生命的。历史课堂应该让沉寂的过去变成跳动的音符,再现历史的鲜活和魅力”。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历史教研室的老师们积极踊跃地投入到历史教学改革中,践行着“在实践中探索,在研讨中深化,让有生命的历史更加鲜活”的历史教学理想。
省级骨干教师刘文江
省级骨干教师蒋礼


市级骨干教师杨洋、刘亚丽、陈明堂


二、学科建设,锻造特色

历史教研室以“加强队伍建设,形成优秀群体;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形成学科特色;加强教改科研,提高理论水平”为学科建设目标,逐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

(一)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

备课是教学行为开展的计划与准备,是教学活动质量提高的前提和保证。为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历史教研室严循集体备课制度,即各学科组每个星期集体备课一次,每学期学科组集体备课观摩一次。各学科组根据自身的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历史教研室通过备课观摩,形成了可供借鉴、可供吸收、有指导意义的备课模式。



毕业班老师在研究高考试题
高二学科组集体备课
高三学科组集体备课观摩
(二)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学

运用课例研究建构有效教学模式是历史教研室近年来重点研究的课题,并在学科组内、教研室内,甚至校际之间开展了广泛研究。

从听课到评课,从课堂观察到发现问题,从诊断原因到实践改进,这是一个螺旋式演进的过程。正是因为对这一过程的重视和发展,历史教研室才建构起了“ 情景的课堂”“思辨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活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网络的课堂”“合作的课堂”“自由选择的课堂”等新的课堂模式,使附中的历史课堂更加生动与鲜活。



陈明堂老师的“开放的课堂”


刘亚丽老师的“情感的课堂”
蒋礼老师的“网络的课堂”
杨洋老师的“合作的课堂”
纪巍老师的“思辨的课堂”
于敏老师的“情景的课堂”
历史教研室通过参加大型教学竞赛的方式,来激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近年来,在国家、省、市、学校举办的各类教学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为附中历史教研室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
2013年,纪巍老师参加省历史教学新秀比赛,获新秀比赛第一名。同年,在东三省历史年会上,陈艳杰老师获东三省历史学科带头人称号,刘亚丽老师获东三省优秀历史教师称号,尤浩任老师在说课比赛中获东三省历史十佳教师称号。2014年,纪巍老师的《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课获全国优质课(高中组)一等奖。2015年,曲虹老师的《美术的辉煌》一课获全国历史优质课(高中组)一等奖并在全国历史年会上公开展示。2016年,尤浩任老师的《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获全国历史优质课(高中组)一等奖。
曲虹老师在全国历史年会上展示《美术的辉煌》一课
纪巍老师参加吉林省历史学科教学竞赛评选活动
尤浩任老师参加 “三省四校青年教师研究课”活动
白钢老师参加学校“第32届教学百花奖”教研活动
三、教改科研,锐意进取

历史教研室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系统的校本课程开发为目标,激活教研组教育、教学研究机制,形成了以科研带动教学的良好氛围,逐步实现历史组教师们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一)主题研讨层次化

历史教研室以学科组为单位,力求在统一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实际情况,针对具体教研问题进行主题研讨,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针对高一年级,主题研讨的内容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提高理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等;针对高二年级,主要有《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选修课的选与讲》等;针对高三年级,主要有《考试大纲与高考试题的研究》《原创试题与说题》等。

(二)课题研究具体化

为使课题研究更具实效性,历史教研室创造性地把课题分解到学科组,以微课题的形式开展研究。如,陈艳杰老师将其省级课题《高中历史教学优效性研究》分解成为若干个微课题,课题组的老师们围绕相应的主题进行研究,包括《大学先修课的有效性教学研究》《历史选修教材学案有效教学研究》《理科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初高中贯通教学历史学科有效性教学的研究》《历史学科史料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等,每个微课题均以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落脚点,极大地优化了历史教学研究。

2010年以来,历史教研室承担的主要研究课题有《中学历史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信息技术和历史课程整合的研究》《历史素养需“养之有素”》《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历史学科教学思想研究》《高中历史教学优效性研究》等。此外,历史教研室参加教材编写5部,完成论著6部,发表或获奖论文30余篇,讲授市级以上公开课4节,讲座6次。



刘文江老师的首席教师专项课题开题报告会
陈艳杰老师的首席教师专项课题开题报告会
蒋礼老师的首批校级课题开题报告会
(三)校本课程系列化

历史教研室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研究,从分类上来看,有主导性校本课,也有拓展性校本课。其中,主导性的校本课主要有赵登明老师的《全球通史》、纪巍老师的《关东三千年》,拓展性的校本课有刘文江老师的《20世纪的主要战争》、于敏老师的《历史人物评说》、曲红老师的《中外八大家族》、陈艳杰老师的《中外八大悬案》、刘亚丽老师的《影视中的历史》、杨洋老师的《神秘的玛雅文明》、尤浩任老师的《实用型社会进化论》、宋大千老师的《中国国民性的演变》、白钢老师的《满语文与满族历史文化》等。目前,历史教研组已完成4本校本教材的编写。



历史教研室部分校本教材

为适应大学阶段学习的要求,历史教研室还在高二年级开设了大学先修课——中国古代史,由纪巍、尤浩任、白钢三位老师任教,他们均在北师大进行过专业培训。目前已经毕业了一届,学生成绩优异。


赵登明老师在上校本课


宋大千老师在上校本课
曲虹老师在上校本课
白钢老师在上校本课
于敏老师在上校本课


尤浩任老师在上大学先修课


(四)研究性学习广泛性

2010年以来,历史教研室共指导了85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参加的学生达到590人次。学生们对《日本在伪满洲国的统治》《邪教的产生和危害》《二战欧洲东线战场苏德坦克研究》《二战犹太人问题研究》《中国古代火器研究》《美国国会研究》《中苏边界问题研究》《晚明传教士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服饰研究》《科举制的探究》等33个不同的课题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性课题内容纵跃古今中外,极大地拓宽了学生们的历史视野、提高了学生们的历史学科素养。



陈艳杰老师在对历史研究性小组的课题进行点评
历史研究性学习板报展示
   历史研究性小组进行结题报告
历史教研室的老师们在龙门石窟
历史教研室的老师们在古城西安

一直以来,历史教研室秉承着附中首任校长陈元晖先生的“附中教师要当教育家,不做教书匠“的教育主张,在陈艳杰老师的带领下,全体成员锐意进取、远溯博索,实践着“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的教学思想,逐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未来,历史教研室将会继续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坚持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方向,共研教学之艺,共悟历史之美。


    关注 家长帮长春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