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大寒就是年

 

大寒是一年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解》中说:“大者,乃凛冽之极也。”意思是说,“大寒”是气候达...



大寒是一年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解》中说:“大者,乃凛冽之极也。”意思是说,“大寒”是气候达到最冷的时候。今年,大寒日即是传统的“小年夜”。家家户户开始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有一首童谣,是我们所有孩子都会唱的:“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做年糕的粘面);二十六,煮大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你还记得小时候唱的民谣吗?每到过年各地都会有不同的民俗活动,还记得你家乡的民俗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河北蔚县打树花


每到正月前,北京大街小巷铺天盖地都是蔚县打树花的宣传广告,那一幅黑夜里金花漫天飞舞的画面,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游客前去。打树花,原本是穷人的嘉年华,发展到今天,竟然成了蔚县正月旅游的金字名片。



表演时,先将数百公斤生铁用炼铁炉化成铁汁,表演者用特制勺子将铁汁奋力泼洒在坚硬冰冷的砖堡墙上。一千多摄氏度的铁汁炸裂后爆发出万朵火花,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而称之“树花”。“树花”千姿百态,万花奔腾。“火树银花不夜天”,表演艺人们的精湛技艺和勇敢精神,使观众群情激奋,掌声雷动,欢声震天。

关于打树花的由来,当地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说城门上有五颗魁星,村里人为了来年能使村子多出几个秀才,便用生铁熔化成铁水,雇民间的艺人,去打树花。铁水全部落在五颗魁星上,才能表示来年中的秀才多。所以对打树花的艺人要求非常高,不仅力气要大,能把6公斤的柳勺带铁水一次又一次地扬到高空,还得要扬的准,扬的艺术漂亮。其实,无论怎样的版本,都表达了一种祈福的心愿。
2
河北正定常山战鼓


这两年猛打“子龙故里”旅游招牌的正定,在正月里有一项充满“金戈铁马”气息的活动不得不提,那就是著名的“常山战鼓”,表演起来如古代士卒拼搏冲杀,给人一种古战场重现眼前的壮观感觉。



如今隶属于石家庄市的正定,是历史上“常山郡”所在地,故称这项活动为“常山战鼓”。表演时,击鼓者或站成圆圈,或排成三角,或一字排开,面对面对敲;击钹打锣者或站中间,或列两边,或与击鼓者相对,配合默契,出神入化,时而如雷霆万钧,惊天动地;时而似万马奔腾,所向无敌;时而又急转直下,像雨打芭蕉,欢快清脆。只见鼓手腾挪跳跃,鼓钹上下翻飞,鼓槌翻飞,彩绸飘舞,气势雄浑,舞姿优美,让人目不暇接,精神振奋。
3
山西长治武乡顶灯


画着狰狞的脸谱头顶花灯——别惊讶,这种奇特的社火形式每年正月都会在山西长治武乡境内上演。而这项活动的名字正好取自表演地点,故称为“武乡顶灯”,如今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中。



至于这项活动的起源,要追溯到五胡乱华时期。根据武乡县志记载,当时的统治者经常在夜晚偷袭后来的后赵皇帝——石勒所在的部落,将抓到的人当做奴隶。为了反抗统治者的压迫,石勒让大家把头剃光,在脸上和后脑勺勾画上狰狞的脸谱,头上顶一盏油灯,抓人的官兵们看到后以为见到了鬼怪,惊恐万分,奔逃避让。这一特色的民俗,也逐渐流传并被保留了下来。

武乡顶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独有的化妆形式——表演者无论正对或背对观众时,都会露出一幅或威武、或狰狞、或诙谐的面孔。随着节奏的变化,顶灯表演队形主要“大穿堂”、“九曲星”、“蛇蜕皮”等,如游龙戏珠,似蜿蜒蛇行,令人眼花缭乱,表演步法以传统秧歌舞十字步为主,讲究快跟快上、快进快退,被当地人称为“不拉场”。
4
广东汕头澄海冠山赛大猪


“赛大猪”是潮汕一带的传统民俗活动,其仪式之隆重、场面之壮观实为罕见,遂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盛事。

一般都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八或者十八举行,与时年过节拜神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有同样的意义。其实所谓“赛大猪”就是比比谁家养的猪最肥最膘。正月里汕头市的澄海区、金平区和龙湖区都会有赛大猪,参赛的大猪都是一年前开春便开始饲养,为了让猪多长膘少生病,饲养的过程都十分精心周到,比养条宠物还要用心。



每次赛大猪时,整个乡都会沉浸在热闹的喜庆之中,四乡八里的村民们都赶来凑热闹,许多旅居海内外的乡亲也纷纷返回故里观光团聚,敦睦情谊,目睹这粤东难得一见的赛大猪场面,甚至各乡还会请潮剧团搭台唱大戏。众人游走在大猪间,赏大猪、听潮剧、祭奠祖先,甚至比春节还隆重。比赛结束后,参赛者各自将大猪抬回家,只留下猪头,猪肉会依次分赠给亲友,图个吉祥。
5
甘南郎木寺晒佛节  


遥远的甘肃藏区在正月里也十分热闹。每到正月十三,甘南郎木寺会有一场盛大的晒佛节,也称亮佛节。寺院由大法师率领僧众抬着巨幅彩绣大佛像,到寺院附近山麓固定的晒佛台上展开,而后僧众颂赞佛陀功德,念沐浴经,万众肃然。其场面庄严宏大,气势非凡。



佛像是大型的唐卡,是每个寺庙的镇寺之宝。传说晒大佛是一件很神奇的事。不管那天刮风下雨,只要佛一晒出来马上就会雨过天晴。更有传说,当佛像展开到佛的额头时,第一缕阳光定会照到佛的额头上。
6
贵州苗族芦笙节


要说苗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那绝对是非“芦笙节”莫属。这是一种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群众性的文艺活动,虽说是苗族的节日,但是各地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至于原因么,是有的来源于古理古规的吉日,有的来源于庆丰收,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

一般在芦笙节开始之前都要举行仪式,先由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随后各村各寨的姑娘会穿着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小伙子和芦笙手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方八面向芦笙场地涌来,各村的男子青年都各自围成圆圈,吹笙跳舞,一直会持续四五天,气氛十分壮观且热烈。

7
黑龙江哈尔滨冰灯节  


要是问东北那嘎达哪儿最五彩缤纷,绝对首推每年举行冰雪节的哈尔滨。每年的冰雪节都是1月5号开始,1月4号是开幕式,并持续到2月底。这里的冰雪节是哈尔滨人的盛大节日,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冰雪活动为内容的国际性节日,同时是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自1985年1月5日创办以来,智慧、勤劳、勇敢的哈尔滨人化严寒为艺术、赋冰雪以生命,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冬天,创造成融文化、体育、旅游、经贸、科技等一体的黄金季节。



每届隆冬时节,哈尔滨的大街小巷、聚会广场都张灯结彩,男女老幼喜气洋洋,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饮食、冰雪经贸、冰雪旅游、冰雪会展等各项活动在银白的世界里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中国北方名城霎时变成了硕大无比的冰雪舞台。

过了大寒即是年
碧桂园人在此祝大家小年快乐


素材来源:网络
-


    关注 江苏碧桂园欢乐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