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故事】于洪区老干部“家的故事”⑴——家是人生第一所学校

 

写在前面  为深入推进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按照省、市委老干部局的部署,于洪区委老干部局在全区离退休...





写在前面为深入推进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活动,按照省、市委老干部局的部署,于洪区委老干部局在全区离退休干部和老干部工作者中开展了以讲“家人”、叙“家事”、传“家风”、论“家训”为主题的“家的故事”主题宣传活动。

自4月份活动启动以来,广大离退休干部和老干部工作者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共上报区委老干部局“家的故事”67篇,报送数量在全市排名第一。于洪区作为此项活动的典型得到了市委老干部局的高度肯定,并成为《辽沈晚报》“家的故事”专栏首选及长期合作单位,该报主任记者李振村在进行采访时,对于洪区老干部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截至目前,于洪区已有7位老干部“家的故事”见报,并同时转载在《辽沈花样夕阳》微信公众号上。

在此,于洪政务微信平台开设“家的故事”专栏,陆续对于洪区“家的故事”进行展播,充分展示于洪区老干部在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向上向善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本期“家的故事”的主人公是原于洪区委书记刘传洪。

家是人生第一所学校






也许是退休之后闲暇的日子多了,刘传洪时不时会想起儿时的时光。会想起离大海只有几里路的烟台小村庄;会想起扎着葫芦架子的自家院子;会想起繁星满天的夜晚,母亲坐在草墩上讲的那些故事。

年老回忆往事,就像云烟一样,记不真切。但是母亲讲的那些故事,60多年过去,已经75岁的刘传洪仍然记得清清楚楚。




诗中家风

清心少私念正道有明灯

刘传洪说,他家的家风其实很简单,就是:善良、有爱。

有了善良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有一颗关怀体恤之心,也就会爱这个世界,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生命。时时与人为善,就不会去做违背良心的事。

他对孩子的要求也很简单:严格要求自己,在家做个孝顺孩子,在单位做个好职工。

至于正直做人只是一个人再正常不过的操守。

2002年退休前他是于洪区的区委书记,在于洪区工作了18年。妻子从来没有走后门让他帮着办点什么事。孩子们也从来没有朝他开过口。

他最喜欢的一首诗,是包公写的:清心为正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去年年末,刘传洪还被评为了“沈阳振兴中十佳老干部”,他写了一首诗算作是一次家风教育送给孩子们:办事守底线,行为有准绳。清心少私念,正道有明灯。

每月一次,刘传洪都要参加一次诗会,他笑着说,“现在不是流行诗和远方嘛”。名声远扬的北辰诗社现在一共有十八位同好。年龄最大的已经92岁。

为什么写诗?“因为诗可以明志。”“因为诗一般的生活是美好的代表。”

他写了一首诗给自己:铁骨丹心向阳开,高风亮节虚心怀。坚守空谷幽香在,夕阳篱下乐自来。



母亲的故事

争的不足 让的有余

“讲二十四孝,讲神话传说,讲村里以前发生的故事。”刘传洪说不识字的母亲并不是随便讲的,“不论她讲什么,主题一定是好人得好报、恶人有恶报。”正是母亲最朴实的善恶观潜移默化地在刘传洪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要做好人的烙印。

小时候,刘传洪对母亲的行为有些不理解。比如与邻居孩子玩耍时,总免不了争强好胜,有些争吵甚至有些打骂。这时,母亲不会去过问谁对谁错,总是以好话相劝人家的孩子,把刘传洪拉回家教训一顿。“争的不足、让的有余”这是那时母亲常说的话,“这句话在我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始终坚守着,在个人名利方面从来不争,顺其自然,心平气顺。”

母亲是最普通不过的农村妇女,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经常通过一些生活的小事,用人生经验来教育子女。

小时候家家都缺少柴火,刘传洪一到星期天和放假时,就去河边地头去搂草。但是去搂草的人多了,自然就剩不下什么。他每次去搂草,总想找草多的地方,结果累得够呛却收获寥寥。母亲知道了就告诉他:“要哈下腰,一根一根地捡,也能积少成多,不能站在这山望着那山高。”刘传洪说,正是在母亲的教育下,他养成了干什么活都不怕苦不怕累,不避重就轻,认认真真地干的习惯。



父亲的歌

男人要像苏武有气节

刘传洪的父母都是农民,经历过贫困、战乱、动荡和种种苦难,没有什么文化,对教育子女谈不上有系统的理念,更没有像大家旺族、书香门第那样归纳总结出代代不绝的家风。但是他们时时不忘向孩子们灌输最简单的做人的道理。

说到父亲,清了清嗓子,刘传洪开口就唱,“苏武牧羊在北海……”这是他学会的第一首歌,是父亲教给他的,“父亲说,男人要像苏武有气节。”那时,抗日战争刚刚胜利。

父亲是个很较真的人,经常从点滴小事上培养刘传洪的责任意识。

有一年春节,父亲第一次给刘传洪买了几个二踢脚(双响)。小孩子当然高兴极了,马上跑出去放了一个,谁知居然只有一个响。刘传洪还在纳闷双响怎么只有一个响时,父亲突然出来了,问怎么只听到一个响,刘传洪说不知道。父亲就让他赶快去找另一响。

“我不去,找那个东西干什么?”刘传洪跟父亲犟嘴,结果父亲非常生气,逼着他一定要把那一响找回来。父亲也帮助他找,最后在柴火堆旁找到了剩下的那一节,找到时,二踢脚的红纸还在微微地冒着烟。父亲拿着这一节纸,指给刘传洪看,“如果不找回来,要是落在草垛上就很容易着火,那就会造成很大损失。”刘传洪听了点了点头,心里的怨气也全消失了。

刘传洪说,“家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位启蒙老师,家教是第一本言行合一的教科书,家风就是第一所学校的传统和风尚。



儿子的白面馍

挨着饿把学校发的馍带给生病的父亲

在刘传洪的记忆里,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一般就是在饭桌旁、在炕头上或是在夜晚纳凉时。但更多的时候,父母靠的是质朴的言行,靠以身作则来对孩子产生影响。

他的父亲在家排行老大,下面有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父母在这个大家庭中,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毫无怨言。细心照顾爷爷奶奶、关心弟弟妹妹。从刘传洪记事起,就看到了在生活困难条件下,母亲总是把好东西留给爷爷、父亲和年纪最小的他,而自己只吃粗粮和糠菜。

当时刘传洪十分不解,母亲告诉他说:“你爷爷年龄大身体不好,应吃点好的补补身子;你爸爸干重活、出大力,吃饱了有力气干活;你还小,吃点好的长身体。”耳濡目染之下,孝与爱的道德观在刘传洪心里深深扎了根。

1960年,家里没有粮食,净吃地瓜叶、草根,拌点地瓜玉米面,雪上加霜的是父亲又重病缠身,卧床不起。

当时刘传洪正在县城读高中住校,虽然也吃不饱、吃不好,但是,周六晚上学校还会给一个小白面馍。吃晚饭时,刘传洪就只喝菜汤,饿着肚子赶十多里路回家把白面馍拿给父亲吃。

母亲问他,他就说已经吃过了。母亲并不相信却也不多说什么,就把锅里的菜饼子拿出来给他填肚子。“从母亲的眼神可以看出,既心痛我,又夸我是个孝顺的孩子。”刘传洪每周都把省下来的小白面馍带回家,一直到度过灾年为止。

那时候学生用的都是石板和石笔,因为纸张太贵。在刘传洪记忆里,除了亲戚带过来的几本杂志外,就没看过什么课外书。

刘传洪印象最深的是考初中。只考两门课,数学和语文。在学校的操场上划出大格子,学生们就在格子里进行考试。除了自己带文具之外,还要带个小板凳或者小草墩。考试的时候没有桌子,学生们就在膝盖上完成考试。当然还可以带件蓑衣,考试的时候,就算是趴着写,老师也不会管。

在考第二科语文的时候,突然就下起了大雨。老师们就喊学生快到教室里避雨。当时刘传洪很小心地把卷子藏进怀里,然后披上了蓑衣。结果慌乱中很多人的卷子都湿了,只有他的是干干净净的。“卷子湿了自然就作废了,只有一科成绩当然考不上初中。”刘传洪笑着说,自己其实挺幸运的。

但归根结底,还是父母潜移默化的教育从小培养了他认真、细心的性格。幸运这样的好事其实从来不在有准备之外。“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恋爱的选择

为她从机关到工厂

75岁的刘传洪腰板仍然挺直,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聊天的时候一直语气平和,直到提起他刚刚过世三个多月的妻子张秀梅,他的眼圈红了,语速也快了起来。

1962年,刘传洪考入了山东大学化学系。全班三十多位男生,只有四位女生。

那个年代的人都很单纯,虽然是同班同学,但还是在别人的撮合下,两个人在1967年快毕业时才确定了恋爱关系。

刘传洪对妻子的评价很简单,“她是个好人。”在那个年代,出身不好的张秀梅,在旁人眼里是配不上根正苗红的刘传洪的。但是刘传洪认定了这一生只要她。

为此,本来毕业之后会有个好地方安置的刘传洪被分配去了北大荒锻炼。

为此,党员转正时,曾有人问他,“要党票还是要她?”

为此,他从沈阳市的机关被调去了工厂当工人。

而那时,他们并不是夫妻,只是恋爱关系。“我不能伤害她。”刘传洪的回答还是那么简单。

刘传洪紧守着做人的道德底线,“正直、对他人负责任。”1970年,工人刘传洪和教师张秀梅结婚了。那个年代,没有鲜花钻戒,没有跑车豪宅,但牵了手就是一辈子,相濡以沫中不知不觉就白了头。



画中的双

当她病得站不起来……

“她热爱工作,是全国优秀教师。她关心学生,虽然她是教化学的,可是学生数学不好,她都会去给人家补习。”

“她人缘特好,同事买衣服都要她去参谋。她总是面带微笑,就是去看病,都是一直笑着。”

他的眼中不时地泛着泪光,他微笑着追忆着妻子的点点滴滴。

有一天,妻子再也站不起来,他笑着对她说:“总看天花板是不是很没意思?来,我画画给你看!”

妻子躺在床上,看着他一笔一划地画着他们共同记忆中的景色。

在他的画中,不论是人物还是动植物,都是成双成对的。在他的画中,两个人并肩坐着,望着远处的风景,远处的山上也有两个人在和他们对望,温情就这样凝固在纸上。

有一天,妻子走了。

他写下了碑文:品格兰竹上,杏坛获殊荣。勤俭留典范,慈爱传家风。


    关注 沈阳市于洪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