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食语丨话清明

 

清明节的由来和各地清明风俗美食...

   又是一年的四月

话清明

——周末食语
●●●
点击绿色按钮就可以听到小食的语音了。

一直都很喜欢杜牧的那首《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作者喻情与景,让人似乎看到一个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在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中,独自站在异乡的路上而感受到的那份浓浓的乡愁。

他也许此时正在思念家中的亲人,亦或是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不由得想起了已逝的故人。

  无处释放的愁怅,又哪里是一杯杏花酒所能浇灭的呢?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晏殊《破阵子·春景》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



●●●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有清洁明亮之意。意谓在这段时间里,雨水较多,空气清洁,气温回升,阳光充沛。

这是一个我们汉民族祭奠先人的民间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适合外出旅游的一段时光,古人所说的“踏青”也大致就是指的这段时光。这时温度适中,柳树发芽,田野里各种花都竞相开放了,莺歌燕舞,花香阵阵。晚上,夹杂着香味的晚风透过窗子,吹的人神清气爽。

此起彼伏的蛙声回荡在乡村的夜空里,把你的思絮带飞到遥远的空间,任你喜也好,忧也罢,都不得不折服于大自然的魅力所在。





清明饮食习俗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

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之。



●●●
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人们也更加注重清明节扫墓祭祖这些传统文化了。

每当这时,有人长途跋涉,有人全家出动,就是为了要在先人的墓前表达自己的哀思。

而且,现在生活压力很大,人们外出祭祖的同时,也正好能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呢!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小编有话说

时间不会停止,生活还要继续,生命没有歇息,就必须奋战,过去的终究过去了,世上没有时光机,发生过的事情也只能成为永远的回忆,成为历史;开心也好,烦恼也罢,一切都成为了永逝的昨天,所以,如果有机会,我们一定要珍惜。



语音编辑:李佳慧

图文编辑:薛乂川

策划:陈麒雯

审核:季佳丽

责任编辑:杨腊



微信公众号

xnspxy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官方微博

西农食品学院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西农食品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