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之 赏心悦目事 壁纸推荐

 

有梅有雪有诗,怕是冬日可以聊以喜悦之事,踏雪寻梅,赏心悦目矣。...





晁补之诗曰:“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李商隐诗曰: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赵秉文诗曰: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

梅花为四君子之一,明代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其品质分别是:傲、幽、澹、逸。“花中四君子”成为中国人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梅,探波傲雪,高洁志士,故,梅花自然成为文人骚客之宠爱,与诗与画自然不分家。所以诗人卢梅坡曰:“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有梅有雪有诗,怕是冬日可以聊以喜悦之事,踏雪寻梅,赏心悦目矣。



白梅鸲鹆图

白梅与八哥,白与黑成对比,将冬日的萧瑟冷清尽显于画面。鸲(qú)鹆(yù)即八哥,专注地盯着飞来的昆虫,似乎就要成为腹中之物。



宋 马远《梅石溪凫图》

图中画山崖侧立,腊梅倒垂,薄雾蒙蒙的涧水中,一群野鸭正在游戏。山石以斧劈皴法画之,方硬峭拔,与用笔轻快、毛羽松蓬的野鸭形成鲜明的对比。倒垂曲折的枝条是马远特有的画法,故有“拖枝马远”之称。画面呈典型的对角线式构图,岩石、梅树都偏居画面的左上部分,梅树枝条的走势更强调了此种布局的形式感,右下方的野鸭既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又是全图的点睛之笔,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象,无限生趣,跃然绢素。生于悬崖的梅树倒悬而下,梅花怒放,溪水碧波中,群鸭嬉戏,处处都洋溢着春日活跃的生机。



《临竹梅图》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明陈洪绶《摘梅高士图》

图中高士正摘梅欣赏,后有童子捧着花瓶供奉,人物与环境构成对比,有着隐逸超脱之感。



吕纪《梅茶雉雀图》

此作为其传世之作,作品着色雪景,寒意茫茫。坡石上,有白梅老干攲曲,双雉栖息干上,一正一反,侧首相互呼应,形态生动。树根处,隐隐露出兰叶丛草,梅枝虬曲凌空,花朵疏密散聚,气势飞动,更添无限寒意。数雀聚集栖于上部梅枝之上,山茶红映其间,正如《无声诗史》所评“设色鲜丽,生气奕弈”。远处岗阜覆雪,涧水曲流,冷壑荒寂。此画属于工笔重彩一体,色彩浓重妍丽,覆雪山石皴染结合,明暗对比强烈,造成雪景冷寒之意境。



吕纪《梅鹅图》

从画面题材和整体气氛来看,画家并不局限於小巧优雅的宋人花鸟,而是强调了明朝皇室所追求的装饰性动机。正如杭淮在其《双溪集》中有诗云:“吕纪昔在宪宗朝,指挥直入明光殿,金盘赐予出金银,落笔天颜生顾盼”。



吕纪《雪梅集禽图》

吕纪主要是以工整精丽的院体传统作画,造型准确,设色鲜艳。但也能画活泼生动兼工带写的花鸟画。他的画生动,笔墨清新,是当时与边景昭、林良齐名的花鸟名家。



周之冕《梅花野雉图》

彩绘老干红梅,野雉栖于其上,竹石映带左右。作者周之冕江苏苏州人,善画花鸟,能的其神态;设色清雅,在陈淳、陆治之间,钩花点叶,间出新意。此图写生意味颇浓,构图匀称;工笔精细逼真,而无板滞痕迹,正是难能可贵之处。



任伯年《梅雀图》

本幅《梅雀图》,梅花表现出苍劲之感,麻雀屹立于枝头,成双成对,给人一种坚定而不失情趣的意境



梅兰竹菊四条屏之梅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梅竹双雀图

此图绘绿竹丛中,白梅二枝,枝疏花茂,袅娜清冷。枝上两只小鸟栖息,其中一只抬头向上远眺,一只低头俯视,形神毕肖,茸毛质感逼真。图中竹叶为双钩填色,笔力劲辣,用笔精工,设色清丽。画风近于南宋画院一派,精工巧丽中又见生动。



《梅竹图》

以较工整细致的笔法画一枝梅花与一丛翠竹,从一角斜出,垂曳于清溪之上。

画中梅与竹虽然枝叶交杂,却是避让有序,间密间法,丝毫不显凌乱。交相映衬之中有着一种自然美。



齐白石《梅花》

齐白石很喜欢画梅花.但他很少像一般文人画家那样.以梅花寓意冷艳高洁、孤清傲寒。



潘天寿《梅花》

潘天寿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大胆的创新精神,他常说,“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

古人画梅花,多是白色,淡雅清丽微冷,而今之梅多为红色,艳丽妩媚,极其娇美,笔者想是否是品种改良之故,古画中极少有红梅,到齐白石这里,较多起来。故过去梅雪常被放在一起,“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一千个画家,笔下就有千种梅之风情,去岁今年,与寒为伴,为萧瑟之冬添一抹亮色。

乐视超级手机用户进入【壁纸】,获取全部高清壁纸原图。
乐视EUI个性化

掌中世界 个性随心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乐视超级手机壁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