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规划到建筑设计,都有一套固有的模板,最后就是“千城一面”。

 

近30年,大体量、超高层的新特建筑在各个城市拔地而起。x0a与此同时,x0a也带来了“千城一面”、“千村一面”的负效应。x0a作为城市面貌与灵魂的塑造者,x0a中国建筑师该如何作为?...



来源:建筑档案   ID:hzda001  推荐关注

Apr.

30
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聚和设计研究中心主持人

陈一峰





城市如文本,

并不存在固定和数量有限的所指,

它们都是如洋葱般一层层展开,抗拒约简,

抗拒成为一个隐喻,他们本身就是某种正在

进行中、生生不息的写作文本,

并近乎无限地展开。

而现在,相似城市,

正在不断催生我们对于人的价值的渴求。

进而扩大我们对设计的读解。城市的生命,

就在这样恒久的思考中倔强地生存着,

展现自我,同时被人欣赏。
近30年,

中国建筑业经历了

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

特别是近10年,大体量、超高层的

新特建筑在各个城市拔地而起。

与此同时,

也带来了“千城一面”、

“千村一面”的负效应。

作为城市面貌与灵魂的塑造者,

中国建筑师该如何作为?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陈一峰,在此分享他常年的研究:对“千城一面”原因的分析,总结出城市设计的弊端是“两个菜单”以及对这“两个菜单”的不同解决方案。

1/6
档案记录人:结合您的研究,简单说明一下“两个菜单”分别指的是什么?

陈一峰

这两个菜单分别是规划局依据控规下达的规划设计条件和开发商的项目策划定位。我们现在的住宅区设计规范是五十年代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依据行列式住宅布局基础上的规定,对人类历史上丰富多彩的聚落类型不支持,因此也是千城一面的基础。

我主要做地产方面的设计,大多做的是住宅区设计,因此深有感触,如今城市里集中的大部分建筑都是住区建筑,居住区的规划建设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风貌和特点。

要想让城市具有个性化、特色化,首先就应该在住宅区设计方面入手。但是,如今大同小异的住宅区,不论从土地规划还是建筑设计,甚至是景观设计,似乎都持有一套固有的模板,最后造成的现象就是“千城一面”。而开发商对住宅简单类型化的任务书,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2/6
档案记录人:就第一个“菜单”而言,设计规范中都有哪些限制对城市设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陈一峰

依据住宅区的设计规范制定的控规,在各地区给出的指标都是几种简单的层级式的。比如规划设计条件给出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限高等。容积率的制定因为它是依据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计算出的,是定值,而建筑密度和高度则是依据行列式的日照间距和居住区规范规定的标准密度和标准绿地率计算出来的固定搭配。

全国范围就那么几个简单的指标,如果再加上其他一些要求的限制,我们进行小区规划的时候,就只能排成差不多的模式,最后造成的局面就是所有地块的规划设计在空间形态上都是极为相似的。

这种菜单本身就限制了规划形态的多样性。我以前说过居住区的规划建设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风貌和特点,所以,几乎相似的土地规划指标和建筑设计带来的就会是“千城一面”的现状。

3/6
档案记录人:相似的土地规划和建筑设计造就了相似的城市,那针对设计规范中这样相对固化的规范,您认为应如何打破呢?

陈一峰

我们之前做过建筑密度、高度等动态指标对居住区形态影响的研究,对新的居住区规范的修订提出了一些提议。比如,在建筑密度这一块上,要大大放宽对建筑密度的限制,低层高密度和高层高密度这样的密度指标要有很大的区别,包括绿地率这些指标要做调整。

人类历史上丰富多彩的聚落模式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如果按照现有的规范,那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形态都不合规,像丽江古城那样的魅力小镇在将来也不会出现,今天我们在努力打造特色小镇,但旧的规范却不支持那些丰富多彩的小镇形态,只支持兵营式的住区模式。如果这种僵化的指标一旦打破,就会涌现出更多的城市居住形态和更多元的人居生活形态。

4/6
档案记录人:那对开发商的不合理限制这另一个“菜单”,您有哪些看法?

陈一峰

对于来自开发商的市场策划,也就是开发商的设计任务书也成模式化,我们看到,现在全国范围的楼型设计只有六种:小高层、高层、花园洋房、叠拼、连拼排、双拼。从海南到黑龙江,中国这么大的土地上,开发商的眼睛里就只有这六种楼型,造成的后果就是单调乏味,而国外或历史上丰富多彩的聚落形式仿佛都不存在,这样也是在限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有些开发商还为此制定了产品线,可以不分地域特征地到处复制,以个人的经济效益作为基准模式而不考虑环境和社会效益。为了所谓的卖点还规定了建筑的风格,使城市中英式、美式、地中海式、现代、中式等随意地出现,造成视觉混乱,也就是如今“地产乱象”。

5/6
档案记录人:“地产乱象”部分原因归结于一些开发商限定的房型和设计,看似是地产的准则,实则是地产的一种“乱象”,对此我们应该如何规避呢?

陈一峰

我认为改变这种现状是不容易的,如果社会没有强制性的法律和法规来做引导,开发商依然基于固定类型的建筑形式,并发展产品线,这种以营销测算指导建筑设计的模式还是会成为开发的主导。现在大多数项目都是利润加日照计算的结果,没有考虑城市风貌肌理及建筑群的形态、街景韵律等建筑学和城市设计专业方面的元素,设计出的都是一些杂乱无章的体量。

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出相应规定,约束这种开发设计模式。我们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正在把自己的研究总结出版,希望可以起到一些作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自己对城市对社会的责任。

这些年为做这些研究我们也走了数百个中外的历史古城,研究这些有魅力的聚落的特征和成因,看看我们在今天的快速的大规模建设中,能否汲取先人的经验,避免急功近利地粗制滥造。比如我们研究一块土地,如果容积率1.3,不用18米限高加30%密度这样的标准搭配,而配以不同的其它指标,其实是可以做出几十种的聚落形态,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容积率下全国一盘棋的六层行列式布局模式。

我们可以做成喀什古城那样的形态,每家每户有独立的院子,私密性强的幽深小巷式;我们还可以做成欧洲模式的围合街区,营造充满情趣的市井意味;若是在有山有水的地方,我们还可以做成一片小塔,让山水在居住区流过,形成“山水人家”的意向。

6/6
档案记录人:这两个“菜单”局限了城市的风貌特色,一旦打破,城市设计的进程必会向前迈进一步,最后,请您说一说对未来城市设计还有哪些期望和想法?

陈一峰

城市设计首先要确定城市意向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来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及规划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确立每个城市的个性和特色,而不是舍本逐末地追求一些手法和技巧。

居住区对城市风貌起决定性作用,应是城市设计和管控的重点,设计规范的修改完善会带动居住形态的多样化,而我们对一些中外特色城镇聚落的研究,主要就是从各个方面吸取其合理的因素,以丰富我们的城市肌理及居住空间、让城市变得多样又有趣。

中国房地产开发中的城市设计的水准是在逐年下降的,本世纪初我们还能看到许多对城市空间有追求的楼盘,也有上海鼎帮立世那样尊重街区环境和人的生活方式的经典之作,只可惜目前的开发建设绝大多数都变成和城市及街道空间没有任何关系的一堆体量。我希望把研究总结成书之后,能给行业内外的人带来更多的思考,为塑造宜居、人性、特色的城市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档案评论人

当今,居住区的“复制化”让城市人的生活变得形式化,更加的枯燥乏味,这样的“复制化”现象让我们对未来的样子也感到茫然,以经济利益为发展的城市设计,无法走长远,我们需要的是宜居、人性、安全的城市,希望建筑师不仅要有自己的设计作品,更要有研究性的理论,这样可以带给城市设计更多指导性建议以及对未来城市设计更为深远的认知。
建筑档案  ID:jzda001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合作、投稿
请加微信:957997191
小编个人微信:qq957997191
关注微信公众号“搜建筑”或微信号“sjz9999,回复对应的数字或关键词,查看精品内容!


2017年全新回复:

万科回复:1101或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10

龙湖回复:1301或1302 1303

恒大回复:1201

规范回复:0901

车库回复:1001或 1002

高层办公回复:0101 或 0102 0103 0104 0105 0106

多层办公回复:0201 或 0202 0203 0204 0205

综合体回复:0301 或 0302 0303 0304 0305 0307

酒店回复:0401 或 0402 0403 0404 0405

学校回复:0501 或 0502 0503 0504 0505 0506 0507

售楼处回复:0601或 0602

博物文化展览馆回复:0701或 0702 0703 0704  0707

图书馆回复:0801或 0802

每周户型回复:0001或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关注 搜建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