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这么巧的事?苏州也有一个“双桂坊”!丨老地方

 

哪有这么巧的事?苏州也有一个“双桂坊”!...




昨天青果君列举了常州十大最爱早餐

投票结果显示

汤面、小笼包、鸡蛋饼和豆腐汤以绝对优势胜出

可见常州人有多会吃

说到南大街的“双桂坊”

绝对是吃货们的圣地

你们的口水是不是又不自主地流下来了?
作为常州特色旅游地标

这里每天都会迎来四方游客前来品尝美食

作为常州人,有多少知道这“双桂坊”名字的由来?


话说在北宋乾德5年,居住现南大街一代有一对兄弟名叫宋维、宋绛这两兄弟可了不得,先后中了进士,常州官府为了以示庆祝,特别建造了牌坊,命名为“来贤坊”。没想到这么巧!北宋景祐元年,居住这儿的丁宗臣、丁宝臣两兄弟又同科高中进士 ,于是地方官府便将“来贤坊”更名为“双桂坊”,寓示“双双蟾宫折桂”之意,自此双桂坊名声大振,成为常州的商贾云集之地。
把“双桂坊”形容成常州的风水宝地应该不为过

没想到的是,咱们常州的邻居苏州

同样有这样一处宝地

一门竟然出了俩状元

佩服的不要不要的
陆家的宅子位于苏州阊门内下塘街10号,即怀鸥舫。从东中市的万福兴步行过去,很近。门前小桥流水,河畔种一棵高大的榆树,榆钱落了一地。





这家出过两位状元,一是陆肯堂,清代第18位状元,字邃深,江苏长洲人。生于清世祖顺治7年,卒于圣祖康熙35年,年47岁。康熙24年(公元1685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累官至侍读。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著有三礼辨真、怀鸥舫诗存、陆氏人物考《清史列传》等,并行于世。
陆肯堂


陆肯堂不仅才学为人称颂,而且德行令人钦佩。孝顺父母,爱抚兄弟,赈济穷困。圣祖尝赞其学问人品,屡加恩赐。

陆润庠
多年以后,陆肯堂的七世孙陆润庠(xiáng)也中了状元,是大清王朝第101名状元(1874年)。这一年,他33岁。这时的大清帝国危机日重,风雨飘摇。

陆润庠学识渊博,曾是光绪皇帝和宣统皇帝的老师。他的书法堪称一绝,慈禧太后常作画后让他题志。


陆润庠《书法四屏》


慈禧画,陆润庠题


轰动一时的“状元办厂”之时,张謇在通州兴办了大生纱厂,陆润庠在老家苏州创办了苏纶纱厂和苏经纱厂。
占地42.9亩的苏纶纱厂,初期工人2200名,大约一年半就建成投产。这座百年老厂在2005年正式破产,完成了它的使命。
苏纶纱厂旧址位于南门人民桥堍 @不倒翁18


回到陆家的旧宅。

这处宅子损毁程度比较严重,只能依稀窥到当年的情景。目前主要留存的是东西两路,门厅与轿厅早已面目全非。

从漆黑的陪弄走进去,两边都是闭户的人家,一直到第四第五进,才见大片的阳光。留存的古建已很少,只看到一些花窗和裙板很像旧物。据说正厅之后的砖雕门楼尚在,上书“福禄光明”,上款“光绪丁未九月”,下款“润庠敬书”,只可惜大门紧闭,不能一见。

四五进是连体走马楼
已是寻常人家的院落
昔日之景,可以依稀感受得到
那漆黑的弄堂里,透出一点光


生活的琐碎物品零落在这座老宅里,窗楣上晾着衣物,天井里有水池、锅碗、盆栽等。电视节目的声音、炒菜的声音稀稀落落,飘入耳中。

此时,此地,此景,让人顿生沧海桑田之感。
常州和苏州同样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常州的果粉不妨走出常州的双桂坊
走进苏州的“双桂坊”——陆宅
随着时间的静止,领略姑苏城的沧桑巨变


本文内容来源于青果君的好朋友@情调苏州


各位要是喜欢青果君今天的内容

记得把“青果巷部落”设置置顶

每天都第一时间接收部落的声音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青果巷部落会员之家


    关注 青果巷部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