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共享充电宝想了一招!

 

你们说,这样好不好!......





大家都在讨论共享充电宝是不是个一戳就破的泡泡?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

共享单车的成功模式是不是可以套用在共享充电宝上?

共享单车是一种多发的可替代的功能性需求

(多发的可替代的功能性需求,刚好在周五的全长课程里讲过。)

所谓多发的可替代的功能性需求,就是经常碰到的只需要完成即可的需求,这种需求往往是有多种可以替代的解决方案的

最后两公里,从地铁站到公司,或者是从地铁站到小区门口,这就是多发的功能性需求,只需要完成到达的目的即可,没有什么其他期待值。

解决方案是可替代的,可以步行,还可以乘黑摩的,还可以让老公来接,也可以买辆自行车,锁在地铁站等人来偷。

共享单车的商业逻辑,简单粗暴,两个重点:

1 价格低到可以忽略的程度。

2 数量规模大到只要客户有需求时就在那里的程度。已经过剩的程度。

因为这种需求是多发的,经常遇到的,每次都需要解决方案。

上述这两个重点策略足以使人们因为方便而形成行为习惯。

同时,其他替代品的份额会减少,赚不到钱,无心恋战,自然地转向其他需求(黑摩的就会另谋生路)。

共享单车就从可替代变成某种程度上的不可替代了,成为不可或缺的。那么价值就很大了。

那么,共享充电宝是不是也是一种多发的可替代的功能性需求呢?

是不是也可以通过低价和投放量来创造方便的感觉,形成行为习惯呢?

是不是也可以从可替代变得难以替代,从而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呢?

如果不能成为习惯,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那么价值不大。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急需充电的需求是不是高频的,多发的?

事实上,急需充电的需求一直都是偶发场景下的需求,而且是可以回避的偶发场景。

碰到几次手机没电的紧急情况之后,理性的人一定会早作准备,一定不会在同一个坑里摔几次。

理论上讲,共享充电宝价格再低,投放量再大,也形成不了普遍的行为习惯。最可能产生的效果,就是让那些永远把手机连着充电宝的人,出门不需要带充电宝了。

但是,那些永远把手机连着充电宝的人,在内心里渴望的是:手机电池容量能不能更大一些。

其次,我们再看,如果是偶发的,那么有没有可能因为功能强大,而变得不可替代呢?

是的,如果共享充电宝比一般充电器的充电效果更好,甚至可以达到充电一次使用三天的程度。

那么,即使止咳糖也会抛弃现有充电器,去使用共享充电宝的。

很遗憾,这种强大的功能至少现在看不出来。

如果不能成为习惯,不能成为不可或缺的,那么价值不大。

真的没有办法让使用共享充电宝成为行为习惯吗?

真的没有办法让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吗?

毕竟,当手机快没电的时候,所有人的心里会出现一种焦灼的感觉。与世界即将断线,心里一片慌乱。

急需充电的需求也许并不高频,但是让手机永远有电的需求是高频的稳定的啊。

我们承认,让手机永远有电的需求并没有急需充电的需求显得那么刚性。

但是,止咳糖认为,只要通过一种强烈的刺激,让人们在看到手机电量的时候就想到要去找共享充电宝!一看到手机电池电量就条件反射地想到共享充电宝。

这不就形成行为习惯了吗?

止咳糖的办法是:

充一次电,贴一次钱!

充一次电,贴一次钱!充一次电,贴一次钱!充一次电,贴一次钱!充一次电,贴一次钱!你们说,这样好不好!

 

我们要相信资本的力量。

资本的力量就是把看起来不成立的事,搞得成立。

人性研究 实践智慧 行为经济


    关注 智课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