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采】耄耋老人36年笔耕不辍写史志——刘希明

 

在河口街道三合村,有一位90岁高龄的刘希明老人,他在耄耋之年笔耕不辍,坚持写作,几易其稿,书写了亲历亲闻的抗...

在河口街道三合村,有一位90岁高龄的刘希明老人,他在耄耋之年笔耕不辍,坚持写作,几易其稿,书写了亲历亲闻的抗战历史及东营地方志,历时近四十余载,在家人的帮助下,经过各方努力,自费2万余元出版《黄河口史事》系列7本,印刷2000余册。刘老如今虽已90岁高龄,仍然身体力行给周围的人传递“正能量”。


初见刘希明老人,人虽然有些消瘦,但是他腰不弯,背不驼,思维清晰,精神矍铄。老人拿着放大镜正在写书稿,案头放了几摞参考书,老人时不时拿起一本翻阅……刘老认为,人要想做成一件事毅力是关键,既然选择了,就要走下去,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放弃。刘希明老人虽然只有小学学历,但是他酷爱看书,坚持自学,在家里条件不宽松的情况下,硬是坚持买书,这些年老人已将《中国通史》、《中国现代史》等书读了好几遍。1981年老人从沾化县冯家医院退休后回到三合村,工作了大半辈子了,怎样让自己的后半生过的更有意义,刘老经过思考后,他有了一个想法:写纪实性的历史知识,记录自己亲历亲闻的抗战历史,激励后人发扬光荣传统,用革命精神建设祖国。于是他将自己经历的抗战时期的事情原汁原味的记录下来,不为别的,只为了将来能把这些历史资料留给后代。
据刘希明老人的家人介绍,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大部分时间都是把自己“关”在家里,在退休后的这几十年里,不论酷暑寒冬,老人每天要伏案写作6个多小时,即使现在90岁高龄,刘老依然坚持每天写作2个小时。笔者看到这些年刘老写的手稿已经装了满满两个木箱,大约有200多万字。刘希明老人爱好写作,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将自己写的作品进行出版。为了圆老人的出书梦,他的家人全力支持,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自费出资2万余元,在2009年为刘希明老人出版《黄河口史事》系列图书。“老人的书写得很不错,为大家讲述了黄河三角洲真实而又神奇的历史,这些历史对后人也很有意义,老人90岁了还能不停写作,其精神真的十分可嘉,也值得我们村民学习。”三合村党支部书记殷鹏霄告诉笔者。
捧着沉甸甸的书稿,老人的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只有经历了一番困苦之后才能获得的幸福体验。他说:“此生只能给社会和后人留下点滴墨迹,即便能起到传志、存史的作用,也算是自己对时代和岁月的一个交代。”
//

宝剑未老 理想还在

//


    关注 河口资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