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能少年团》里全是流量担当,观众却依然不满意?

 

人设过于平均,缺少“综艺势能”,后续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





终于抽时间补完了前两期的《高能少年团》,正如很多网友所说,节目确实有些问题。从预热阶段的高期待值,到首播之后的失望,这档节目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呢?

首先说一下冷眼君对前两期的一个观看过程,一共分了三次才看完。第一次是看第一期,看了不到一半就关了。第二次是补看完第一期,然后接着看第二期,结果第二期看了三分之二又忍不住关了。第三次才补看完第二期的最后部分。可见节目在看点上和节奏上还是有一些明显的问题。

据说首播那期是有经过临时调整的,才导致第一期的内容有些粗糙。但是对于观众而言,节目幕后的这些原因观众是不会知道的,也不愿意知道,他们只管最后的播出版本。



其实冷眼君一直搞不太懂浙江卫视在节目内容和编排之间的问题,因为是在周六黄金时段播出,所以节目的内容品相和娱乐导向都会有更加严格的审核。那在拍摄制作时,难道不知道自己是在黄金时段播出吗?一定要等到开播前再去做内容上的调整吗?就像去年的《梦想的声音》,也是为了挤进黄金时段,临时调整,不惜将节目的赛制剪得面目全非,所有的PK也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回到内容本身,对于《高能少年团》内容方面的问题,冷眼君将从人设、模式和制作三方面进行分析。

人设没有角色区分,过于平均反而没有记忆点
对于一档户外真人秀来说,MC们在规则之下的综艺感直接决定了节目最终的效果,但是要想保证这个效果,MC之间是需要有角色功能作为区分的。

相信这个道理很好理解。比如《极限挑战》里的“三傻三精”,这一个六人组合里,有聪明的,有傻傻的,也有倒霉的,然后再时不时的让这些角色发生反转,效果更甚。再比如《奔跑吧兄弟》,尽管在人设上有模仿原版之嫌,但至少也能做到性格的差异化。还有《我们十七岁》,郭富城无疑是主角,而同龄的范明则是搞笑担当,华少是智慧担当,韩东君是鲜肉和力量担当,有主次、有分工,人物才会有特点。

说白了,在一个户外真人秀的MC组合中,一定是有主咖、搞笑担当、卖萌者、智力担当等不同角色,有差异才会产生一种“综艺势能”,有势能才能出效果。



但是反观《高能少年团》的五位少年,张一山、王俊凯、刘昊然、董子健和王大陆,这五个人有些过于平均,都是“流量担当”,但是并不等于彼此相加就能有成倍的节目效果产生。而且说句实在的,这几位在节目之外都是流量和话题的竞争对手,都是上升期的“鲜肉”,谁的经纪团队也不愿意自家艺人成为配角吧。要知道当年《我们战斗吧》里,井柏然和王凯的团队之争,也是历历在目。

所以前两期看下来,观众很难在这五个人中找到各自明显的性格标签,而这一点也不能怪后期,因为太平均,后期也无力。当然冷眼君并不是“阴谋论”,也并不希望这五位少年会产生什么矛盾,但就节目效果而言,平均不是利好,反而是问题。

可能有人会说《高能少年团》的宣传片里其实是有人设的,比如王俊凯对应的墨家代表人物高石子、张一山对应的道家代表人物列子、刘昊然对应的法家代表人物姬侨、王大陆对应的兵家代表人物田穰苴、董子健对应的儒家代表人物端木赐。但这是宣传片,是从文学角度对“少年”定义的解读,回到正片节目时,这些标签没有任何意义。

节目模式依然跳不出户外真人秀惯用的套路
不少网友在看完《高能少年团》之后调侃,说这档节目就是低龄版的《无限挑战》,其实一点也不假。就像《Produce 101》成为国内众多女团选秀的通用模版一样,《无限挑战》也基本成为国内户外真人秀肆意取材的源泉。

先不说原版引进的《了不起的挑战》(或《我们的挑战》),反正相类似的节目是一档接一档,比如《极限挑战》、《挑战者联盟》、《真心英雄》、《二十四小时》等等,现在又多了一档《高能少年团》。

《高能少年团》以整季“成长十二课”为线索,第一期是“劳动课”,第二期是“自然课”。如果换一个说法,第一期就是打工特辑,第二期就是户外生存挑战。尤其是打工特辑,相信大家在《了不起的挑战》里多次看到了,还有当年的《极限挑战》、《真心英雄》和《挑战者联盟》也都有不少职业体验。



所以看起来,《高能少年团》只是换了明星去做之前很多节目都做过的任务。相比宣传片里的古风绚烂,前两期的内容确实缺少质感,而且还一直跳不出“套路”,也就难怪网友会觉得节目不好看了。

其实最早冷眼君在看到彭侑纶制作的这版宣传片时,还是很惊讶的,因为片子将“少年”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次巧妙的结合,引用了《墨子》、《老子》、《荀子》、《史记》等诸多历史文献里的经典语句,以史为鉴,诠释华夏少年傲骨。“何为少年”,也成了非常有力量的宣传词。所以,冷眼君一度以为节目会有什么全新的节目出现,结果还是在“套路”,还是大家看腻了的职业体验、游戏任务。

规则有漏洞,制作还要再细心
说到制作细节,这部分也是节目不太好看的一个重要因素。举两个细节吧。

先说规则,在第一期的第一个大任务时,刘昊然因为首先到达,获得一个“监工”的角色,原以为会是一个特别的角色,没想到就是在整个任务中完全没有放送量。我们只看到了张一山、董子健、王大陆和王俊凯的卖力运送各种货物,虽然辛苦,但是放送量还是有保证的,反而是刘昊然全程不见踪影。其实这是规则设计的问题,或者是没太想好“监工”在这个任务中的角色功能是什么,如果是全程看不到人,先前的这个第一名还不如不要。

再就是拍摄,对于这种“蛙跳式”结构的户外真人秀,其实摄像团队和导演组之间要有提前的踩点和固定机位的预设,尤其是在有大量动线和追赶的任务中时,更加需要有大空间位置的交代,不然全程靠FVJ的奔跑手持是不行的。



比如在第一季的《全员加速中》节目里,虽然全程都是在猎人追捕明星中完成,也有大量的手持跟拍,但是还是有很多固定的空间交代的机位,这就不会让观众觉得累。但是在第一期《高能少年团》找各自染布的任务中,就几乎是摇晃跟拍全程,对于整体的位置完全看不出来。以至于有一段两位少年迎面相遇,冷眼君都看不出来他们哪个是要回染布坊。

另外还有就是节目的BGM几乎没有什么创意,CG部分也可能因为时间而显得仓促。于是,当节目最初的人设和模式都有问题的情况下,拍摄和制作上也没能给内容加分,也就难怪网友会吐槽了。

那节目后续还能怎么调整呢?

其实坦白讲,《高能少年团》的起点还是可以的,至少在节目的关注度上具有先天的优势,那么如何把这种流量优势转化为节目的正向口碑,那就需要对内容进行大幅度的调整了。

人设的部分除了王大陆还有点可能之外,剩下的似乎很难有大的突破,但遗憾的是才第二期王大陆就不在。其实两期下来王大陆的性格还是有一定特点的,嘴甜、傻萌、有力量,这是很容易在组合中建立标签的。而另外四位少年,也最好有特别能突出各自特点的任务。比如董子健在《向往的生活》中被节目组塑造出来的勤劳踏实、演技爆棚的形象,就是靠内容设计做支撑的。所以,如何让任务服务于塑造人物,才是在人设上的关键。

其次就是具体的任务和规则设计了,不过要注意的是,任务设定不是为了突出少年的整体性格,比如勇敢、温暖、坚韧这类笼统的性格特征。应该要更有针对性,或者在同一个任务规则之下,五位少年要有不同的反应,这样性格才能慢慢凸显,差异化才能出来,而不是一直以团体形象示人。

最后就是在拍摄和后期剪辑上,如果有时间保证,尽量再细致一点,后期嘛,就是靠时间慢慢磨出来的。

虽然两期已过,但冷眼君还是希望节目后续能够快速调整,毕竟从阵容来看,还是可期的,尤其张一山和王大陆的性格也在初显。冷眼君将继续关注,希望能尽快看到改变。


    关注 冷眼看电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