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千年的秘密,就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正如它的名字一般,这个秘密获得了解答。...



今天,吸引着我们追寻答案的千古之谜依旧很多,
比如,金字塔到底是怎么造的?
《兰亭序》的真迹到底在哪里?
秘色瓷到底是什么也是逗弄了古人1000多年,
在40多年前的法门寺考古中揭开神秘面纱,
但是秘色瓷真正的谜底却在宁波。
小编今天就要带你们认识一下这个神秘的——
秘色瓷。
神秘的秘色瓷
我国瓷器种类数不胜数,
它们大多都有一个特征:
从瓷器名字就能想象到具体的颜色。
比如 “青花瓷”、“粉彩瓷”等等。
然而秘色瓷虽然以颜色命名,
但它的颜色,却只记载在文献和诗词中,
具体长什么样,众说纷纭,
引得千百年来无数人魂牵梦萦。
唐代瓷业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白瓷开始向青瓷发起挑战。
但在南方,青瓷地位仍不可动摇,
越窑青瓷是当时全国青瓷之首,
而秘色瓷,更是其中的上乘之作。
传说它的工艺已臻化境,釉色浑然天成。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这郁郁葱葱生机流转的“千峰翠色”,
说的就是越窑秘色瓷。
可惜的是,宋代以后,秘色瓷便绝迹于世,
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成为一个秘密。
这种神秘的瓷器激起了大家无限的好奇心,
此后历代都有人踏遍千山万水寻找秘色瓷,
最终都无功而返。
清代的乾隆皇帝,身为一国之君,
穷其一生也无缘直面秘色瓷。
他曾在诗中感叹:
“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晨星看。”
认为宋代官窑虽然珍贵,
但至少还像晨空中的星星,能稀少地见到;
但唐代越窑的秘色瓷,
人间根本就没有踪影,
也许仅仅是前人留下的一个美丽传说而已。
好在1987年的法门寺考古中,
终于让大家看到了秘色瓷的真面目。
从地宫中出土的14件精美的瓷器,
有对应的文字记载:
唐懿宗“恩赐……瓷秘色椀(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
经专家核实考证,
它们居然就是千百年来世人苦苦寻觅的秘色瓷!
但是秘色瓷到底是什么,
又是哪里来的依旧没有答案。
直到人们发现了位于宁波的一个陶瓷遗址——
上林湖后司岙秘色瓷窑址。
在这个秘色瓷窑址中发现了大量秘色瓷碎片。
上林湖是唐宋时期越窑的中心窑场,
也是唐、五代至北宋时期全国的窑业中心,
代表了公元9-11 世纪中国青瓷烧造技艺的最高成就。
2017年2月16日,浙江中立越窑秘色瓷研究所的
浙江中立越窑秘色瓷研究团队获“宁波市文化创新团队”荣誉称号。
这是唯一成功地恢复了失传千年越窑秘色瓷的团队,
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说了这么多,
在宁波的我们想看秘色瓷,
当然就比别的地方多了很多机会。
宁波博物馆馆藏的越窑荷叶盏托
就是一件精品秘色瓷器。
它能从众多馆藏宝贝中脱颖而出,
成为镇馆之宝,
就因为它是秘色瓷!
欣赏越窑荷叶盏托
首先,当然是看釉色,
这也是秘色瓷的标志。
秘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和精湛的工艺,
使得瓷器釉面薄而均匀,胎釉结合紧密,
釉色呈饱满的黄绿色,滋润而不透明,
并且表面隐现精光,如冰似玉。
宁波博物馆馆藏的秘色瓷精品
和其他秘色瓷一样,
有一个最为神奇的地方——
“无中生水”
在光线照射下,
瓷器内明澈清亮、玲珑剔透,
就像盛着一泓清水,
令人叹为观止。
第二就是看器形。
盏托——“吃茶”专用
这件越窑荷花盏托,是一件唐代的茶具。
如今我们都说“喝茶”,
但是在唐代,茶是用来“吃”的。
因为唐代流行煎煮法饮茶,
就是将茶叶制成的茶饼碾成茶末后放入烧开的水中煎煮,
并加入少量盐等调味。
没错,就是有点像火锅。
煮好后,再等分地盛到茶盏中供人饮用。
饮用时连汤及茶末一起吃下。
这样这件盏托的器型就很好解释了,
杯盏用来隔热,防止烫手,
盏杯较浅,
方便吃茶。

此后我们在电视剧中常见的盖碗茶杯,
就是以这种盏托为原型的。
荷叶,禅茶一味
除了作为茶具的功能性,
这件“荷叶盏托”更折射出了
唐代宁波佛教文化和茶文化的兴盛。
这件盏托上下呼应,整体和谐,
“荷”的元素贯穿始终:


一托一盏,造型如盛开的莲花
莲花,是佛教重要的象征,代表着吉祥和纯洁。
而宁波既是“海天佛国”,
也是“全球人工种茶发祥地”。
唐僧鉴真由明州东渡日本,
日僧最澄将这里的茶籽传播到日本。
唐时盛行的禅茶一味,
在宁波得到了另一层次的演绎:
以上林湖为中心的越窑,
受佛教影响,其器物造型很多都带上了莲花的影子。
这件精巧绝伦的“越窑荷叶盏托”,
正是其中一件。
而经过宁波的唐码头,
这些瓷器又源源不断地
将佛文化、禅文化、茶文化和大唐盛况一起,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带到世界各地。
现在这套“越窑荷叶盏托”
就在宁波博物馆,
这么想想,
是不是觉得自己比乾隆皇帝还要幸运了呢?
在线等撩:740503826(南哥微信)
合作联系:89181371(办公电话陈/薛)
欢迎来稿。

谢谢你一直的支持。



    关注 文化宁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