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讲堂】古人行礼有讲究

 

图文编辑:谜语人...





接触过道教的人都知道,对人应该行抱拳礼、拱手礼或揖礼。

右手握实拳,左手抱住或遮住右拳,两手相抱。古代崇尚左、以左为大。《道德经》中说:“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因此,道教的拱手礼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即左手压住右手。这是因为,人们一般多使用右手来持兵器,用左手压住右手则象征或表达了热爱和平的意愿。举胸前,立而不俯。道侣相逢或道俗相逢,多行此礼,表示恭敬。
稽首


是“九拜”中最为隆重的礼节。古代只有儿子拜父母、学生拜老师,以及拜天、拜地、拜祖先时,才会使用这种礼节。行礼时头碰到地面后要停留一会儿。古人写给长辈的书信中,就会在开头常常使用“某某稽首”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敬重。

顿首
是地位相同的平辈之间互相表示友好、敬意的礼节。行礼时头稍微碰到地面就抬起来。清代文学家顾贞观的《金缕曲》词中就有“言不尽,观顿首”的句子,其意思和现代书信语中的“此致敬礼”类似。

空首
又称“拜”,是古代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表达谢意的礼节。行礼时头不用碰到地面。

揖礼
相比拜礼,揖礼的礼节要轻一些。有对尊长使用的天揖、对同辈使用的时揖、长揖等。行礼时,男生是左手在上,女生是右手在上,如果弄反了,就成了凶拜,是很不尊重对方的。揖礼到现在都没有消亡,逢年过节时,仍能看到很多人拱手作揖。
同学们,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这些古人行礼的礼节都已经废止,但正如孔子说的:“不学礼,无以立。”如果人不懂得礼仪的话,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虽然这些礼节已经不再使用,但我们可以在了解这些礼节的过程中,一窥古人尊重他人的精神与古人交往的艺术,这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图文编辑:谜语人


    关注 尔雅读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