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水 (2)心事

 

接下来的几天,江雨时常看到陈知航坐在电脑前发呆。走到他旁边看看,电脑上不过是当天的邮件。有一次,江雨忍不住问...



接下来的几天,江雨时常看到陈知航坐在电脑前发呆。走到他旁边看看,电脑上不过是当天的邮件。有一次,江雨忍不住问他:“最近业务很难做吗?你在发愁什么?”

陈知航冲她笑笑,揉揉她的头顶,说:“业务还是老样子,不至于太差。”

“你这副样子,像是受了什么刺激。”江雨只是随口说,陈知航却心里一动。难道这么明显吗?

“没事。工作上的事,回来不想再说了。” 陈知航走到江雨身边,“你看什么?”

这个简单的一居室,只有一张书桌,只能供一台电脑上网。晚上,江雨会很自觉地把电脑让给陈知航,便于他处理工作,自己则常常坐在床上看书或者看电视。

“我啊,随便看。”江雨笑笑,把手头的读物都拢到一起。陈知航还是看到了,一本《南风窗》,还有一叠报纸。

“多看看你自己的专业书,不要老是看这些不着边际的东西。跟看八卦一样,对你没用。”陈知航习惯性地说。

江雨摇摇头,自顾自地继续看她的《南风窗》,都懒得辩驳。

陈知航捡起她旁边的报纸,很快翻了几下,又放下了。江雨从来不看财经版,报纸只挑文化版和评论版。陈知航则对文化版里的陈年旧事不感兴趣。

江雨见他翻她的报纸,就说:“这段时间的报纸很好看,文哲在上面开了个专栏,写晚清到民国的实业家,真的好看啊。人家只陈述事实,不做任何评论,但是谁都能看出来他的立场。写得真是好!” 文哲是江雨很喜欢的一位专栏作家,是一位历史学者,闲余在报纸上写专栏。

陈知航随意翻看了几段,说:“这一版这个陆远写得也不错,观点新,有幽默感。”

“陆远很厉害呢,我看过他的介绍,据说在巴黎大学拿过文学学士,在杜克大学修过经济史,在伦敦大学读过一个课程,现在在剑桥读博士。听说,研究中国史最好的,并不在国内,是在国外。陆远在国外呆的时间长了,观点自然也不一样。”

“听起来跟我一个同学的经历倒是差不多。我有个同学也是在很多大学都读过一些课程。”

江雨立刻瞪大了眼睛问:“你这个同学很有钱吧。读那么多学校,不知要花多少钱?”

“那倒未必。她喜欢到处游历。在国外,一边打工一边读书,赚学费还是不难的。”

江雨听了,抱着杂志坐在床上,默然不语。她又想起了出国念书的事。她所在的美国律所要求所内的中国律师拥有中国、美国两地的执业资格。一般在所里做了三年 junior associate的人,往往都通过了中国律师资格考试,这时就可以申请到美国读书,所里还会给一笔奖金。回国后继续在所里服务,将来慢慢一路 associate、senior associate升上去,够格的可以做到partner。可是江雨在所里工作了五年,才通过了国内的律师资格考试。偏偏今年碰到经济危机,所里客户流失严重,原来的奖学金自然取消,还进行了裁员。江雨被裁掉之前,曾经想过自费到美国读书。五年的工资积累下来,倒也够她到美国读一年的书。但是这是她五年的积蓄,要一次性投资出去,毕竟舍不得。犹豫再三,最终决定放弃出国的想法。

如果当时咬咬牙出去了,拿到美国的执业资格回来,那一定大不一样,至少能进个大型国内所。每每面试受挫,江雨总忍不住这样想。

她在心里默默盘桓,现在决定出国也不晚。到底要不要去呢?

“小雨。”陈知航看她的脸色,自然知道她在想什么。“不出国也没什么。只要你有能力,一样可以赢得客户。我们这一行很多海归,接触多了,你会觉得他们除了一张文凭什么都没有。”陈知航时时批评公司的一些海归,只会夸夸其谈,实际做事极差。

江雨苦笑。每个行业不一样。在律师行业,薪酬最高的是外资律师事务所,他们要求必须有英美的教育背景。不少国内的大型律所也要求有国外教育背景,或者至少是国内的硕士。小型律所一般是提成制,没有案源,做提成律师跟失业也差不多。她面试了几家国内大所,最后了解到她没有国外的教育背景,只有本科文凭,又是被裁掉的,最终都没有聘用她。另外有两家中型的律所倒是对她的工作经验比较满意,偏偏又问她,“你现在这个年龄,有没有男朋友?要结婚吗?打算要小孩吗?”虽然她连忙否认,说没有结婚的打算。最终这两家律所也没有了下文。

“啊 ---------------------------------- ”江雨忍不住在心里哀嚎。每天工作 14个小时,休假时每天回复邮件,不结婚,不生小孩……。即使她愿意做到这些,都没有人用她。想到这里,江雨简直欲哭无泪。

“小雨,别着急。慢慢来。”陈知航揽着她的肩膀安慰道。

“唉。”江雨长叹一声,无以应对。

“这段时间你有空,不如多看看专业书,选一个专攻的领域,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这样将来就有人请你做法律顾问。别整天看这些杂志,除了让你多知道一些谈资,没有别的用处。”陈知航虽然不是律师,但他也在服务行业,深知精通的重要性。

“好,你说得对。”江雨用力点头。心里却在腹诽。自己没有客户源,即使自己精通,什么人会委托自己做顾问?

两人聊了几句,已近深夜,江雨先睡了。陈知航习惯晚睡,仍然坐在桌前上网。他习惯晚上安静的时候,在网上扩展自己的交友网络。他在几个商业关系网络上是活跃用户。不像一般人,网络上的朋友越多越好。他的朋友都是经过挑选的,并且他会制造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持续沟通。今天看到的陆远的专栏,他颇为感兴趣。这个专栏作家的文字简洁而幽默,同时显示出在经济学方面颇有造诣。他忍不住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在一个交友网站中看到了陆远的名字。他很认真地写了封邮件给陆远,告诉对方自己很欣赏他的文字和观点,希望将对方加为好友。发出这份邮件之后,他不由得又想起了林遥。

点击进入林遥的博客,留言已经接近 50条。有几个是他们的大学同学,有些则是各种语言的问候,大概是林遥在国外的朋友。

犹豫了很久,他也在那批婚纱照下面留了一句:祝你新婚快乐!

不一会儿,他在邮箱里收到一封回复:知航,谢谢你的祝福。你还在南京吗?林遥。

原来林遥也在线。他又回复了一封邮件:我在杭州,在这里工作快两年了。你在地球上经纬几度?陈知航。

一分钟后,他收到了林遥第二封邮件:哈哈,你真有趣。我现在在香港,我不知道香港的经纬度。过几个月我要回国,会回南京待一段时间。也许会去杭州。到时候我们见个面吧。林遥。

林遥约他见面,心里一阵温暖的酸楚。六年了,他从南京到杭州,从银行到证券公司,而林遥,从地球这端到地球那端,从单身到结婚。六年,一不小心就过去了。如果不是刻意去计算,他根本没意识到了 2000多个白天和黑夜都过去了。

他又回复了一封邮件:好的,到时候见。陈知航。

他的手机一向都附在邮件的签名里,林遥要联系他,一定能找到。

两人就这样用这种最费时的方式一来一往地沟通。其实有那么多的即时聊天工具, msn,Skype ,gtalk,雅虎通……,他们偏偏用这个最笨的办法。也许是大学刚毕业时,这些聊天工具还没有流行起来,也许用邮件往来好像还隔着段距离。


    关注 淇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