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老建筑文化——齐鲁大学

 

齐鲁大学在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有一所古老、宁静、美丽的校园,它北依趵突泉,南眺千佛山。行走其间,古木参...



齐鲁大学






在济南市历下区文化西路有一所古老、宁静、美丽的校园,它北依趵突泉,南眺千佛

山。行走其间,古木参天、浓荫匝地,校舍建筑典雅、古朴,并富有异国风情。著名作家老

舍先生称之为“非正规的公园”,这就是原齐鲁大学旧址。

齐鲁大学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1864 年,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

考文在山东半岛的登州开办了一所免费学堂,定名为“文会馆”。1884 年,英国浸礼会在

青州创办了一所“广德书院”。义和团运动之后,英国浸礼会和美国北长老会决定合办大

学。1902 年在青州开会,通过了合办“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的决议,将文会馆与英国浸

礼会办的广德学堂合并,取两校名的头一个字,起名为“广文学堂”,后称“广文大学”。

1917 年,潍县广文学堂、青州共合神道学堂迁来济南,并入共合医道学堂,三校合并,学校规模迅速扩大。为此,校方斥资200 余万元,在当时济南市南关新建门外筑校舍,创办新校,正式定名为齐鲁大学。1917 年,齐鲁大学开学,设文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

筑。









齐鲁大学最初是一个规模很小的教会学校,经过长期经营扩充,逐渐发展起来,是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齐鲁大学最盛时与燕京大学齐名,有“南齐北燕”之称。新中国成立后,齐鲁大学归人民政府管理。1952 年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学校被撤销,各个专业并入其他院校,原医学院得到保留,更名为山东医学院,使用原齐鲁大学校址。1985 年山东医学院更名为山东医科大学。2000 年,山东医科大学与山东大学合并,现为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

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现保存有原齐鲁大学的校友门、考文楼、柏根楼、图书

馆、齐鲁神学院、四百号院(男生宿舍)、景蓝斋、教授别墅、模范村居住区、圣•保罗楼、小教堂、水塔。这是一组较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二、三层的楼房,平面布局全部为西方近代建筑形式,中间走廊,两面房间。石墙基,灰砖清水墙体,歇山式、硬山式屋面灰瓦覆顶。在大楼的入口处设单坡屋顶柱廊式门斗,或设垂花门罩。屋脊吻兽、山墙砖石雕刻也多是中西混合式样。

原齐鲁大学的校友门建于1924 年,由齐鲁大学千名毕业生捐资修建。在校园中部,槐荫路路南,建有两幢教学楼。一座是考文楼,一座是柏根楼,这两幢楼互相对称。考文楼为原齐鲁大学物理学、生物学楼,建于1919 年,当年是为了纪念齐鲁大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北长老会教士狄考文而命名的。柏根楼原为齐鲁大学化学楼,建成于1917 年,是为纪念齐鲁大学的创始人之一,美国北长老会教士柏尔根而命名。它们是原齐鲁大学单体体量最大、原貌保存最好的两座老建筑









两座建筑的建筑风格、建筑面积和建筑体量都基本相同。高度约20.2 米,占地约为

804 平方米,结构形式也均为砖木石结构。两幢建筑的主楼包括地上三层和地下一层,楼

内中部为走廊,两侧分布着教室和实验室,东西两侧还有木楼梯通向楼上,考文楼中部比柏根楼多一大型木楼梯,两幢楼的屋顶均为中国传统硬山顶。为了和屋顶相互呼应,主楼一层和二层之间的砖雕上都雕着万字纹、寿字、菊花等图案;主楼两翼都有单层建筑作为附属建筑向外延伸,使整体建筑错落有致、独具美感。

进校门西侧,有一幢中西合璧的楼房——圣保罗楼。该楼坐北朝南,主体为两层,在楼的两端和中部向北凸出一间,平面呈“山”字形。楼内全部为西式格局,而在屋脊、墙面和门窗拱券上都分布着大量中国传统的精美砖雕,内容包括缠枝葡萄、梅花、菊花、喜鹊报春等民俗图案。该楼建于1917 年,最初是神职人员的宿舍,后来也做过招待所和宿舍。位于校园西部的景蓝楼建于1924 年。是一幢纯粹的欧式建筑,木石结构,地上二层,地下一层,高度约11 米,总建筑面积约900 平方米,占地约为400 平方米。坐西朝东。有德国式老虎窗,墙基为蘑菇石砌筑,青砖墙面,墙面有凸起的欧式建筑特点的方石。该楼原是女生宿舍。几十年过去了,虽然齐鲁大学已不复存在,但原来的校舍建筑中,除部分拆除、改建

外,其余均保护尚好,仍在使用中,为济南市区一组具有重要文物价值、景观价值的建筑

群。

2006 年12 月7 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 年5 月,国务院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入选。






    关注 济南老建筑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