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青铜镜

 

中国金工用青铜铸造镜子,约在战国时期。汉代时,青铜镜子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图案花纹也不断丰富以新的...

      中国金工用青铜铸造镜子,约在战国时期。汉代时,青铜镜子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图案花纹也不断丰富以新的内容。此后历代青铜镜在花纹工艺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镜从造型特征和艺术表现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代表两种不同风格:一种镜身比较厚实,边沿平齐,用蟠虺纹作为图案主题,用浅浮雕、高浮雕和透空雕等技法处理的。另一种镜身材料极薄,边缘上卷,图案花纹分两层处理,一般是在精细地纹上再加各种主题的浅浮雕,地纹或作涡旋云纹、几何纹及丝绸中的罗锦纹。


连弧螭凤纹镜,战国后期,面径18.3cm,重480g。
镜子埋藏在地下已经过两千三百余年,出土后还多保存得十分完整,镜面黑光如漆,可以照人。照西汉《淮南子》一书中所说,是用“玄锡”作反光涂料,再用细毛呢摩擦的结果。后来的磨镜药是用水银和锡粉做的。经近人研究,玄锡就是指这种水银混合剂。
到汉代,青铜镜子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图案花纹也不断丰富以新的内容,特别有代表性的如连续云藻纹镜。有的又在镜中做圆框或方框,加铸四字或十二字铭文,“大富贵,宜酒食,乐无事,日有熹”是常见格式。或用“安乐未央”四字铭文,必横列一旁。

其次是种小型平边镜子,镜身稍微厚实,铜质泛黑,唯用“见日之光长毋相忘”八字做铭文,每字之间再用两三种不同简单云样花式做成图案,字体方整犹如秦刻石。


蟠龙纹铜镜      汉    直径9.3厘米,边高0.5厘米


博弈乐舞纹镜,东汉,面径23.1cm。
唐代物质文化反映于造型艺术部门,都显得色调鲜明,组织完美,整体健康而活泼,充满着青春气息。镜子艺术的成就,同样给人这种深刻印象。镜身大部分比较厚实,合金比例,银锡成分增多,因此,颜色净白如银。造型也有了新变化。突破传统圆形的束缚,创造出各种花式镜。并且起始创造有柄手镜。


嫦娥玉兔菱花镜,唐,直径19.1cm。
宋代镜子可分为两类:在我国青铜工艺史上应当占有一个特别位置的,是部分缠枝花草官工镜。造型特征是镜身转薄,除方圆二式外,还有亚字形、钟形、鼎形及其他许多新式样出现。装饰花纹也打破了传统习惯,做成各种不同格式。新起的写生缠枝花,用浅细浮雕法处理,属于雕刻中“识文隐起”的做法。图案组织多弱枝细叶互相盘绕,形成迎风浥露效果。


“吉州李道工夫”葵花青铜镜 南宋

直径17.4厘米,边厚0.4厘米
    青铜镜子的生产,虽早在两千三四百年前,一直使用下来,到近两百年才逐渐由新起的玻璃镜子代替。如以镜子工艺美术而言,发展到宋代特种官工镜,已可以说近于曲终雅奏。制镜工艺事实上到南宋时已明显在衰落中,特别是在南方,已不再是工艺生产的重点。这时扬州等大都市的手工业多被战争破坏,原有旧镜多熔化改铸铜钱或供其他需要。一般家常镜子,重实用而不尚花纹。


    关注 南开文博考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